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歷史悠久,源遠(yuǎn)流長。在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zhàn)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置新化縣。
民國十八年(1929)十二月五日,新化縣教育局長唐吉俊奉湖南省教育廳令建立縣民眾圖書館,何燭鄰任館長,由楊篤武捐銀洋5148元,在舊學(xué)署修建一幢兩層樓的房屋作館舍,民國十九年(1930)八月館舍建成。藏有湖南省教育廳贈送的《萬有文厙》一部,舊平裝和古籍線裝書700余種。1949年,解放前夕有舊平裝及古舊線裝書5000余冊。
1950年改名為“新化縣人民教育館”,1952年,成立縣文化館,內(nèi)設(shè)圖書室,有1名管理員。1956年7月1日,于城關(guān)鎮(zhèn)南正街正式成立新化縣圖書館,館舍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工作人員3人,藏書1萬冊。1959年,結(jié)合文物普查,在全縣各地收集各種古舊線裝書,共計3萬余冊。1966年,文化革命期間,縣圖書館被封閉,人員下放農(nóng)村,僅留1名人守館。1969年,縣圖書館并入“毛澤東思想宣傳站”,該站撤銷后,縣圖書館劃歸新化縣革命文化站管理轄。1976年“革命文化站”撤銷,縣圖書館恢復(fù)建制。1974年于城關(guān)鎮(zhèn)井頭街新建二層辦公樓一棟,建筑面積630平方米,占地面積1630平方米。1998年新建辦公樓一棟,建筑面積1024平方米,于2001年落成開館。2006年,館舍建筑總面積1700多平方米。藏書16萬余冊,其中古籍34814冊。編入全國古籍善本總目的有六部、共151冊,孤本2部、33冊。設(shè)采編室、外借室、綜合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古籍室、資料室、地方文獻(xiàn)資料室等服務(wù)窗口。2006年底,成立“全國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2005年、2009年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二級圖書館”。2011年10月1日起對外實行免費(fèi)開放制度,2011年10月1日,電子閱覽室對外免費(fèi)開放。2012年4月,多媒體演播室投入使用。我館編職數(shù)12名,實有在崗人員12人,其中中級職稱4人,退休人員12人。
地址:湖南省新化縣井頭街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