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榴,栽培品種名Punica granatum 'Flavescens',為千屈菜科、石榴屬、石榴的栽培品種。曾被認為是石榴的變種。
石榴屬植物是落葉喬木或灌木;冬芽小,有2對鱗片。單葉,通常對生或簇生,有時呈螺旋狀排列,無托葉。花頂生或近頂生,單生或幾朵簇生或組成聚傘花序,兩性,輻射對稱;萼革質,萼管與子房貼生,且高于子房,近鐘形,裂片5-9,鑷合狀排列,宿存;花瓣5-9,多皺褶,覆瓦狀排列;雄蕊生萼筒內壁上部,多數,花絲分離,芽中內折,花藥背部著生,2室縱裂,子房下位或半下位,心皮多數,1輪或2-3輪,初呈同心環(huán)狀排列,后漸成疊生(外輪移至內輪之上),最低一輪具中軸胎座,較高的1-2輪具側膜胎座,胚珠多數。漿果球形,頂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種子多數,種皮外層肉質,內層骨質;胚直,無胚乳,子葉旋卷。
石榴樹某些類型的石榴果樹會結出帶有淡黃色果皮的果實,直至整個色譜層一直延伸到深紫紅色。各種石榴不僅具有不同的外部色調,而且可能具有柔軟到堅硬的假種皮。
漂亮的腋生橙紅色花緊貼在小枝的末端。花萼(包括萼片)是管狀的和宿存的,有5-7個裂片?;ò瓿书L矛狀,插在萼裂片之間。子房嵌在花萼管中,并且包含兩個系列的幾個隔間,一個在另一個之上。果實大小橙色扁圓形,也有大小不一的六邊形,外皮光滑,從棕黃色到紅色。內部被分成幾個小室,其中包含許多薄而透明的帶紅色多汁果肉的假種皮,每個假種皮圍繞著一個有角的細長種子。
在世界分布的有些地區(qū),降雨持續(xù)4個月(在生長季節(jié)的中部)就會停止生長,而在其余月份,每月接近2.5-4厘米。雖然成熟的植物可以忍受嚴重的干旱和高溫,如果希望獲得良好的收成,灌溉還是必要的,但是在開花期間進行大量灌溉可能會促使花朵落下,如果在干旱季節(jié)干了,也會促進成熟果實分裂。pH值5.5-7.2(首選),4.5-8.2(可接受)耐鹽堿土壤(半耐鹽)。
許多品種的耐寒性都低至-11.1攝氏度,但是最耐寒的品種可以在低至-13.9攝氏度的溫度下生存,甚至可能更低。幼樹可能對冬季寒冷更敏感,如果28攝氏度(-2.2攝氏度)處于休眠狀態(tài),則石榴樹會死亡。由于它們是通過生根的插條而不是嫁接繁殖的,因此要將保留相同的品種,但是幾年后它們可能不會再結果。
露地園林栽培應選擇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點??晒轮?,亦可叢植于草坪一角。如栽于竹叢外緣或植于樹叢不遠處的向陽面,則當新芽初放或榴花盛開之際,紅花綠葉相映成趣,呈色彩調和之美。矮生種花石榴可作綠籬,夏季榴花盛開,特別雅致;若用以配植山石更為得體。
栽植: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或換盆。地栽應選向陽、背風、略高的地方,土壤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選用腐葉土、同土和河沙混合的培養(yǎng)土,并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栽植時要帶土團,地上部分適當短截修剪,栽后澆透水,放背陰處養(yǎng)護,待發(fā)芽成活后移至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
光照:光照和溫度是影響花芽形成的重要條件。生長期要求全日照,并且光照越充足,花越多越鮮艷。背風、向陽、干燥的環(huán)境有利于花芽形成和開花。光照不足時,會只長葉不開花,影響觀賞效果。適宜生長溫度15-20℃,冬季溫度小宜低于-18℃,否則會受到凍害。
水肥:石榴地栽每年須重施一次有機肥料,盆栽1年至2年需換盆加肥。在生長季節(jié),還應追肥3次至5次,并注意松土除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嚴防干旱積澇。
修剪:石榴需年年修剪;可整成單干圓頭形,或多干叢成型,也可強修剪整成矮化平頭型樹冠。在進入結果期,對徒長枝要進行夏季摘心和秋后短截,避免頂部發(fā)生二次枝和三次枝,使其貯存養(yǎng)分,以便形成翌年結果母枝,同時還要及時剪掉根際發(fā)生的萌蘗。
越冬:在北方寒冷地區(qū),冬季應入冷室或地窖防寒。
采收:石榴每年開3次花,故有3次結果,一般以頭花果或二花果發(fā)育良好。應根據品種特性、果實成熟度及氣候狀況等分期及時采收。
品種及選盆:以觀花為主,應選擇花大、色澤鮮艷、復瓣品種,如大花石榴等;以觀果為主,則可選果形美麗的紅色品種,如泰山紅石榴等,也可根據個人喜好或需要而定?;ㄅ柽x擇以泥瓦盆為好,因其排水透氣好,有利石榴生長,其缺點是不太美觀,容易破損,而塑料盆、瓷釉盆等外形美觀,花樣繁多,但透氣排水性較差,可視情況選擇。盆的大小要根據苗木的大小來定。
培養(yǎng)土配制:盆栽石榴土壤,要求疏松通氣,保肥蓄水,營養(yǎng)豐富??砂磮@田表土3份、腐葉土3份、廄肥2份、細沙2份混勻即可,或者按馬糞、園土、細沙各1/3的比例混合配成培養(yǎng)土,堆成堆用塑料薄膜蓋嚴,高溫殺菌15-20天,過篩后裝盆。
上盆定植:于春季萌芽前,用瓦片蓋住花盆的底漏,然后裝土,約裝花盆的2/3,將土堆成丘狀。選擇根系完整,須根多,樹型好的苗木,將根系舒展的放進盆內,繼續(xù)裝土,邊裝土邊將苗輕輕向上提起,以便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盆土不可過滿,根莖與土壤表面平,將土壓實,澆透水,待水滲下后,用干土覆蓋表面保墑,置與半陰處,一般發(fā)芽前不要澆水以利升溫生根。
制作技術:盆景依其選材和加工方法不同,主要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如棗莊嶧城石榴盆景則以樹樁盆景為主,它以石榴樹為主體,有時也用山石等作襯制作成優(yōu)雅奇特的石榴盆景,主要觀賞榴樹各種造型的姿態(tài)以及干、花、果與枝葉等的特色。通過雕刻、綁拉、扭梢、修剪、摘心、抹芽、剝皮、剖傷、彎折等藝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生長發(fā)育,造成咫尺山林之勢,蒼老古樸之態(tài)的石榴盆景。
石榴主要產地皆以扦插為主要繁殖方法,冬、春取硬枝,夏、秋取嫩枝扦插均可。
母棵和插條的選擇:母株宜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旺,20年生以內的健壯植株。插條選擇樹冠項部和向陽面生長健壯的枝條。硬枝扦插選2年生條最好,1年生條太嫩,生長差,結果晚;嫩枝扦插選擇當年生,已經充實的半木質化枝條。
扦插時期:雖四季均可進行,但各地應結合自身的實際,保證扦插時的適宜溫濕條件。北方多在春、秋季,取已木質化的1-2年生硬技進行扦插。長江流域以南除硬枝扦插外,還取當年生枝在梅雨季節(jié)或初秋進行嫩枝扦插。
扦插方法:有長條插和短條插兩種。北方干旱地區(qū)及園地直栽,采用長條插。插穗100厘米左右。陜西省臨潼縣采用挖長50-70厘米、深30-50厘米溝的方法,每穴插2-3條。要求深插,入土約2/3-3/4,踏實。大面積培育苗木多采用短插。硬技插穗長15-20厘米;嫩枝插穗長4-5厘米,并保留頂部數片小葉。嫩枝扦插特別要注意遮萌、保溫,濕度控制在18-33℃之間,濕度保持在90%左右。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扦插,插穗的上部切口都要平,下部切口均應剪成馬耳形。扦插時為保證成活率,務必要做到隨采隨插。為促進插穗早日愈合生根,插前亦可用生長激素處理。
石榴根部萌蘗力強,可在早春芽剛萌動時,選擇強健的根蘗苗,掘起分栽定植,方法簡便,成活容易。
可在春、秋兩季進行,芽萌動前將根部分蘗枝壓入土中,經夏季生根后,割離母體,秋季可成苗。但一般翌春移植,更容易成活。亦可采用堆土壓條,可取得較多新株。
常用切接法,多選用3-4年生酸石榴作砧木,江蘇省吳縣洞庭山常用此法。在春季芽將萌動時,從優(yōu)良母株上取接穗,長10厘米,接于砧木基部10-15厘米處,切接后約需培育5-6年。
一般在選育新品種或大批量培育矮生花石榴時采用。播種可冬橫或春播,多采用點播和條播方式。冬播可免于種子的儲藏,但苗床要蓋罩越冬。春播的種子如冬季已經河沙埋藏,可直接播入苗地。干藏種子應在播前用溫水(一開對一涼)浸泡12小時,或用涼水浸24小時,種于吸水膨脹后進行播種。播后覆土厚度為種子的3倍,半月左右即可出苗。至于石榴的組織培養(yǎng)是多快好省的捷徑,現尚處于探索階段。
石榴主要病害有:早期落葉?。?月底至8月上、中旬葉落光),果干腐?。€石榴病),枝干上的煤煙病。
石榴的蟲害主要有:食葉的刺蛾,大袋蛾,蛀桿的豹紋木蠹蛾、莖窗蛾;果實害蟲桃蛀螟等。為防治病蟲害,不要栽植過密,要適時疏枝抹芽、調整密度,注意通風透光、排水。
由于石榴喜肥,應加強肥水管理,冬施足基肥,春夏生長期每10-15天追施1次含磷鉀為主的液肥,亦可向葉面噴施0.5%尿素2-3次,開花期暫停施肥。果實形成后施肥要本著少而勤的原則,以減少落果,增強防病能力。如已發(fā)生病蟲害,應及時清理病蟲果和枯技落葉,并用藥物防治。
1830年作為石榴變種而被記錄發(fā)表,學名Punica granatum var. flavescens Sweet,后鑒定為石榴的異型異名,現被培育為一種栽培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