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的代價》是由亨利-喬治·克魯佐執(zhí)導,伊夫·蒙當、查爾斯·文恩、彼得·范·??酥餮莸捏@悚動作電影,于1953年4月22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家石油公司因大火焚燒油井,急需硝化甘油來滅火,在重賞誘惑下,四個落魄男人冒險運送硝化甘油途中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馬里奧是混跡于市井之間的一名閑漢,他與小酒館招待琳達是交好的情人;班巴原本為酒館老板工作,可是最近他失業(yè)了;
胖子魯奇是個水泥搬運工,他被醫(yī)生告知,他的肺里進了水泥,已經(jīng)時日不多了;落魄商人吉奧乘飛機來到小鎮(zhèn),雖然衣著考究,但實際上已經(jīng)是瀕臨破產(chǎn)。四個男人,沒有什么雷同,但他們都一樣非常需要錢。在這個閉塞的荒涼之地,每個人都想離開,首要的矛盾是出去的路途遙遙,貧困成了最為兇猛的攔路虎。
石油公司地處深山的油井起了大火,撲滅這場火必須用到硝化甘油,難題是硝化甘油是一種極易爆炸的危險品,碰撞顛簸都是致命的威脅,為了賺錢,馬里奧與吉奧,班巴與魯奇各開一輛車上路了,死亡似乎就在眼前,恐懼也就隨之而來。
角色 演員
馬里奧 伊夫·蒙當
吉奧 查爾斯·文恩
班巴 彼得·范·???
Camp Chief Antonio Centa
魯奇 福爾科·盧里
琳達 薇拉·克勞佐
Bernardo Luis De Lima
Smerloff Jo Dest
Hernandez Darío Moreno
Darío Moreno Darío Moreno
Bill O'Brien William Tubbs
Dick Jeronimo Mitchell
制作人 Raymond Borderie
原著 Georges Arnaud、Roberto Savarese
導演 亨利-喬治·克魯佐
副導演(助理) Michel Romanoff
編劇 亨利-喬治·克魯佐、Jér?me Géronimi
攝影 阿爾芒·提拉爾
配樂 喬治斯·奧里
剪輯 Madeleine Gug、Etiennette Muse
美術設計 René Renoux
布景師 René Renoux
馬里奧
演員 伊夫·蒙當
無業(yè)游民,他是一個游手好閑的小混混,與小鎮(zhèn)里所有的人一樣,馬里奧也曾努力地在找工作,可是最終卻沒能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馬里奧想不明白,就是這樣一個貧窮的地方,居然每天還有無數(shù)人前來淘金。
吉奧
演員 查爾斯·文恩
落魄商人,乘著飛機來到了這個荒涼偏僻的小鎮(zhèn),吉奧雖然衣著考究,表面看起來無比風光,但實際上已經(jīng)是瀕臨破產(chǎn)。被債主逼上絕路的他與窮困潦倒的失業(yè)者們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們都非常需要錢。
班巴
演員 彼得·范·埃克
酒保,為人囂張跋扈,當?shù)匾粋€魚龍混雜的酒吧里工作。然而由于酒吧的生意漸漸不景氣,加上班巴的壞脾氣經(jīng)常得罪客人,某天酒吧老板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就將他解雇了。
魯奇
演員 福爾科·盧里
水泥搬運工,他和無業(yè)游民馬里奧住在一起,兩人經(jīng)常一起抱怨社會的不公平。胖胖的魯奇看起來非常健康,然而某天醫(yī)生卻告訴他,他的肺里進了水泥,時日不多了。
1. 該片在美國放映時被剪去了一些所謂的“反美”鏡頭,其中包括片中有一段美國老板闡述雇傭流浪漢當卡車司機的原因,將美國資本家塑造成了大惡棍。
2. 讓·迦本拒絕了最終由查爾斯·文恩扮演的角色,因為他認為影迷不會喜歡他扮演一個“懦夫”。
3. 蒙當和文恩在拍完在原油中打滾的戲后,不約而同地得了結膜炎。
4. 馬里奧是伊夫·蒙當獲得的第一個戲劇角色。
5. 該片是第一部同時獲得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和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的影片。
6. 該片于1951年8月27日開拍,原本預計9周就拍完,但遭遇的一系列麻煩和困難卻使影片一直拖到1951年11月底才完成了一半的拍攝任務。
7. 由于天氣影響,加上導演克魯佐摔壞了腳踝,而且隨著冬日的臨近,白天變得更短,因此該片不得不停拍了6個月,在1952年的夏天才最終完成拍攝。
8. 由于拍攝周期加長,該片的預算超出了五千萬法郎。
9. 導演原打算在西班牙拍攝此該片,但遭到了伊夫·蒙當和其妻子的反對,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還沒有下臺。最后拍攝地點改在了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zhèn),而片中的村落則是根據(jù)草圖搭建起來的。
1. 爆炸引起的震動波比爆炸的亮光還要先到達馬里奧和喬乘坐的卡車。
2. 當馬里奧往喬的臉上扔石頭時,盡管他站在高處,但石頭看起來卻像是從低處擊中了喬的臉。
3. 當班巴巴在卡車里刮胡子時,他的右半邊臉上涂滿了剃須膏。但當他掉頭跟路吉說話時,這時他右邊臉上的剃須膏卻消失了。
時間 獎項類型 獎項名稱 獲獎者
1953年
第6屆戛納電影節(jié)
電影節(jié)大獎 亨利·喬治·克魯佐
特別提及獎 查爾斯·文恩
第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 金熊獎 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5年 第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電影獎-最佳影片 《恐懼的代價》
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qū)
1953年4月22日 法國
1953年9月11日 西德
1954年1月26日 葡萄牙
1954年2月 奧地利
1954年2月15日 丹麥
1954年6月10日 捷克斯洛伐克
1955年 俄羅斯
1955年2月16日 美國
1955年6月24日 西班牙
1955年9月23日 芬蘭
1955年12月 土耳其
1957年9月27日 東德
1992年10月23日 澳大利亞
1. CICC
2. Filmsonor S.A. [法國]
3. Fono Roma [意大利]
4. Vera Films [法國]
1. 標準收藏 [美國]
2. Polyband GmbH [德國] (2000)
3. Distributors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c. (DCA) [美國] (1955)
4. Cinedis [法國] (1953)
5.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2002)
6. VTI Home Vídeo [巴西]
7. Ciné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 [法國]
8. Compagnie Industrielle et Commerciale Cinématographique[法國] (1953)
9. Swenson [瑞典]
《恐懼的代價》的場景比較單調,比不上同時期的災難電影,但是導演亨利-喬治·克魯佐懂得讓觀眾參與到故
事中,并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敘事。影片在克魯佐的強調和灌輸下,觀眾會比片中的主角更惦記危險的存在,滿滿一車能炸毀南美的炸藥,一點點的震動都是致命的,在那種簡單的場景下,恐懼反而變得單純而且具體(時光網(wǎng)價)。
《恐懼的代價》是一部備受肯定的驚險片,與依賴電腦特效維系視覺效果的電影不同,導演所營造的緊張氣氛全面助推了影片在動作場面上的刺激度,成為標準的“以慢制勝”動作戲范例,感官效果非常震撼。該片的聲音方面略微有些發(fā)悶感,具有很濃厚的老電影味道(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