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伏鳥雙尾青銅虎是商代青銅器,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縣出土,現(xiàn)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館。
是存世最大的先秦青銅虎,有“虎王”的美譽(yù)。甲骨文記載,南方有一個(gè)地方政權(quán)叫“虎方”,商王武丁曾多次征伐這里而“虎方”的活動(dòng)區(qū)域主要是在江漢、江淮一帶。
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新干縣大洋洲商代大墓。
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器物通長53.5厘米,通高25.5厘米,體寬13.0厘米,1989年出土于著名的江西省新干縣大洋洲商代大墓?;④|體碩大,器物為立體圓雕,內(nèi)空無腹底?;⒄w呈伏蹲欲縱之態(tài),虎首抬頭平視,雙目圓凸,直背,凸脊,腹部略垂?;⒚嫦嗌癞?,張口露齒,獠牙尖長,虎眉粗大,兩耳豎起?;⒅苌肀轱椈y,包括卷云紋、鱗片紋、云雷紋等,整體堪稱華美?;⒂星黼p尾,令人稱奇。
在寬厚的虎背上伏臥一只小鳥,尖喙圓睛,豎頸短尾,頗為玲瓏可愛,悠然自得的小鳥與王霸氣象的猛虎形成了強(qiáng)弱動(dòng)靜的鮮明對(duì)比。綜合觀之,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體量大,形象生動(dòng),造型奇特,內(nèi)涵豐富,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堪稱商代青銅藝術(shù)杰作。
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是大洋洲青銅文化的重要符號(hào)。除了伏鳥雙尾青銅虎,大洋洲還出土了虎耳方鼎、虎耳虎形扁足圓鼎等,其他一些器物也裝飾有虎形紋飾,這反映出虎對(duì)于墓主家族或族群具有特殊的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