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由收則折疊而得名,又因用時需撒開,故又稱“撒扇”。扇骨又稱骨子,取材以竹為主,又有檀香木、紅木、黃楊、紫檀、烏木、雞翅木、桃絲木、湘妃竹以及象牙、玳瑁等珍貴材料。
扇骨柄部的造型俗稱頭形,式樣有大圓頭、小圓頭、平頭、玉蘭頭、琴、燕尾、葫蘆、瓶等,花色繁多,以簡樸、古雅為妙品。
兩旁的扇骨稱為大骨,精選細膩、筋少的竹子為原料,經(jīng)過漂、曬、烤、焙等工序制成。有的加以髹飾,稱為漆骨,有菠蘿、八寶、推光、檳榔、珊瑚、金星等各種髹飾技法,瑩光閃閃,更顯得富麗華貴。此外,還有雕漆、淺刻、浮雕、鑲嵌金銀絲、螺鈿等裝飾的大骨。扇骨的長短和多少,則隨著使用對象以及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氣候而各不相同。有的為長9寸5分、16根扇骨,即所謂九五、十六;也有長7寸,16根扇骨;長8寸,18根扇骨和一尺二長的。還有特制的舞臺用扇,可達二尺多長,稱為男舞扇。
扇面大多用宣紙裱成。折扇上面是文人雅士題詩作畫之處。扇面的制作也很講究,如宣紙扇面就有開料、刮光、裱糊、上礬、沿邊等十多道工序。古代尤其以泥金扇面為人們所推崇,配以名家書畫,一把價值竟為千金。
扇骨材料以竹片為主,精工細作,達數(shù)百種之多,水磨扇骨更為上品。扇面大多用棉料宣紙裱成,有“素面”和“畫面”兩種。畫面由名家作各種書畫。素面有仿古白素面、金面等多種。由于以上特點,蘇州折扇已不止是生風(fēng)用具,而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明清兩代為蘇扇鼎盛時期,名家輩出,制作愈見精良。小小方寸之間成了歷代名家的“必爭之地”,集造型、字畫、印章、詩詞、雕刻、鑲嵌于一身。水磨骨玉折扇的問世,吸引不少名家在扇面上題詩作畫及雕刻,蘇州折扇便形成精細雅致風(fēng)格。尤其是蘇州名扇——老礬扇面,質(zhì)感素法,平整牢固,久用不裂。史載,當(dāng)時蘇扇作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亦成為身份的象征。
蘇扇,包括絹宮扇、折疊扇、檀香扇等,制作風(fēng)雅娟秀,世稱“雅扇”。
絹宮扇,古名“紈扇”,又名“團扇”。蘇州絹宮扇纖麗秀雅,其絹面或書畫、或刺繡,別出心裁;其扇柄或雕鏤、或彩繪,各盡其巧;其質(zhì)料或素竹、或湘妃竹、或象牙、或玳瑁,雅而不俗。
折疊扇,又名“聚頭扇”,南方習(xí)稱"折扇"。蘇州折扇又稱“吳扇”,其扇骨造型藝術(shù)豐富多彩,扇頭造型達百種之多,主要為圓頭、方頭、尖頭、玉蘭頭、竹節(jié)頭等。扇工還運用磨、漆、嵌等技藝,千變?nèi)f化,極盡巧思。
在絹宮扇與折疊扇的扇面上作畫、題詩,是蘇州文人的一大愛好。扇面畫已獨立成為繪畫中的一個門類,或繪以鮮艷的牡丹,或繪以清逸的山水,配以相同題材的詩詞,"雅扇"之名名副其實。
檀香扇,是從清末以檀香為骨的折扇演化發(fā)展而來的扇種,以檀香木制扇是我國首創(chuàng)。蘇州的檀香扇式樣變化巧妙,以“拉花”、“燙花”、“畫花”構(gòu)成獨特的風(fēng)格?!袄ā笔窃谏裙巧弦允止だ鐾缚盏幕y,譬如"天女散花",拉有一萬五千多只孔眼,給人以玲瓏剔透、纖麗華美的感覺。“燙花”,又名“烙畫”、“燙畫”,不作草稿,以鐵筆烙繪“西廂”、“紅樓”等故事,棕褐色的圖畫燙在杏黃色的檀香木上,色調(diào)和諧、渾厚古雅?!爱嫽ā笔怯妹P在絹制扇面上勾勒設(shè)色,畫面題材廣泛,色彩明快。蘇州檀香扇極受海內(nèi)外人士推崇。
我國的扇子,品種甚多,而蘇州的水磨骨折扇、檀香扇久負(fù)盛名,譽滿中外。
隨著歷史發(fā)展,水磨骨玉折扇的造型和裝潢日趨精細文雅,扇骨從“十六方”改進和發(fā)展到修長素雅的“十八方”,花色扇頭有排茄、古方、燕尾、玉蘭、梅花和竹節(jié)等幾十余種。制扇藝人在竹骨上運用磨、漆、雕、嵌和采用淺刻、深刻等技巧,雕上花、鳥、蟲、草、山水、人物、博古、仙女、錢幣、鐘鼎篆隸和詩詞歌賦,再加上名畫印章,使扇子顯得更加秀美名貴。
玲瓏雅致的檀香扇,可稱得上是扇中之王了。檀香扇用料講究。它是用進口的檀香木制作而成。制扇工人在一片片細薄的檀香扇木上,用一根絕細的鋼絲鋸條穿進一個個預(yù)先打好的細孔里,拉鏤出數(shù)百個、上千個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孔眼,然后用若干片扇骨組成精美絕倫的圖案。打開扇子,清香撲鼻,畫面動人。檀香扇除了拉花,還有燙花、雕花、畫花。
蘇州的折扇生產(chǎn)始于南宋,元、明兩代名家輩出,制作愈見精良。水磨骨玉折扇的問世,吸引不少名家在扇面上題詩作畫及雕刻,蘇州折扇便形成精細雅致風(fēng)格。尤其是“老礬扇面”,平整牢固,久用不裂,是蘇州折扇中的名牌品種,配以書畫,既能消暑,又可欣賞。
蘇州檀香扇始于明末清初,當(dāng)時是從折扇演變而來的,一扇在手,香溢四座。開始,它是以30根薄如竹篾的檀香木片作為扇骨,在扇骨上裱糊紙面,后來改為裱糊絹面。早在20世紀(jì)20年代,蘇州的“張卿記”等幾家作坊就專門以生產(chǎn)檀香扇著名?,F(xiàn)在的蘇州檀香扇玲瓏?yán)w巧、富貴華麗、芬芳馥郁,經(jīng)過鋸片、組裝、鎪拉、裱糊、繪畫等十多道工序而成,尤其以“四花”(拉花、燙花、繪花、雕花)的裝飾手法見長。拉花,即在扇骨上鎪拉出千變?nèi)f化的圖案,使扇面玲瓏剔透,輕盈如紗;燙花又稱火筆畫、烙畫,是用特制的火筆在扇骨上烙出深淺濃淡的圖畫;雕花分淺刻、浮雕、鏤雕等,在大骨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鳥或博古等畫面;繪花,即在絹面上繪仕女、花鳥等,色彩艷而不俗,富麗大方,有的在泥金扇面上重彩繪畫,更是顯得華麗富貴,耀目生輝。
蘇州絹宮扇的生產(chǎn)歷史少說可追溯到宋代,它以竹、木、牙、角、鐵絲、絲綢為主要原材料精制而成,扇形有圓形、六角形、長方形、腰圓形等多種形狀,扇面以絹為主,繪以山火水、人物、花鳥等國畫,有的還書歷代名人詩句,既具有古色古香風(fēng)格,又有鮮艷明快色彩。產(chǎn)品除內(nèi)銷外,還遠銷日本、東南亞、歐美等,是蘇州檀香扇廠的一個系列產(chǎn)品。
紙團扇在蘇州也有一定的歷史。它僅以竹和紙為原料,扇面可印廣告和宣傳畫,具有輕便靈巧、價格低廉之優(yōu)點。然而由于不能折疊起來保存,以及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紙團扇的產(chǎn)銷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