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污在线观看|亚洲熟女丝袜AV|中国三级在线免费|在线免费牛牛AV|日韩无码青青草原|国产V日产∨综合V精品视频|98超碰资源人人|久久久久久久探花蜜蜜蜜|久久小视频免费在|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网站

康熙·玄燁·清圣祖

#皇帝# 0 0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是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滴醯?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滴醯凼墙y(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wèi)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chuàng)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三日崩于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 中文名: 愛新覺羅·玄燁
  • 別號名稱: 恩赫阿木古朗汗、文殊皇帝
  • 出生日期: 1654年05月04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滿族
  • 出生地: 北京市紫禁城景仁宮
  • 生肖:
  • 去世日期: 1722年12月20日
  • 職業(yè)職位: 皇帝
  • 主要成就: 擒鰲拜、平三藩、臺灣,親征準噶爾,大敗沙俄侵略軍,發(fā)展經(jīng)濟
詳細介紹 PROFILE +

人物生平

早時勤學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燁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宮,是順治帝的第三子,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史載孝康章皇后向太后問安之時,出門時看到有龍繞身,孝莊太后才知道孝康章皇后有身孕。孝莊太后說:“我懷順治皇帝的時候就有這種景象,如今佟佳氏也是如此,必定降下祥瑞。”

玄燁一出世,就得到了年輕的父母親的喜歡,特委托可靠的奶媽帶他到紫禁城外哺養(yǎng)。他小時候未經(jīng)出痘(天花),父母惟恐他染上這不治之癥,才不得不采取這一措施。因此,他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多少年后,他猶抱憾不已。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癥并沒有危及性命,僅在臉部留下幾個細小的麻點。這使他對當時這種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終身免疫力。而他出過痘竟成了他將來繼登帝位的一個有利因素。玄燁從五歲開始讀書識字,很快顯露出勤奮好學的天分。史載玄燁天表英俊,聲音洪壯有力。六歲的時候,偕同眾兄弟向父皇問安。世祖福臨問皇子們最想做什么。皇二子福全說作為一個賢王足矣。唯有玄燁說道希望效法父皇。于是福臨十分看重玄燁。

后來,康熙帝曾談到自己的學習情況,八歲“學庸訓詁,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日所讀者,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及四子之書既已通貫,乃讀尚書,于典謨訓詁之中,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意。”接著,“讀大易,觀象玩占,實覺義理悅心”。自此便養(yǎng)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樂此不疲”,“好學不倦”,每每讀書至深夜,而不知倦怠。他十七、八歲時,因讀書過勞,至咯血也不肯罷休。他所說的自己的學習情況,并非是自夸之辭。官方檔案記載他舉凡“帝王政治,圣賢心學,六經(jīng)要旨,無不融會貫通”,亦非過譽之辭。

少年天子

主詞條:四大臣輔政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玄燁年僅八歲,二十四歲的父親福臨突然病逝。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當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燁即位于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并改明年為康熙元年。順治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玄燁八歲喪父,母親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又在他十歲的時候病重。生母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十歲喪母,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后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四輔臣聯(lián)合輔政的局面并未維持很久,他們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日益公開而激烈起來。在四人中,逐漸專擅實權的是鰲拜。他平時已表現(xiàn)出居功自傲,盛氣凌人,但受“顧命”之初,尚能謹慎從事,履行誓詞。然而,不出三年,他就暴露出驕橫和專權的野心。他位在最末,不甘人后,處處越位抓權。首先便跟蘇克薩哈不相容。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但僅十天后,鰲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shù)天后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當時,康熙帝經(jīng)常召集少年侍衛(wèi)在宮中作“布庫”之戲,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這些侍衛(wèi)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不久鰲拜死于禁所。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為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的爵位??滴醯塾纱送耆珚Z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滴醯坨P除鰲拜之后,甄別官吏,為被鰲拜矯旨處死的蘇克薩哈等昭雪,獎勵百官上書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實操朝政大權。

削平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尚之信繼續(xù)鎮(zhèn)守廣東為引線,引發(fā)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后康熙帝認為“藩鎮(zhèn)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七月,吳三桂假裝請旨撤藩,康熙帝同意。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復明,殺云南巡撫朱國治。并于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

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shù)月之內(nèi),滇、黔、湘、桂、閩、川六省丟失,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隨后,陜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陜西、甘肅等省。

康熙帝的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xié)講和的機會;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則大開招撫之門,以此來分化敵軍,削弱吳三桂的羽翼,從而孤立吳三桂。 在這個方針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為軍事進攻的重點,命勒爾錦等統(tǒng)領大軍至荊州、武昌,正面抵住吳三桂,并進擊湖南,又命安親王岳樂由江西赴長沙,以夾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漢將、漢兵作戰(zhàn)??滴跏迥辏?676年),陜西王輔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先后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陜、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吳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軍已由江西進圍長沙,其失敗之勢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周,大封諸將。未幾即憂憤成疾,于八月病死。吳三桂死后,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云貴。此后,清軍先后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平定。

統(tǒng)一臺灣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jīng)中風而死,明鄭發(fā)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范、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愿當內(nèi)應。福建總督姚啟圣認為是進攻臺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瑯。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臺,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隨后明鄭納土歸降??滴醵辏?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一府(臺灣府)三縣,即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并在臺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促進了臺灣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

驅逐沙俄

清軍入關后,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沙俄軍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竄至愛琿劫掠,清將薩布素將其擊敗,并將黑龍江下游沙俄軍建立的據(jù)點均予焚毀,使雅克薩成為孤城。但沙俄軍負隅頑抗??滴醵哪辏?685年)正月二十三日,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統(tǒng)彭春赴愛琿,數(shù)日攻克雅克薩城,即行回師,留部分兵力駐守愛琿,另派兵在愛琿、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來,再次占領雅克薩城。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xù)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后,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zhàn)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侵略軍被圍困,戰(zhàn)死病死很多,826名俄軍,最后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公主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準許沙俄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薩之戰(zhàn)結束后,雙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尼布楚條約》,規(guī)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均為清朝領土。

西征漠北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nèi)部又分為扎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nèi)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大清,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系密切。

康熙年間,準噶爾在領袖噶爾丹的統(tǒng)治下,勢力強盛??滴醵辏?687年)底,沙俄參加中俄邊界談判的全權代表戈洛文,在伊爾庫茨克專門接見了噶爾丹的代表,策動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噶爾丹本來就與喀爾喀三部中的土謝圖汗部有矛盾,遂掀起對喀爾喀的戰(zhàn)爭。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很快占領整個喀爾喀地區(qū)。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與哲布尊丹巴一世決定投清,于是喀爾喀三部數(shù)十萬分路南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一帶,向清廷告急,請求保護??滴跻幻姘阉麄儼仓迷诳茽柷叻拍?,一面責令噶爾丹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囂張,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nèi)。對于噶爾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馬,嚴行防堵,一面調(diào)兵遣將,準備北上迎擊,先后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滴跞辏?698年)二月,康熙鑒于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詔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死去。至此康熙時期討伐噶爾丹之戰(zhàn)始告結束,漠北喀爾喀地區(qū)納入清朝版圖。

噶爾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為準噶爾部的統(tǒng)治者。隨著他的統(tǒng)治地位的鞏固和地盤的不斷擴大,又萌生向東擴張的野心。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斷襲擊清軍據(jù)守的科布多、巴里坤、哈密等軍事重鎮(zhèn),并派兵侵入西藏。由于康熙及時派兵進藏協(xié)同藏軍圍剿,才將準噶爾勢力趕出西藏。

九子奪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時年兩歲的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日后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并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系趨于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布廢除太子。之后眾多阿哥開始了對于皇位的覬覦。

大阿哥胤褆是庶長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歡,自知無望,向康熙提議立八阿哥胤禩,理由是“術士張明德嘗相允祀必大貴”,又說要替父殺掉胤礽,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同時對胤禩嚴加提防。這時三阿哥胤祉揭發(fā)大阿哥搞魘鎮(zhèn)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將大阿哥囚禁??滴鯀拹贺范T勾結胤褆,也將其關押,后又釋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復胤礽太子地位??滴跷迨辏?711年)末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tǒng)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滴跷迨荒辏?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見此亂局,主動退出競爭。

胤礽再度被廢后,八阿哥胤禩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禎(四阿哥同母弟,后改名允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后,敢于為胤礽說好話,屬太子黨。胤礽二度被廢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立之可能,開始結黨營私,窺視儲位。這時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

晚年病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燁崩于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零10月。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滴踅疾杰娊y(tǒng)領隆科多宣布康熙遺囑,命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為康熙帝上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為政舉措

政治

強化皇權

康熙親政后,著手強化皇權。他一方面勤于政務,舉行御門聽政;另一方面,他在康熙十六年(1679年)設立南書房,“揀擇詞臣才品兼優(yōu)者充之”,并使之草擬圣旨,與聞機要,待遇非常優(yōu)渥。大量漢族士大夫如高士奇、陳廷敬、李光地、張廷玉、朱彝尊、王士禛、徐乾學、王鴻緒、查慎行、胡渭、熊賜履、方苞等先后進入南書房任職。南書房的設立,一方面籠絡了漢族知識分子,一方面使康熙受到更多漢文化的熏陶,最重要的是削弱了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及外朝內(nèi)閣的權力,強化了康熙的皇權。

頒布圣諭

康熙九年(1670年),親政一年的康熙帝曉諭禮部,稱“至治之世,不以法令為亟,而以教化為先?!w法令禁于一時,而教化維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務末也?!藿裼ü诺弁跎械戮徯獭⒒癯伤??!庇谑窃陧樦蔚邸傲I”的基礎上頒布《圣諭十六條》,作為康熙的施政綱領,內(nèi)容是“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穆、和鄉(xiāng)黨以息爭訟、重農(nóng)桑以足衣食、尚節(jié)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yè)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善良、誡匿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lián)保甲以弭盜賊、解讎忿以重身命”。

治吏親民

康熙親政后,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shù)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南懷仁記載他巡視時“親切地接近老百姓,力圖讓所有人都能看見自己,就像在北京時的慣例一樣,他諭令衛(wèi)兵們不許阻止百姓靠近。他盡力撤去一切尊嚴的夸飾,讓百姓們靠近,以此向臣民展示祖先傳下來的樸質精神?!贝伺e極大的促進了康熙對民情的了解,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晚年倦勤,導致官吏貪污,吏治敗壞??滴跛氖拍辏?710年),御史參劾戶部堂官希福納等侵貪戶部內(nèi)倉銀六十四萬余兩,牽連的官吏多達112人。康熙最后只把希福納革職,其余官吏則勒限賠款。

軍事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撤藩,吳三桂起兵反清,其他二藩相繼響應,最終在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平定三藩。

康熙朝由于平定三藩之亂以及抵御外來侵略的需要大量制造火器,無論是造炮規(guī)模、數(shù)量、種類,還是火炮的性能和制造技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滴醭醒胝斓拇笮°~、鐵炮達905門之多,而其中半數(shù)以上由南懷仁負責設計監(jiān)造,就質量而言,其“工藝之精湛,造型之美觀,炮體之堅固,均為后朝所莫及”。

烏蘭布通之戰(zhàn)后,康熙更加重視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火器的戰(zhàn)斗威力,使火器營成為清軍新的戰(zhàn)斗編成。

康熙采納了大學士李光地的意見,授明鄭降將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出兵攻克臺灣,鄭克塽降清,康熙于翌年設置臺灣府。后來雍正帝稱述康熙的功績說:“臺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士际ヂ陨裢?,取入版圖?!?/p>

經(jīng)濟

土地制度

康熙親政后,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康熙認為“家給人足,而后世濟”,在繼續(xù)采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時,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和發(fā)展經(jīng)濟。康熙帝廢止貴族圈近京州縣田地的特權,將土地讓與百姓耕種;康熙在詔書上說:“自后圈占民間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給還民間?!?/p>

清初規(guī)定墾荒三年內(nèi)免稅,以后改為六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申新墾荒田十年后征稅。這一政策刺激了農(nóng)民墾荒的積極性,使耕地面積迅速增加。對于農(nóng)民耕種的原先屬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詔農(nóng)民可以不必支付田價,照常耕種。對于已交過“易價銀兩”的,可以從來年的常稅中沖洗。

蠲免錢糧

康熙秉持“藏富于民”的思想,在陜、云、貴、川、粵等省全國二十多個省區(qū)蠲免錢糧丁銀、通賦,其中重大蠲免計32次。并從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nèi)普免天下錢糧。下令“凡遇蠲免之年,免業(yè)主七分佃,戶三分。”使佃農(nóng)也能得到好處。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間,清政府蠲免錢糧共計545次,免除天下錢糧計銀1.5億兩。

地丁合一

康熙對按丁征收丁稅的方法進行改革??滴跷迨荒辏?712年)清廷決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稅額數(shù)作為定額,以后新增人丁,不收丁稅。這就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樣丁稅額數(shù)便固定下來了,實現(xiàn)了地丁合一。這種辦法先在康熙末年開始行之于廣東、四川等省,到雍正元年(1723年)以后,又相繼在各省普遍推行起來。

修治漕運

清初,黃河多次泛濫成災,在河南、安徽一帶經(jīng)常決口,后來竟改道與淮河合流,從今天的蘇北地區(qū)入海,既影響了漕運,又使許多良田成了沙洲,嚴重威脅著國庫收入和人民生活。對此,康熙帝曾把“三藩、河務、漕運”作為其時三件大事,并親自書寫成條幅,懸掛于宮中大柱上。他選派靳輔為河道總督,又對治河專家陳湟,委以重任。經(jīng)過十年(1677年—1687年)的辛苦經(jīng)營,終于使黃河、淮河各歸故道。永定河原名渾河,又稱“小黃河”,在流經(jīng)北京附近時,常常淤塞成災??滴跞吣辏?698年),清政府招募了十幾萬民夫,在蘆溝橋附近的良鄉(xiāng)到東安,開掘了一條200里長的新河道,使原來的斥鹵之地,成為膏腴良田。康熙曾親自視察,并將渾河改名為“永定河”,賦予永遠安定之義。

廢除匠籍

清朝初年,凡手工業(yè)工匠,均另有匠籍,要按政府規(guī)定服勞役,或者交納班匠銀代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下令將班匠銀并入田賦中征收,從而使工匠們擺脫了人身的控制,有利于促進手工業(yè)發(fā)展。

文化

尊儒右文

康熙強調(diào)興禮教,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下詔說:“盛治之世,余一余三。蓋倉廩足而禮教興,水旱乃可無虞。比聞小民不知積蓄,一逢歉歲,率致流移。夫興儉化民,食時用禮,惟良有司是賴?!笨滴踝杂拙蛯θ寮覍W說充滿濃厚興趣,認為“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倦”??滴跏辏?677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講四書解義序》中,明確宣布他要將治統(tǒng)與道統(tǒng)合一,以儒家學說(尤其是程朱理學)為治國之本。

他曾舉辦博學鴻儒科,創(chuàng)建了南書房制度,并親臨曲阜拜謁孔廟??滴踹€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駢字類編》、《子史精華》、《朱子全書》、《大清一統(tǒng)志》、《歷象考成》、《數(shù)理精蘊》、《康熙永年歷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歷法和地圖。

注重西學

康熙對西方文化也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shù)、幾何、天文、醫(yī)學等方面的知識,并頗有著述。有學者指出,有才華的傳教士被皇帝欣賞和重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被推崇和應用。而在民間,民人與西方傳教士能夠互相交游,西學在社會中得以自由傳播,亦指出分別由康乾敕輯的叢書——《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亦收錄了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技術。

康熙除了學習西方科技之外還會應用實踐,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在發(fā)現(xiàn)原來的地圖繪制方法相對落后之后,用科學方法和西方儀器繪制全國地圖??滴跻鄷醚残泻统霰?,實地測量,吸取經(jīng)驗。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委任耶穌會士雷孝思、白晉、社德美及中國學者何國楝、明安圖等人走遍各省,運用當時最先進的經(jīng)緯圖法、三角測量法、梯形投影技術等在全國大規(guī)模實地測量,并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繪制成《康熙皇輿全覽圖》,其作被稱為在當時世界地理學的最高成就,英國李約瑟亦稱之為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的所有歐洲地圖都要好、更精確。

康熙還以巡視之便訪求民間的有才之士,例如將在數(shù)學方面有很大成就的梅轂成調(diào)進宮中培養(yǎng)深造。梅轂成亦通過學習西方數(shù)學知識,使得中國古代數(shù)學重新受到重視。

宗教態(tài)度

康熙對于宗教基本上是寬容的,除了籠絡藏傳佛教,他也大致接受基督宗教傳教士講道,還褒封道教白云觀方丈王常月,并依于門下??滴鯇浇桃埠苡泻酶校髞砜滴踔饾u發(fā)現(xiàn)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中國文化傳統(tǒng)和清朝政治,并且皇子信仰基督后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對天主教有所抵制,引發(fā)中國禮儀之爭。

興文字獄

康熙在思想上為了控制臣民,興文字獄,發(fā)生的文字獄案共有11起,比較著名的有《南山集》案。戴名世僅僅因為贊同方孝標給南明正名的觀點,結果就被斬首,家人好友等也被牽連為奴。還有朱方旦案、親政前鰲拜等顧命大臣制造的莊廷鑨明史案等。

民族

蒙古族

康熙三十年(1691年)夏,康熙同喀爾喀與內(nèi)蒙古的王公們會聚于多倫諾爾,史稱“多倫會盟”。此次會盟標志著喀爾喀三部歸順清朝,康熙后來表示:“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又言:“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無別矣”,可見康熙將漠北納入中國版圖,并使之成為北疆的堅實屏障??滴醵迥辏?696年),康熙又下令編修《理藩院則例》,以鞏固對蒙古的統(tǒng)治。

維吾爾族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九月,原屬準噶爾的哈密統(tǒng)治者額貝都拉內(nèi)附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清軍陸續(xù)進駐巴里坤地區(q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吐魯番的額敏和卓內(nèi)附清朝,從此嘉峪關外上千里土地收入版圖,成為清朝打擊準部、進軍西域的前哨。

藏族

在西藏問題上,康熙除了承繼順治帝尊敬并冊封達賴喇嘛的政策外,還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冊封羅桑益喜(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進一步籠絡黃教。后來由于準噶爾汗國入侵西藏,他于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8年至1720年)間派兵入藏,驅逐準軍。此后,清朝分兵駐藏,開始了對藏區(qū)的實際控制,并任命康濟鼐和頗羅鼐二人協(xié)助達賴、班禪分理前后藏事務。

外交

日本

清朝統(tǒng)一臺灣后,康熙由鄭氏那里了解到對日貿(mào)易的眾多好處,于是清政府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式廢除了“遷海令”,頒布了“展海令”,允許人民出海經(jīng)商。這一政策致使赴長崎的唐船驟增三、四倍以上,互市之盛堪稱空前。甚至中國還做轉手生意,把從歐洲進口的布匹出口轉銷日本。同年,日本政府頒布“貞享令”,規(guī)定每年去長崎貿(mào)易的總額:中國船貿(mào)易額不得超過白銀六千貫,荷蘭船不得超過三千貫。貿(mào)易總額超過白銀六千貫后,即禁止此后該年入港的其他中國船舶進行貿(mào)易,勒令運回貨物。故來得較晚的中國商船常被禁止入港,不得不駛回中國,不過不少中國船就在日本沿海進行走私貿(mào)易。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赴日唐船達117艘,而該返回中國而從事走私貿(mào)易的船達22艘??滴跞吣辏?698年)日本政府限定赴日貿(mào)易的唐船為80艘。直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防止日本產(chǎn)銅原料之外流,幕府公布“正德新令”,限止每歲赴日唐船為30艘,此令一出,唐船抵長崎者銳減。

朝鮮

康熙年間,朝鮮放棄了北伐計劃,康熙也對朝鮮實施德化政策,中朝兩國宗藩關系得以平穩(wěn)發(fā)展。三藩之亂時,朝鮮國王李棩(顯宗)抵住國內(nèi)輿論壓力,并未起兵進攻清朝,而是繼續(xù)進貢,從而獲得了康熙的信任??滴跞吣辏?698年),朝鮮發(fā)生大饑荒,國王李焞(肅宗)請求清朝賑濟,康熙帝慷慨允諾,派人運送5萬石糧食以救助朝鮮,并御制《海運賑濟朝鮮記》以紀念此事。

不過,康熙時的中朝關系也有波折??滴醵哪辏?685年),發(fā)生了朝鮮邊民越界殺人事件,康熙帝對此嚴肅處理,迫使朝鮮方面處死相關責任人,并罰銀20000兩。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與朝鮮勘界,劃定了鴨綠江-圖們江一線的中朝邊界,并豎立了穆克登碑。

俄國

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遣達斡爾總管孟額德赴中國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敦促沙俄軍撤出中國領土雅克薩(在黑龍江省漠河縣東、呼瑪西北黑龍江北岸)?!赌岵汲l約》簽訂后,中俄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往來不斷深化。為此康熙帝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設俄羅斯館,隸屬理藩院,安置來京俄商及傳教士、留學生,附設東正教堂。為了適應中俄交流的需求,康熙帝還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設俄羅斯學,隸屬內(nèi)閣,招收八旗子弟,培養(yǎng)俄語翻譯人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派圖理琛等人前往俄國轄境撫綏土爾扈特部。作為交換,彼得大帝提出派遣以修士大司祭列扎依斯基為首的教士團回訪北京,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來華。

歐洲

康熙曾經(jīng)委派傳教士閔明我返回歐洲招募人才,希望增進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法國漢學家杜赫德指出,在清朝康熙年間,原本閉關鎖國的中國逐漸向外界開放,并維持著國內(nèi)、近鄰貿(mào)易以及歐洲貿(mào)易。甚至說“全歐洲的貿(mào)易量都無法跟巨大的中國貿(mào)易量相比”。并且形容中國的各個省就相當于歐洲的王國,他們都拿各自的特產(chǎn)來進行貿(mào)易,而且有了聯(lián)盟保護的趨勢,這種趨勢占據(jù)著所有的城市。以致于大臣們都在商業(yè)領域有自己的股份,其中有許多官員都把自己的資金委托信譽好的商人代理,以圖自己的資產(chǎn)能在貿(mào)易往來中穩(wěn)健增值。并總結說除了那最貧苦的家庭,(中國人)都能通過各自的商業(yè)活動能輕松過上小康生活。同時記載了清朝市集的繁華程度和中外商家的貿(mào)易情況,稱“中國商人都會在做買賣時表現(xiàn)的看上去很真誠,特別是同外國人做生意時;他們總是盡可能的抬高商品價格,而且他們在行銷自己的商品時通常沒有任何顧慮?!?/p>

《全球通史》里亦指出,康熙時期中國對外貿(mào)易急劇膨脹且發(fā)展快速,大量的茶葉、絲綢、棉布、瓷器和漆器經(jīng)廣州口岸運往歐洲銷售。同時,康熙對歐洲國家表示警惕,他曾說:“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后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p>

中亞與西亞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派大臣圖理琛出使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汗國,沿途收集各國情報,回國后以《異域錄》一書呈報,書中甚至清楚記錄了大北方戰(zhàn)爭和查理十二的事跡。

海禁、弛禁

康熙為了打擊鄭氏臺灣,初年實行了遷界禁海政策,規(guī)定沿海30里的居民內(nèi)遷,片板不準下水。先是在福建沿海實行,后又推廣到廣東和浙江沿海。清政府劃定一個瀕海范圍(從最初的瀕海三十里左右,到后來的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設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墻,強制處在這個范圍內(nèi)的沿海居民遷移,有敢不遷移的,殺無赦,有敢越界的,也殺無赦??傊?,讓距離海邊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成為一個無人區(qū)。此政策所造成的破壞和后遺癥遠遠超過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康熙七年(1668年),在鄭氏已退居臺灣的情況下,清廷開始弛禁,并以廣東先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停止海禁。

人物評價

總評

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zhàn)爭勝利,消滅臺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滴跖e行“多倫會盟”取代戰(zhàn)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chuàng)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

本百科詞條由網(wǎng)站注冊用戶【 CN103838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nèi)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wǎng)站不完全保證內(nèi)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
最新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中國十大皇帝排行榜 中國歷代帝王一覽表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皇帝這一稱號最早確立于秦朝,由秦始皇首創(chuàng),自此成為中國帝制時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專屬稱謂。在兩千多年漫長的帝制社會中,華夏大地先后涌現(xiàn)出422位帝王。他們總攬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權,獨斷乾坤,決定著國家的命運與臣民的生死榮辱。其間既有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治世明君,亦不乏暴虐無道、昏聵誤國的亡國之君。本篇文章,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十大皇帝排行榜,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十大皇帝 古代零差評的帝王有哪些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是一國之主、九五之尊,他們在享受至高權力的同時,也背負著勤政愛民、治國強國的重大責任。雖說沒有十全十美的皇帝,但也有歷史評價普遍正面、被百姓稱為“零差評”的帝王。他們或結束亂世開辟王朝,或通過改革推動國家進步,或以仁政贏得民心,對歷史進程發(fā)揮極大推動作用,堪稱古代帝王的典范。MAIGOO名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皇帝榜單,一起來看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些帝王吧!
世界歷史十大帝王 世界歷史上最厲害的帝王 亞力山大大帝位列第一
世界歷史上有名的帝王有哪些?亞歷山大大帝、秦始皇、成吉思汗、拿破侖、伊麗莎白一世、隋文帝等是世界最著名的帝王。其中,歷山大大帝,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帝國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本文為大家盤點世界歷史十大帝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十大開國皇帝 中國十大最強開國皇帝 中國歷史開國皇帝排名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首創(chuàng)皇帝制度,他自己成為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2232年的皇帝制度時期?;实凼侵袊醒胝嗟耐怀龃?,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那么,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開國皇帝嗎?下面本文盤點了中國十大開國皇帝,一起去了解下吧!
中國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中國的皇帝有哪些 中國最有名的皇帝
中國最出名的皇帝有哪些?皇帝,是封建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領袖。皇帝擁有法律制定權,行政決策權和軍事指揮權?!盎实邸边@個名稱,在中國,是秦始皇最先確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意。本文盤點了中國十大最出名的皇帝,快來看看中國最有名的皇帝有哪些吧!
中國歷史上十大盛世皇帝 中國歷史上十位創(chuàng)立過盛世局面的皇帝 古代盛世皇帝盤點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創(chuàng)立過盛世局面的皇帝?盛世治世,指中國歷史上社會發(fā)展中一些特定的階段,即國家從大亂走向大治,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盛世治世一般表現(xiàn)為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達、政治清明、科技進步、文化昌盛等等。本文盤點了中國歷史上十大盛世皇帝,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世界十大傳奇帝王 世界著名的10大帝王 影響世界的帝王盤點
帝王是皇帝和各種君王的統(tǒng)稱,世界歷史上封建帝統(tǒng)的君主時代出現(xiàn)很多著名的君王,這些君主在自己的時代書寫著他們的傳奇。這些影響世界的帝王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世界十大傳奇帝王,其中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大流士一世、亞歷山大大帝、彼得一世、查理曼大帝、伊麗莎白一世、凱撒大帝、拿破侖·波拿巴、維多利亞女王、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等,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帝王都有哪些傳奇故事留存至今吧。
中國各朝末代帝王列表 盤點中國歷代王朝亡國之君 中國歷代亡國皇帝有哪些
中國各個朝代最后一位帝王是誰?秦朝建立后嬴政自稱始皇帝,宣布后繼者代代相承以至萬世。此后朝代更迭,周而復始產(chǎn)生了大大小小60多個王朝政權,每一個朝代國家有開國之主,也有亡國之君。從秦朝秦三世子嬰,到清朝宣統(tǒng)帝溥儀,一共有位48位末代皇帝見證了自己王朝帝業(yè)的崩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歷史朝代末代帝王表,一起來了解下吧!
唐朝歷代帝王順序表 唐朝歷代國君一覽表 唐朝有幾代帝王
唐朝皇帝順序是怎樣的?唐朝從618年由李淵建國至907年,國祚289年,歷十四世,傳二十一代皇帝;除了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個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女皇帝武則天。因唐朝皇室姓李,故又稱李唐,唐朝又與隋朝一脈相承,史學家稱之為“隋唐”。那么,你知道唐朝歷代皇帝分別是誰嗎?下面本文為大家介紹唐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十位皇帝 中國十大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帝王在位時間排行
中國有著5000年的歷史,其中更換了多少王朝,經(jīng)歷無數(shù)的帝王,在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帝王肯定要數(shù)康熙了,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那么,你知道歷史上還有哪些皇帝在位時間比較久的嗎?本文盤點了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十位皇帝,一起去了解下吧!
清朝十二帝順序 清朝歷代帝王順序表 清朝最后一位帝王是誰
清朝皇帝順序是怎樣的?清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呢?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滿族)建立并統(tǒng)治全國的封建王朝,清王朝自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到1912年宣統(tǒng)帝退位,共歷經(jīng)12位皇帝,統(tǒng)治長達268年。無論是一代圣君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推進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為大家介紹清朝各位皇帝,一起來看看吧!
宋朝歷代國君一覽表 北宋歷代帝王列表 南宋的帝王列表
宋朝皇帝順序是怎樣的?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宋朝立國三百余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于內(nèi)亂的王朝。那么,你知道宋朝歷代皇帝分別是誰嗎?下面本文為大家介紹宋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周朝歷代帝王一覽表 周王朝歷代君王名單大全 周朝天子列表
周朝皇帝順序是怎樣的?周朝君主,周朝時期的最高統(tǒng)治者,姬姓,黃帝后裔,又稱周天子,如周武王、周平王。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為天下之主,共傳30代37王,后期周天子大權旁落,但仍為名義上的華夏最高統(tǒng)治者。那么,你知道周朝歷代皇帝分別是誰嗎?下面本文為大家介紹周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明朝歷代帝王簡歷 明朝歷代國君一覽表 明朝有幾代帝王
明朝皇帝順序是怎樣的?明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呢?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中原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共傳十二世,歷經(jīng)十六帝,享國276年。作為繼漢唐之后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zhèn)、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本文為大家介紹清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漢朝十大帝王排行榜 盤點漢朝最有名的國王 漢朝皇帝有哪些
漢朝(前202—公元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后強盛的大一統(tǒng)帝國。前202年高祖劉邦建國,定都長安。文景之治后,漢武帝劉徹進一步推動大一統(tǒng)事業(yè),在“昭宣中興”時達到極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奪政權,西漢結束。25年,皇族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開創(chuàng)了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萬國來朝。那你知道漢朝的皇帝有哪些嗎?哪一位比較出名呢?MAIGOO名人小編給大家盤點了漢朝十大最著名的皇帝,一起來了解下吧!
商朝31位帝王一覽表 商朝有多少代帝王 商朝第一個君王是誰
商朝君主順序是怎樣的?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也稱殷商,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原夏之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于鳴條之戰(zhàn)滅夏后建立。經(jīng)歷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紂王于牧野之戰(zhàn)被周武王擊敗而亡。那么,你知道商朝歷代君主分別是誰嗎?下面本文為大家介紹商朝各位君主,一起來看看吧!
元朝十大最著名的君王 盤點元朝名氣最大的帝王 元朝皇帝有哪些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取自于《易經(jīng)·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類似大漢,大唐那樣的尊稱,因為統(tǒng)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稱呼元廷的殘余勢力時又叫北元或殘元。那你知道元朝的皇帝有哪些嗎?哪一位比較出名呢?MAIGOO名人小編給大家盤點了元朝十大最著名的皇帝,一起來了解下吧!
西夏歷代帝王一覽表 盤點西夏歷代君主 西夏王朝有幾代國君
西夏皇帝順序是怎樣的?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始于景宗李元昊,終于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黨項民族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稱邦泥定國或大白高國,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西夏是在宋,遼兩大王朝之間誕生的,所以從建國起,就與宋、遼發(fā)生戰(zhàn)爭,但最終被蒙古所滅。本文為大家介紹西夏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的十大皇帝 歷史上登基年齡最大的十位帝王盤點
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大才登基的皇帝是誰?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少年天子,并且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平均年齡并不大,平均壽命大概也就在四十歲上下,但是就是有人年老才登基,放到如今也是早就退休的年紀了。本文盤點了歷史上登基年齡最大的十位帝王,一起去看看吧!
金朝歷代帝王大盤點 金朝歷代國君一覽表 金朝最后一位帝王是誰
金朝皇帝順序是怎樣的?金朝(1115-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統(tǒng)治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的封建王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tǒng)一女真諸部后,1115年于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區(qū))建都立國,國號大金,改元收國。貞元元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下面本文為大家介紹金朝各位皇帝,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