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無私(拼音:dà gōng wú sī)是一個成語,出自《管子·形勢解》。
大公無私比喻一心為公,毫無私心;常用來歌頌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秉公處理事情。并列結(jié)構(gòu);含有褒義;一般作賓語、定語、狀語。
春秋·管仲《管子·形勢解》:“風(fēng)雨至公而無私?!?/p>
戰(zhàn)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去私》:“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漢·馬融《忠經(jīng)·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無私。”
后世據(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大公無私”。
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品行高尚的大夫,名叫祁黃羊。
有一天,晉平公召見祁黃羊,問:“現(xiàn)在南陽縣缺個縣令,你看派誰去比較合適呢?”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派解狐去最合適。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晉平公有些驚奇地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們見了面彼此連招呼都不打,你怎么會推薦他到這樣重要的地方當(dāng)縣令呢?”祁黃羊笑了笑,說道:“您并沒有問我的仇人是誰,而是問我什么人能勝任南陽縣令。因此,我就把我認(rèn)為最合適的解狐推薦給您?!?/p>
于是,晉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結(jié)果解狐充分發(fā)揮他的才干,受到了當(dāng)?shù)匕傩盏姆Q贊和歡迎。
又過了一些日子,晉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司寇。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p>
晉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他,不怕別人講閑話嗎?”祁黃羊說:“您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您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于是,晉平公就派祁午當(dāng)了司寇。祁午辦事十分公正,處理案件果斷公平,受到了百姓的愛戴。
祁黃羊的行為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yáng),連孔子都稱贊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biāo)準(zhǔn),不因?yàn)榻馐亲约旱某鹑?,心存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yàn)槠钗缡亲约旱膬鹤樱氯俗h論,便不推薦他。像祁黃羊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大公無私呢!
祁黃羊任人唯賢,不避仇人,不唯親人,以國事為重。說明他對人才非常的了解,也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可以唯才是舉,體現(xiàn)了祁黃羊大公無私的高貴品質(zhì)。成語也告訴人們,大公無私不僅僅是為官也是做人的美德,不能為了一己私利,就不顧王法和大義。
比喻一心為公,毫無私心;常用來歌頌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秉公處理事情。
含有褒義;一般作賓語、定語、狀語。
郭沫若《屈原》:“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著一個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心懷?!?/p>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p>
大公無私—鐵面無私
“大公無私”與“鐵面無私”意義相近,都可指沒有私心。區(qū)別在于“大公無私”強(qiáng)調(diào)處事公正,沒有私心;“鐵面無私”偏重于不講情面,或不畏強(qiáng)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