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是一所涵蓋絕大多數學科門類的大學,整個校園面積超過276公頃,主校區(qū)位于薩克森自由州首府德累斯頓市的老城區(qū),距離德累斯頓主火車站僅一公里左右,另外還擁有三個分校區(qū)以及城市周邊地區(qū)的幾個較小的分支機構。學校的教學與研究涵蓋數學與自然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工程科學,建筑與環(huán)境科學,醫(yī)學五大領域。截至2019年3月,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共有18個學院,開設121個學位課程,是德國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的理工大學之一。其中微電子、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經濟工程、材料科學、土木工程在德國最為有名。
學校擁有約32400名學生和約8300名教職工。
數學:
代數學,數理分析,解析幾何學,數學統(tǒng)計,數控系統(tǒng),科學計算,數學教學法。
物理:
理論物理學,生物物理學,應用物理,核物理及粒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結構物理,物理教學法。
化學: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電化學,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學,食品化學。
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生物心理學,心理方法學,臨床診斷及差異心理學,性格心理學,組織及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生。
生物系:
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
電子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由13個系構成,有2288個注冊學生,這個學院是德累斯頓“歐洲硅谷”的中心。微電子方向德國第一的聲名遠播,信息方向主要科研成果有:
1、TU Dresden與無線通信企業(yè)沃達豐合作,成為3G系統(tǒng)研究的先驅。
2、國際專利申請量排名全球第二的中國企業(yè)中興通訊2011年7月8日與TU Dresden合作設立聯合研發(fā)中心,聚焦4G-LTE關鍵技術的研發(fā),尤其是時分復用(TDD)技術。
3、美國國家儀器有限公司NI與2012年7月與TU Dresden合作成立全球5G無線實驗室,共同探索應用于5G無線系統(tǒng)的新技術。
4、在韓國首爾的VTC2014-Spring會議期間宣布成立Dresden-5G Lab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實驗室。
理論信息學
技術信息學
軟件及多媒體技術
系統(tǒng)建筑
機制智能
應用信息
固體機械
流體動力學
能量技術
鑄型制造技術
機械工具制造及控制工程
紡織及成衣工藝
木質及紙張工藝
機械零件及機器制造
物流技術和工作系統(tǒng)
材料科學
程序加工技術和環(huán)保技術
食物及生物程序加工技術
輕工業(yè)與塑料工藝
航空及航天工程
流體機械
平面加工技術與制造工藝
除上述外還有交通學院、建筑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林業(yè)地理及水利學院、語言文學學院、經濟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哲學院等院系。
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得益于德累斯頓地區(qū)在微電子與運輸科學領域的良好的科研傳統(tǒng),同時也得益于諸如生物技術的新科研領域的確立。學校與著名科研機構,如Fraunhofer研究院,萊布尼茲協會以及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有著密切的合作,擁有電子技術推動研究中心、再生療法中心、德累斯頓生物醫(yī)學與生物工程國際研究生院、歐洲研究生院、高效能源創(chuàng)新中心、德累斯頓納米分析中心等科研機構。
截止2013年6月,與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建立合作辦學、學術交流關系的大陸高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常州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南昌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長安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等校方或各個專業(yè)學院。
Carl Theodor Albrecht 德國天文學家
Fritz Bleyl 德國藝術家
Julia Bonk 德國左派政治家
Steffen Heidrich 德國前國家隊足球運動員
Rudolph Hering 德國現代環(huán)境科技奠基人
張大煜
梁希
魏壽昆
李文采
朱美芳
1828年,第一次到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過渡,科技學院成立,旨在培養(yǎng)在機械工程學以及造船等技術領域的熟練工人。
1838年,開始進行系統(tǒng)的工程及自然科學教育。
1851年,改名皇家科技學校,學科領域包括機械制造、土木結構和化學。
1865年,開始數學、自然科學領域的教師培訓,及專業(yè)人員的資格認證。
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改名為薩克森皇家高等綜合技術學院,并引入諸如歷史,語言等等與技術沒有直接聯系的人文學科。
1883年,開始推行德國特色的Diplom工程師教育考試體系。
1890年,改名為薩克森皇家理工學院。
1900年,獲得博士授予權,當年共有1007名學生,其中外國留學生232人
1907年,官方正式開始招收女學生,也是德國較早開女禁的高校之一。
1924年,電子技術學院、汽車技術研究所、冶金研究所、材料工程研究所、測控研究所、零部件研究所成立。
1946年,二戰(zhàn)后三個學院第一批招收450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
1961年,大學確立其官方名字,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
1990年,戰(zhàn)后德國再次統(tǒng)一時,大學已經合并了附近的林業(yè)大學,之后又合并了德累斯頓工程學院,弗里德里?!だ钏固亟煌▽W院成為其交通科學學院,醫(yī)學院成為其醫(yī)學院,新更名了電子與信息技術學院(1991),法學院(1991),教育學院(1993)與經濟學院(1993)。
1994年,成為擁有自然科學、工程學、醫(yī)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農學、林學等14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
2005年,按照Bologna進程開始進行傳統(tǒng)的Diplom和Magister學位向Bachelor和Master轉換。
2006年,共同發(fā)起并成為德國九所理工大學聯盟TU9成員之一,在德國第一批精英計劃中,入選兩個精英集群(電子信息、再生治療)和一個研究生院(生物醫(yī)學)。
2009年,倡導發(fā)起由14個業(yè)內領先的文化科研機構、博物館與圖書館組成的“概念德累斯頓聯盟”,成為德國與德國四大科研機構萊布尼茨學會、馬克思普朗克學會、亥姆霍茲學會、弗朗霍夫學會合作的高校。
2011年,在德國第二批精英計劃中,以其未來教育發(fā)展理念入選。
2012年,入選德國11所精英大學之一,自此,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成為同屬德國TU9理工聯盟、德國11所精英大學計劃的三所高校之一(另外兩所是慕尼黑工業(yè)大學、亞琛工業(yè)大學)。
2019年,再次入選德國“精英大學”名單。
以上信息來源于網絡,數據截至日期至2021年09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