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鴛鴦石
天下叫鴛鴦石的風(fēng)景點很多,以福建南平市茫蕩山高坪的一對天成“鴛鴦石”最為形似、傳神、恩愛?!澳掀进x鴦石真奇觀,天然一雙甲天下”,可為天下一絕,是情侶祈福,旅游的好去處
南平天成一對“鴛鴦石”坐于市區(qū)最高山海拔1363米的紅旗峰之巔,被群山烘托。石體酷似一對不離不棄,恩愛纏綿的鴛鴦暢游在碧波之上,雄鴛鴦梳翎翹首、雌鴛鴦親密追隨,雙鳥緊緊相偎。恩愛情態(tài),栩栩如生。此處青山圍繞,碧水環(huán)流,常年云霧伴隨,時有云海翻騰,堪比仙境,一對鴛鴦酷似遠離人間的“神仙眷侶”,令人神往不已。
只羨鴛鴦不羨仙,南平鴛鴦似神仙。
鴛鴦石風(fēng)景區(qū)一帶奇石疊出,瀑布壯觀,高山草甸,竹海蒼茫,是南平茫蕩山自然風(fēng)景保護區(qū)中保持原生態(tài)狀態(tài)極好的景點。
南平鴛鴦石傳說
一、福建南平有對鴛鴦石、無巧不成書,廣州東平也有一對鴛鴦石,兩對石頭惟妙惟肖,一對恩愛相偎。一對昂首對鳴,這里其實這和一個家喻戶曉悲傷的故事有關(guān)。
《孔雀東南飛》寫道“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p>
“孔雀東南飛何處?東平南平覓鴛鴦”。焦仲卿和劉蘭芝化為一對鴛鴦,飛到南平這里安家落戶,它們恩恩愛愛,幸福地生活著。村民們見到這對美麗的鴛鴦,都非常高興,常常給它們喂食物,鴛鴦也給人們帶來了歡樂。
鴛鴦深受村民珍愛的消息,傳到附近的一對老妖精的耳朵里,它們心懷妒忌,要破壞拆散這一對鴛鴦,它們騰云駕霧來到了高坪。老妖精的妖氣沖天,被在茫蕩山上練武的孫悟空看到,悟空舉起金棒棍扔了過去,叫一聲“呔!你們休想!”。棍子打在老妖精的鼻子和牙齒上,他們嚇得躲藏在鴛鴦筑巢的巖石下面,再也不敢出來了。
這對鴛鴦不愿意離開美麗的高坪村和那里的善良的人們。它們化成了巨大的一對巖石,外形就是相望的鴛鴦,高坪村的村民常常到這對鴛鴦石的山上懷念它們,尋找純真的愛情和幸福。如果要在晴天的中午之前,還可以找到那對躲藏在巖石下面的兩個老妖精。
千年過去了,“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這對鴛鴦磐石鑒證了他們的愛情,保佑著每對摯誠相愛的人們。
二、在茫蕩山東南方有一座高山,山頂坦平寬闊,上有一對天然生成的像是鴛鴦的大石塊,人們稱它為“鴛鴦石”。這對鴛鴦石何以如此逼真,恍如天外飛來之石?原來,附近有個村莊,地勢呈蓮花形,環(huán)境優(yōu)美。一條從山里奔流而來的小溪,在村前拐了一道彎,在這個拐彎的地方形成了一泓深潭。這潭面上早晨總是煙霧蒙蒙,潭邊上生長著許多古松翠竹,還有青青楊柳,紅紅桃花,真是個風(fēng)景秀麗而又深幽的好所在。
在這村前不遠的地方,住著兩戶人家。東頭住的是一個老漢和他的孫子憨哥,老漢年輕時是這延平府遠近出名的石匠。人們都說經(jīng)他手鑿出的石狗會守門,鑿出的石獅會踢球。他把全部手藝傳給了孫子憨哥,如今憨哥的手藝和他爺爺一樣出了名。西頭住的是一個老婆子和她的孫女兒玉妹。老婆子是縣里扎花燈的名手兒,人們傳說她扎的孔雀會跳舞,扎的美人
會吹簫。她把這扎燈的手藝也傳給了孫女玉妹。玉妹姑娘聰明伶俐心性兒好,又長得像玉琢的美人兒一般。如今她的手藝也和她奶奶一樣出了名。
這兩家緊鄰的窮苦人,總是你幫我我?guī)湍?,苦掙苦扎過日子,雖說生活貧苦,但日子過得卻很和順。特別是憨哥和玉妹兩個年輕人,從小就在一起,互相幫襯,早有了很深的情意。兩位老人看在眼里樂在心上,就為他們訂了親,準備八月十五中秋團圓節(jié)那天辦喜事。
這年開春不久,新到任的侯知縣帶了一幫師爺、親信到村里巡察。這侯知縣本是一個草包官,是靠一個做尚書的舅舅,花錢買到一頂烏紗帽的??伤矚g自賣風(fēng)雅,當他來到翠竹掩映的碧潭邊時,突然心血來潮,要在這碧潭中造一座高高的逸軒閣,好讓他和那幫師爺、親信在閣上吟詩飲酒,賞月消暑。師爺們一聽侯知縣的主意,立刻個個稱是,都奉承他是清雅之士。有個師爺還給侯知縣出了個主意,叫他把造閣的活兒派給老石匠的孫子憨哥。
第二天,侯知縣就命人把憨哥傳到縣衙,強派他建造逸軒閣,限期在中秋節(jié)前完工,不然就以違抗官府治罪。
打這以后,為了不誤期限,每天雞啼三遍憨哥就來到潭邊,琢呀磨呀,直干到月亮露了臉才回家去,連每天三餐飯也是玉妹送到潭邊給他吃。他們想早些把閣造好,交了官差好備辦自己的婚事。因為憨哥的手藝出眾,才過五月端陽,一邊一座石舫樣的閣基就出了水面,舫兩頭上的石龍兒還張著大口嘩嘩地吐水呢!附近的百姓們見了,都稱贊憨哥的手藝如今比他爺爺還強幾分。這消息傳到城里,侯知縣便派自己的兒子侯禿子去看個究竟。
這天,侯禿子來到潭邊,剛巧玉妹來給憨哥送飯。侯禿子一見玉姐那標致樣兒,一下子連全身的骨頭都癢了起來,張著個老大的嘴巴直流口水?;氐窖瞄T里,侯禿子就讓老子派出個師爺去玉妹家說親,非要玉妹嫁給他不可。沒料到玉姐非但不答應(yīng),還給了他一頓臭罵。這下禿子火冒三丈,就要他老子派衙役去謀害憨哥,強搶玉妹??珊钪h耽心害了憨哥,就沒人給他造逸軒閣了,心中好沒主意。一旁有個師爺便在侯知縣的耳邊如此這般地嘀咕了一陣,侯知縣邊聽邊點頭,連稱:“妙計!妙計!”
到了八月十四日,一座雄偉的逸軒閣終于造成了。這天,侯知縣同侯禿子及一幫師爺、親信來到閣上。他把憨哥叫來,假心假意地稱贊了一番,就叫人拿酒來賞憨哥。他們用蒙酒把憨哥灌懵了,然后把他的手腳綁了,用石頭系著沉到潭里去,就說憨哥是酒醉失足落水的。當人們聽到消息后,紛紛從四處趕來打撈??烧嫫婀?,盡管大家尋遍了潭上潭下,就是沒有找到憨哥的尸身。
玉妹見憨哥被害,心里已明白是侯知縣父子使的毒計,便暗暗下了替憨哥報仇的決心。第二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玉妹思念憨哥,正在家里流淚。只見侯禿子帶了一幫如狼似虎的衙役闖進門來,不由分說就把她搶去,關(guān)在剛造好的逸軒閣的底層。
晚上,明月當空。侯知縣命人在逸軒閣上排下酒席,一來慶祝逸軒閣落成,二來給侯禿子完婚。知縣請客,全城有面子的官紳差不多都到了。那侯禿子早已按奈不住,幾杯酒下肚后更是淫心難忍,便晃晃蕩蕩溜到閣底下來拖玉妹。玉妹早見侯禿子來到身邊,正是報仇的好機會,不由得怒從膽邊生。她忽地從袖中抖出一把繡花剪,拼出全身力氣,一下刺進了侯禿子的喉頭。
玉妹刺死了侯禿子,想到殺夫之仇已報,便一頭向閣墻上撞去。這一撞不要緊,就聽得轟隆一聲,像天塌下來一般,一座三層的逸軒閣轉(zhuǎn)眼間崩塌了,正在閣上尋歡作樂的侯知縣和那幫官紳全都葬身潭中。不過閣雖然崩了,可那兩座石舫卻依舊好好的立在潭中。直到后半夜月亮快要落下去的時候,那兩座石舫竟像兩只龍舟一樣,慢慢地浮動起來,隨后就緩緩
地跟著月兒向西漂去,人們還隱隱的看見憨哥和玉妹坐在船頭上呢。
第二天,人們朝西尋去,在那最高山頂上,橫空出現(xiàn)貌如石舫的兩座巨型石塊,面對面地屹立著。又象一對鴛鴦,浮游在天空五光十色絢麗的彩云之間。因此人們便稱之為“鴛鴦石”。
從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的后半夜,當那月兒西沉的時候,人們來到這山頂上,總能聽到一陣陣時斷時續(xù)、似有似無的笛聲。大家都說,那是玉妹和憨哥一年一度回來探家了。
就在那石航飄走的時候,潭中忽然生出了五塊光光亮亮、圓圓滑滑的大石塊來。大石塊與日俱長,漸漸形成了五座高山。先輩人說,那是玉妹的鮮血濺到潭中變成的。因為這五塊大石生在潭中,形狀就像那蓮花,故此至今大家都叫它蓮花山。
溪源峽谷
溪源峽谷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市區(qū)西郊5公里處,總面積28平方公里,屬茫蕩山核心部分。區(qū)內(nèi)有保存完好的天然林,素有“天然植物園”譽稱。已發(fā)現(xiàn)的景點有12處、36景和南平古八景之一——落差達500多米的“中巖飛瀑”。在中巖瀑布的四周還分布著雙獅、白洋坪、龍門、銀河、巖頭、白水叢等10余處瀑布,形成中巖、北斗兩大瀑布群?!熬拔镄燮妫憬^一群”,是全國少有的瀑布群風(fēng)景區(qū)。朱熹題為“溪水第一”。
石佛山
石佛山景區(qū)位于市區(qū)東北面8公里處,因山中有一巨石像觀音菩薩,故名“石佛山”。景區(qū)內(nèi)有小鷲峰、情人谷、仙女瀑布、文筆山、蓮花禪院遺址、衍麓睛霞等20余處景點。宋南劍州知事陳佖盛贊石佛山勝景可與廬阜(廬山)、武夷、天臺、雁蕩等名山大川比美。
三千八百坎
三千八百坎,為國家一級景點,因過去從坎腳至坎頂為三千八百級石階而得名,是我國現(xiàn)存最好的古道之一,拍過同名電視劇。三千八百坎經(jīng)民國重修,現(xiàn)為五千五百余級。相傳過去曾是一條羊腸小路,當年北宋楊八妹帶兵入閩,因山路崎嶇,運糧不便,下令修此古道。這里還有許多美麗傳說,使它富有神秘的色彩。三千八百坎景區(qū),景色秀麗,人文薈萃,古樹名木眾多,是海內(nèi)外揚名的閩贛古道。
三千八百坎始建于何時未見于文獻記載。在滴水巖下有石刻“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六月吉日廖地* 葉鳳翔改砌”;在距坎頂382 級處道旁巖石上刻有“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六月洪水崩流重砌”。此外,在《南平縣志》中,明代詩人詠三千八百坎的詩中都稱之為古道,據(jù)此可見始建時間相當早。民間傳說三千八百坎是宋代名將楊業(yè)之女楊八妹領(lǐng)兵到此修建的,故在三千八百坎和茫蕩山上,有許多關(guān)于楊八妹的傳說,如楊八妹點將臺、練兵場* 、楊八妹在此破寨后留下的寶劍* 、死后的化身(石佛)* 、楊八妹帶來的漫天大霧* 等等。傳說流傳很廣,但并非史實。所以形成這些傳說是因為古道歷經(jīng)世故,飽受滄桑,給人留下了許多神秘的地方,而這些傳說也成為人們到三千八百坎游覽的一種登山探奇的動力。
三千八百坎沿途景色隨著登山高度的變化而不同,或石壁陡峭、或深谷懸崖;山澗小溪忽在道旁潺潺低唱,忽而在斷崖前跌落為瀑布;那遠近山中不時傳出的鳥叫聲和那宛囀不絕的蟬鳴更給十里古道增添了幽靜、深遠的感覺。登上三千八百坎,
文山城墻
文山城墻"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區(qū)城北茫蕩山的蓮花山上,城垣舊址長5000余米、寬4.5米,外側(cè)利用天然山脊為陡峭工事,部分地段用石頭壘砌而成,雖不及萬里長城雄偉,但亦十分壯觀。
文山墻從南劍州北門約今明翠閣經(jīng)龍山(今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內(nèi))直至環(huán)城路后山。外側(cè)多利用自然山脊為天然工事,十分險要。城垣舊址全長約5000多米,寬4.5米、高3米許,部分地段用石頭壘砌而成,更多為夯土所筑。遺址后來經(jīng)造林、開路,嚴重受毀,地面大部分已不存在,地下墻基尚存。
文天祥于1276年七月中旬到達南劍州后即著手籌建這一帶城墻。因為元軍南侵陸路必經(jīng)城北的官道,因此筑城墻成為當務(wù)之急。按理說這么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三、五個月才能完工,但據(jù)說文天祥僅用了幾天幾夜就把這10里長墻筑成了。修筑工事,夜以繼日,遠近百姓聞風(fēng)而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足見當時民眾抗元熱情之高漲。后來人們以為文丞相筑城墻驚天地泣鬼神,如有神助,遂把這段城墻稱為“鬼城墻”。
演山
位于福建省南平市省級風(fēng)景旅游區(qū)茫蕩山巖頭村,海拔1300左右,景色如畫、瀑布壯觀、山高崖危、奇石疊出。
經(jīng)考證,北宋狀元黃裳,號演山先生。即此地人氏。
宋徽宗訪求天下道教遺書刻板的經(jīng)過頗詳?;兆谟谡腿晗略t天下訪求道教仙經(jīng),所獲甚眾。政和五年設(shè)經(jīng)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閩縣,由郡守黃裳役工鏤板。所刊道藏稱為《政和萬壽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說他:“頗從事于延年養(yǎng)生之術(shù)。博覽道家之書,往往深解,而參諸日用。”
黃裳刊印道藏的名氣很響,后來明教刊印經(jīng)書,也借用他的名字。陸游《渭南文集卷五·條對狀》:“明教偽經(jīng)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為???、福州知州黃裳為監(jiān)雕?!痹诮鹩剐≌f《射雕英雄傳》中撰寫《九陰真經(jīng)》的黃裳即這位北宋狀元黃裳。
茂地天湖
南平茂地鎮(zhèn)位于茫蕩山上腹地,距離市區(qū)大約18公里,海拔1100左右。有天湖景區(qū)、森林氧吧、日落懸崖、瑞龍廊橋、龍井瀑布等多個美麗景點,是茫蕩山高山旅游的集散地,賓館旅店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