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泉俗稱三步兩眼井,金山旅游區(qū)內(nèi),兩井相距約3步,井深4米,井口直徑約1米左右。一眼井水苦澀如青柿,而另一眼井水甜似甘露,因此,這兩眼井也被稱為“甘苦泉”,成為奇特、驚異的自然現(xiàn)象。二零一三年八月,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來鶴為金山寺景點(三步兩眼井)“甘苦泉”進行專題拍攝《神井奇談》,對兩眼井水進行了科學考察研究分析,報道宣傳,并于2014年9月9日、10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中播出。苦井水治療眼病、骨折、風濕及延緩衰老等治療起一定作用;甜井水含多種礦物質(zhì),符合國家對礦泉水質(zhì)的標準要求。所以很久以來甘苦泉,甜水井是金山寺院日常生活用水,而苦水井是僧人師傅為百姓祈福治病而用。
《湯陰縣志》卷一《地理志》(1738年版)轉(zhuǎn)引《圖經(jīng)》曰:“魏文帝幸路道病,有巫師以(此)水引之,立愈故名。
神話《白蛇傳》故事傳說,白素貞在許溝村開一“保和堂”為百姓治病,窮人免費治愈,醫(yī)術(shù)高明,品德高尚。方圓幾百里都慕名而來,至使金山寺院一度香火不旺,老法海惱羞成怒,并把白素貞鎮(zhèn)壓在雷峰塔之下,由于思念夫君許仙之痛苦,淚水不斷,日久成泉。便有了甘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