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官話是北方官話的一種,屬于漢語官話方言的一個分支,分布于河北省大部、天津市大部、山東省西北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區(qū)、山西省廣靈縣和內(nèi)蒙古寧城縣,使用人口約9000余萬。
大致可分為三個片:石濟片、保唐片、滄惠片。可再細分為十二個小片。
冀魯官話區(qū)主要的特點是大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古平上去三聲和古入聲濁音聲母字的演變情況各地基本相同。即古平聲清音聲母字今讀陰平,濁音聲母字今讀陽平;古上聲清音聲母字和次濁聲母字今讀上聲;古上聲全濁聲母字和古去聲字今讀去聲;古入聲次濁聲母字今讀去聲,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冀魯官話和北京官話的主要差別在于古入聲清音聲母字的今調類和今四聲的調值。
夏朝時期,今華北平原西部為華夏族、東部為諸多華夏化很深的東夷。商朝時期,商完全華夏化,諸多東夷華夏化程度也加深。西周時期,齊國和魯國的東夷被華夏化,分別操齊方言一魯方言(周族方言與東夷語言的融合)華北平原西部的華夏部落操趙方言一燕方言(黃帝語言),但這些方言的差異就如同福州話一閩南話、贛語一客語之間的差別一樣大戰(zhàn)國時期,諸侯混戰(zhàn),齊、魯、趙、燕方言受了中原官話河南方言(雅言)和秦晉方言的影響逐漸趨于統(tǒng)一,秦朝時齊魯方言已完全融合趨同。黃巾之亂、永嘉之亂,華北內(nèi)部人口流動頻繁,齊魯方言、趙方言、燕東南方言也越來越混化。北宋定都開封,汴洛音獨得天下之正。此時的齊魯、趙、燕東南都正好處于京都邊緣地區(qū),共同的地理形勢和經(jīng)濟狀況為華北平原的方言提供了融合的機會,冀魯官話形成。
至于北京官話獨立于冀魯官話,那完全是北京一帶一直是東胡漢族雜居,并受遼金兩代長期首都性統(tǒng)治有關。元明時期,冀魯人向天津、北京市平谷縣、唐山、秦皇島移民,擴大了冀魯官話分布面積。
冀魯官話分為4個片,13個小片,共有162個方言點,各片的分布范圍如下:
共66個縣市,分布在河北省和山東省,總人口約3880.5萬人,總面積約61566.5平方公里。下面再分為3個小片。
1.邢衡小片 14個縣市
河北?。盒吓_市、邢臺縣、柏鄉(xiāng)縣、巨鹿縣、臨城縣、隆堯縣、南宮市、內(nèi)丘縣、平鄉(xiāng)縣、任縣、新河縣
衡水市、冀州區(qū)、棗強縣
2.趙深小片 19個縣市
河北?。喊财娇h、藁城區(qū)、高邑縣、井陘縣、晉州市、欒城區(qū)、寧晉縣、饒陽縣、深澤縣、深州市、石家莊市、無極縣、武強縣、武邑縣、行唐縣、辛集市、新樂市、趙縣、正定縣
3.聊泰小片 33個縣市
河北?。簭V平縣、廣宗縣、館陶縣、故城縣、臨西縣、清河縣、邱縣、曲周縣、威縣、吳橋縣
山東?。褐髦富概_和章丘一帶方言
茌平區(qū)、德州市、東阿縣、肥城市、高唐縣、冠縣、濟南市、原萊蕪市(萊城區(qū)、鋼城區(qū))、聊城市、陵縣、臨清市、蒙陰縣、平陰縣、齊河縣、莘縣中北部(莘縣南部屬中原官話區(qū)),泰安市、武城縣、夏津縣、新泰市、沂南縣、沂源縣、禹城市、淄博市、博山區(qū)、淄川區(qū)、桓臺縣
共有52個縣市區(qū),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西省。總人口約2632萬人,總面積約64537平方公里。下面再分為6個小片:
1.淶阜小片 5個縣
山西省:廣靈縣
河北?。焊菲娇h淶源縣曲陽縣、蔚縣
2.定霸小片 24個縣區(qū)市
河北?。喊矅小⒈6ㄊ校ㄉ彸貐^(qū)、競秀區(qū)、滿城區(qū)、清苑區(qū)、徐水區(qū))、霸州市、博野縣、大城縣、定興縣、定州市、高碑店市、高陽縣、淶水縣、蠡縣、雄縣、安新縣、容城縣、順平縣、唐縣、望都縣、文安縣、易縣、永清縣
天津市:靜海區(qū)
3.天津小片
天津市區(qū)內(nèi)部方言很不一致。天津小片指的是以舊城區(qū)為中心的老天津話。分布的大致范圍是:西邊從曹莊子起,沿津浦線到東邊的徐莊子、趙莊子.再向南經(jīng)貴莊、蘆莊子、南馬集到南端的大韓莊,再向西北經(jīng)大蘆北口、卞莊、邢莊子回到曹莊子。
4.薊遵小片 18個縣市區(qū)
北京市:平谷區(qū)
天津市:寶坻區(qū)、薊州區(qū)、寧河區(qū)、漢沽區(qū)
河北?。号d隆縣、寬城西南、唐山市(豐潤區(qū)、豐南區(qū)西部、古冶區(qū)大部、路南區(qū)、路北區(qū)、開平區(qū))、玉田縣、遵化市、遷安市灤河以西、遷西縣、灤州市九百戶鎮(zhèn)以西。
5.灤昌小片 8個縣區(qū)
河北?。翰杩h、樂亭縣、灤州市大部、灤南縣、豐南區(qū)中東部、曹妃甸區(qū)、盧龍縣南部、古冶一小部
6.撫龍小片 9個縣市
河北?。呵鼗蕧u市(海港區(qū)、山海關區(qū)、北戴河區(qū)、撫寧區(qū))、盧龍北半縣、青龍滿族自治縣、寬城東部、遷安市灤河以東不含遷安鎮(zhèn)、灤州市油榨鎮(zhèn)。
共44個縣市區(qū),分布在河北省和山東省??側丝诩s2430萬人,總面積約53580平方公里。下面再分為4個小片。
1.黃樂小片 24個縣區(qū)市
河北省:泊頭市、滄縣、滄州市、東光縣、阜城縣、海興縣、河間市、黃驊市、景縣、孟村回族自治縣、南皮縣、青縣、任丘市、肅寧縣、獻縣、鹽山縣
山東?。簶妨晔?、臨邑縣、寧津縣、平原縣、慶云縣、商河縣、無棣縣、濱州沾化區(qū)
2.陽壽小片 13個縣區(qū)市
山東?。簽I州市、博興縣、昌樂縣、東營市、河口區(qū)、廣饒縣、惠民縣、墾利縣、壽光市、陽信縣
3.莒照小片
4.章桓小片
保唐片:清入多歸陰平上聲;只有唐縣、順平、曲陽三地清入多歸上聲。調值接近北京,尤其是上聲,一般都是降升調。一般不分尖團。影疑母開口呼洪音一般有聲母[n],少數(shù)為[?]。
石濟片:清入多歸陰平;一般上聲讀高(平)調,去聲低降,陽平高降;知系字合一不分;影疑母開口呼洪音有鼻音,一般為[?]。
滄惠片:清入多歸陰平;一般陰平讀低降升,陽平高降,上聲高平,去聲低降;影疑母開口呼洪音有聲母[?]。
章利片:清入基本獨立成調。地域較小,不再細分。除利津外,其他地點陽平與上聲同調。山東(7):章丘、桓臺、鄒平、利津、高青、淄博(張店區(qū)、周村區(qū))
《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滄惠片亦含莒照小片(含莒縣、莒南、日照三縣市),《漢語官話方言研究》改歸膠遼官話。章利片在《地圖集》中是屬滄惠片的章桓小片,《研究》中則另立成片。
各分支調值的差異
大片 小片 代表點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陰入
保唐片 淶阜小片 淶源話 55 24 213 51 -
定霸小片 保定話 34 22 214 51 -
薊遵小片 唐山話 34 322 213 51 -
灤昌小片 昌黎話 32 13 213 55 -
撫龍小片 撫寧話 33 35 214 51 -
石濟片 趙深小片 石家莊話 23 53 55 31 -
邢衡小片 邢臺話 213 53 55 31 -
聊泰小片 濟南話 213 42 55 21 -
滄惠片 黃樂小片 滄州話 213 55 31 -
陽壽小片 壽光話 213 53 55 21 -
章利片 利津話 213 53 55 21 44
屬于冀魯官話的方言
(只列舉部分)
保唐片
淶阜小片
-淶源方言(保定市淶源縣)
定霸小片
-保定話(保定市)
薊遵小片
-唐山話(唐山市)
灤昌小片
-昌黎話(秦皇島市昌黎縣)
撫龍小片
-撫寧方言(秦皇島市撫寧區(qū))
石濟片
趙深小片
-石家莊方言(石家莊市)
-晉州話(石家莊市晉州市)
邢衡小片
-邢臺話(邢臺市)
-衡水話(衡水市)
聊泰小片
-濟南話(濟南市)
-平陰方言(濟南市平陰縣)
-聊城話(聊城市)
-泰安話(泰安市)
-肥城話(泰安市肥城市)
-新泰話(泰安市新泰市)
-德州話(德州市德城區(qū))
-萊蕪方言(濟南市萊蕪區(qū))
滄惠片
黃樂小片
-樂陵方言(德州市樂陵市)
陽壽小片
-陽信方言(濱州市陽信縣)
-壽光話(濰坊市壽光市)
章利片
-高青方言(淄博市高青縣)
-淄博話(淄博市張店區(qū)、周村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