印度航空182號班機是一班由加拿大蒙特利爾前往印度新德里及孟買,中停英國倫敦的航班。1985年6月23日,一架波音747-237B型客機由加拿大前往英國的航段,突然神秘墜毀于愛爾蘭以南的大西洋中。機場乘客全部罹難。
加拿大執(zhí)法部門后來認定,事件系錫克教分離運動組織發(fā)動的恐怖襲擊。
在20世紀70年代,由于1971年孟加拉國解放戰(zhàn)爭造成的廣泛的死亡和社會破裂,在此之前和之后,許多新的錫克族難民移民加拿大。這些包括成為巴布爾·哈爾薩的領導人和成員的人,例如Talwinder Singh Parmar,Ajaib Singh Bagri,Ripudaman Singh Malik和Inderjit Singh Reyat。到20世紀80年代,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地區(qū)已經(jīng)成為印度以外最大的錫克族人口中心。他們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競爭和派別緊張局勢相伴。
這種形式的巴布爾·哈爾薩是1978年4月13日在印度維薩基(Vaisakhi)的節(jié)日之間與對手尼蘭卡里(Akira)和阿克辛·基爾塔尼·賈塔(AkJ Kankani Jatha,AKJ)之間發(fā)生暴力沖突而發(fā)展起來的,其中十三個錫克人遇害。這個Panthic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發(fā)誓要報復錫克人的死亡。塔爾溫德·辛格·帕爾馬(Talwinder Singh Parmar)領導了AKJ的武裝分子,成為巴布爾·古爾薩(Babbar Khalsa),以“懲罰”尼蘭卡里斯。他們被旁遮普邦政府的不法行為清除了。1980年4月24日,Nirankaris的巴巴(頭)的Gurbachan Singh被殺害; Babbar Khalsa聲稱對暗殺負責。
1981年11月19日,帕爾馬是兩名旁遮普警察在盧迪亞納地區(qū)阿馬里特·辛格·汗汗外面槍殺的武裝分子之一。這加劇了巴巴爾·哈爾薩及其領導人的惡名昭彰。他去了加拿大。1982年,印度發(fā)出逮捕令,因殺死警察而被謀殺的罪名逮捕了帕爾馬等六人。印度于1981年通知加拿大,帕爾馬是一名想要的恐怖分子,并于1982年要求引渡他。加拿大于1982年7月否認了這一要求。
在國際刑警警戒之后,帕爾馬在試圖進入德國時被捕。德國選擇在本地處理案件,而不是將他交給印度。帕爾馬絕食是為了贏得他在杜塞爾多夫監(jiān)獄里穿頭巾的素食。印度收到消息說,帕爾馬對英迪拉甘地暗殺了威脅,他們發(fā)現(xiàn)德國已經(jīng)決定證據(jù)薄弱。1984年6月,他們在監(jiān)獄近一年之后,驅趕了帕爾馬,并將他釋放到加拿大。
當天早上,機身編號VT-EFO的波音747-237B型客機(飛機被印度航空命名為“迦膩色伽皇”,Emperor Kanishka),搭載著307名乘客及22名機員,正執(zhí)行從加拿大蒙特利爾米拉貝爾國際機場飛往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的航段。負責駕駛的是機長漢薩·辛格·納倫德拉(Hanse Singh Narendra)及副機師薩特溫德爾·辛格·賓德爾(Satwinder Singh Bhinder),另有一名飛航工程師隨行。當飛機抵達倫敦后,將會再繼續(xù)前往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最后目的地為印度孟買沙哈國際機場。
當?shù)貢r間早上大約7時10分,182號班機與愛爾蘭善農(nóng)航空交通管制取得聯(lián)系,航管員要求182號班機繼續(xù)維持31,000尺高度向東前往倫敦。在航管的雷達中,除了182號班機外,另有兩架分別為環(huán)球航空及加拿大太平洋航空的航班,當時這三班航機在雷達上重疊,印度航空班機位處最底層。但當其余兩架航機飛離182號班機航道后,182號班機卻在航管的雷達中從此失蹤,航管員試圖聯(lián)絡182號班機,卻未得到任何回復。塔臺于是通知在182號班機附近的其他航班幫助聯(lián)絡182號班機機員,也一樣沒有182號班機下落。7時30分,塔臺宣告進入緊急狀態(tài),附近的貨輪及愛爾蘭海軍接到通知,協(xié)助在附近海域找尋失蹤的182號班機下落。終于在早上9時13分,一架加拿大貨輪在愛爾蘭南部科克郡西南120英哩的海域,發(fā)現(xiàn)很多飛機碎片及尸體,最后證實為182號班機殘骸及乘客。
國籍 乘客 機員 總數(shù)
加拿大 270 0 270
印度 1 21 22
英國 27 0 27
蘇聯(lián) 3 0 3
美國 2 0 2
西班牙 2 0 2
巴西 2 0 2
芬蘭 1 0 1
阿根廷 0 1 1
總數(shù) 307 22 329
6月22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5:50,行李名單上的M.Singh先生(簡稱,其后證實是假名)于溫哥華國際機場辦理登機手續(xù)并打算托運他的深啡色Samsonite行李,透過加拿大太平洋航空60號班機,于多倫多托運上印度航空181號班機到蒙特利爾,再托運上印度航空182號班機前往印度。
原本航空公司地勤人員Jeanne Bakermans拒絕,因為M.Singh的印度航空181和182號班機機位未被確認,可是M.Singh于柜位在眾人前向她破口大罵,令Jeanne讓他,并給他加拿大太平洋航空60號班機機位10B。另外,有位L.Singh先生(簡稱,其后亦證實是假名)于溫哥華國際機場辦理登機手續(xù),搭乘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號班機(該機被稱為澳大利亞女皇號)前往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再轉乘印度航空301號班機到泰國曼谷國際機場。
6月22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6:18,加拿大太平洋航空60號班機從溫哥華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而M.Singh沒有登機,只有他的行李。
6月22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0:22,加拿大太平洋航空60號班機抵達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并比原定時間遲了20分鐘。部份乘客的行李被送往印度航空181號班機,而M.Singh的行李也一樣,被送往印度航空181號班機。其他乘客的行李和來自溫哥華的加拿大航空181號班機的行李,也送往印度航空181號班機。
6月22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0:37,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號班機從溫哥華國際機場起飛,而L.Singh亦沒有登機,只有他的行李。
6月23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0:15,印度航空181號班機從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起飛,前往蒙特利爾米拉貝爾國際機場,比原定時間遲了1小時40分鐘。晚點的原因是因為加裝了波音747的“第五副引擎”。早期的波音747可以在機身引擎旁加上一副引擎。而這次的“第五副引擎”是要運回印度維修的引擎。6月23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1:00,印度航空181號班機降落于蒙特利爾米拉貝爾國際機場,并成了印度航空182號班機。
6月23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5:41,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號班機抵達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比原定時間早了14分鐘。
6月23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6:19,當L.Singh的行李正從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號班機運往印度航空301號班機時,懷疑機場地勤行李搬運員用力過度導至行李于原定時間前自行發(fā)生爆炸,兩名行李搬運員當場被炸死,另外4人受傷。
6月23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7:15,印度航空182號班機從善農(nóng)航空交通管制中心雷達上消失。消失前的一刻,航空交通管制中心人員聽到金屬斷裂的聲音。飛機原定于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8:15抵達英國倫敦希斯路機場。
炸彈于31,000呎上空飛機前貨倉發(fā)生爆炸,導致爆炸性減壓。飛機被炸成無數(shù)碎片,掉進離愛爾蘭科克郡190公里的6,700呎(2,000米)深的大西洋。
爆炸事件中最大的嫌疑犯,是一名名叫巴巴爾·哈爾薩(Babbar Khalsa)的錫克教分離組織成員(此組織因涉及恐怖份子組織的剝奪人權活動,在歐洲及美國被禁止于境內活動)及其他與之有關系的組織,當時他們煽動錫克派爭取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脫離印度獨立。
由于飛機殘骸及黑盒位于6,700呎(2,000米)深海處,增加搜救難度;加上飛機殘骸散布范圍廣闊,令調查進展十分緩慢。調查人員集中研究出事飛機的維修記錄,發(fā)現(xiàn)該客機的左翼在出事時,是吊掛著一具故障的引擎,因此一度懷疑這是意外主因。747客機的機翼是可以負載多一具引擎飛行,可是若飛行員不調節(jié)其他引擎功率以抵銷機翼負載不平衡,會導致飛機故障甚至解體??墒牵{查員發(fā)現(xiàn)飛機失事前,并沒有發(fā)出任何求救訊號,再加上被發(fā)現(xiàn)的尸體中,衣服都被撕爛,死因大都是在高空失壓。因此,調查員認為,飛機可能是因為炸彈爆炸或是飛機爆炸減壓引致空難發(fā)生。
在黑盒及部份飛機殘骸被打撈起來后,調查員找到有力證據(jù),證明這是一宗炸彈襲擊。其后,當?shù)鼐桨l(fā)現(xiàn),同一天在日本成田國際機場亦發(fā)生懷疑炸彈襲擊。當日另一架印航班機(航班編號301)在機場準備將行李裝入貨艙時,發(fā)生猛烈爆炸,造成2死4傷。警方發(fā)現(xiàn),301號班機是準備將一架從加拿大出發(fā)的客機所托運的行李轉運至印度。于是密切留意日本方面的調查進展。
經(jīng)歷了長達6年的全球性調查,很多有關陰謀論的線索都被揭開:
這次事件最少有兩個錫克教恐怖組織策劃,成員包括加拿大、美國、英格蘭及印度,1984年印度政府在藍星行動中襲擊錫克教的神圣寺廟是促使恐怖分子策劃此次襲擊的直接原因。
兩名持有機票的男子M·辛格(M.Singh)和L·辛格(L.Singh)在6月22日溫哥華國際機場時檢查到袋中有爆炸品。兩名男子不能登機。
M·辛格(M.Singh)登記的行李在印度航空182號班機內引爆。
第二個行李由L·辛格(L.Singh)登機到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號航班,由溫哥華到東京。不過行李在客運大樓引爆,造成2死4傷。
仍有兩名男子無法鑒定其身份。
第三名男子身份以L·辛格(L.Singh)或拉爾·辛格(Lal Singh)名義購買機票。
位于溫哥華士丹利公園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82班機空難的罹難者,建于2007年7月“印航182事件”發(fā)生后20年,死難者家屬聚集于愛爾蘭的阿哈基斯達(Ahakista,或稱Atha Ciste)哀悼。當時的加拿大總督伍冰枝,建議當時的總理保羅·馬丁公布每年的6月23日為國家的哀悼日,以紀念空難的罹難者。在紀念日舉行當天,馬丁指出這次炸彈襲擊并非外國的問題,而是加拿大人的問題:“沒錯,這是屬于印度航空的客機,它在愛爾蘭海域墜毀,但這是加拿大的悲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