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橋位于太湖,北起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漁洋山,南至西山大庭山,跨太湖,連接長沙島、葉山島、西山島,由1、2、3號橋組成。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橋梁分院負責設計此橋。
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橋面寬12米,181孔。工程由中共吳縣縣委、縣政府組織實施,總投資1.15億元,1992年12月27日動工,1994年10月25日建成通車。西山集體、個人共為太湖大橋集資、捐款1000萬元。
太湖大橋北起胥口漁洋山,南至西洞庭山,途經長沙、葉山兩島,由各具特色的3座特大橋組成,全長4308米,181孔,橋面寬12米。一號橋最長,1768米;二號橋最高,中心孔高22.5米;三號橋最精致,貼水而浮。橋體簡捷明快,輕巧新穎,富有時代感,橋島綿綿十余里,直抵太湖湖心。與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條飛舞的銀鏈,飄落在太湖群島之間,蜿蜒起伏。
這項浩大的工程,是江蘇省吳縣自籌資金1億多元,經過近千名建設大軍兩年奮戰(zhàn)完成的。大橋的建成,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了太湖西山諸島的交通,實現了當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橋的夙愿,而且將為開發(fā)和利用太湖自然資源和發(fā)揮地理優(yōu)勢,加快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的建設步伐,盡快建成環(huán)太湖旅游經濟區(qū),發(fā)揮積極作用。
太湖大橋得以正常的施工建成也得益于太湖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太湖分為東太湖和西太湖,東太湖的水深比較淺,而西太湖就很深,很難施工。東太湖的這一自然環(huán)境特點是太湖大橋得以正常建成的首要自然條件。
蘇州西山太湖大橋東起漁洋山,經長沙島、葉山島至西山大庭山,西山太湖大橋由三座橋組成,全長4.308公里,橋身共181孔。1992年5月,李鵬總理題寫橋名。
萬頃太湖,煙波浩渺。歷代仁人志士圖謀在湖上架橋,終因耗資巨大而為成。1991年6月,中共吳縣縣委、吳縣人民政府順應民意,決定建造太湖大橋,并報江蘇省計經委批準。決策既定,全縣人民額手稱慶,集體、個人集資1億多元。由江蘇地質工程勘察院勘察,上海同濟大學橋梁設計分院設計,交通部公路二局二處、湖州市航道工程大隊、鎮(zhèn)江市路橋工程公司承建。1992年10月27日動工打下第一根樁。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斗,建橋工程順利完成。1994年10月隆重舉行通車典禮,宏偉壯觀的太湖大橋巍然屹立于萬頃太湖之上。
太湖大橋的建設,是吳縣人民自力更生、建設家鄉(xiāng)、振興吳縣的一大創(chuàng)舉。利在當代,造福千秋。大橋的建設得到了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會各界、海外同胞的鼎力相助,共同譜寫了一曲兩個文明建設的贊歌。
1992年1月11日下午,在鎮(zhèn)夏鎮(zhèn)政府禮堂隆重召開西山鎮(zhèn)“我為大橋爭貢獻”動員大會,各村、廠礦、市政單位、個體戶代表,離退休干部代表,鎮(zhèn)機關全體干部,駐西山有關單位代表等社會各界干部群眾共有700多人參加會議。西山鎮(zhèn)鎮(zhèn)長楊渭清宣讀省計經委《關于建設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鎮(zhèn)黨委書記馬德芳就建太湖大橋的意義、大橋的選址、大橋的建設規(guī)模、資金來源以及西山人民應持有的積極態(tài)度作了專題發(fā)言。石公中學600多名學生現場捐款649.40元。葉山村黨支部書記徐解臺代表全村黨員和在校學生捐款1085元。上海市總工會西山休養(yǎng)院、吳縣西山水泥廠、金庭采石場、農行西山辦事處、西山電力站等8家單位的代表紛紛登臺發(fā)言表態(tài),并當場認捐建橋資金。西山鎮(zhèn)政府設立大橋籌資辦公室,工作人員4人。
當省計經委批準建造大橋的消息傳出后,吳縣人民歡呼雀躍;當縣委縣政府決定自力更生籌集巨資建橋后,太湖兒女踴躍捐款。一股“我為大橋爭貢獻”的熱潮很快在吳中大地興起,波及海內外。擔任蘇州市領導的原吳縣領導沈長全、管正、謝慧新以及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帶頭捐款,帶動了百萬吳縣兒女人人出力,個個解囊。各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懷著滿腔熱情、爭著為大橋捐款??h大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蔡福泉(西山人)個人捐款1000元。昆山中醫(yī)院醫(yī)生許佩華曾在西山島上當了10年醫(yī)生,親眼目睹了許多危重病人因不能及時送出而造成的悲劇,聽說建造太湖大橋的消息后激動萬分,給大橋建設辦公室寄來了一封長信和1000元捐款。信中寫道:“我為西山人民高呼,共產黨萬歲!”縣外個人第一個為大橋捐款的蘇北盱眙縣高橋鄉(xiāng)萬斛小學三年級學生尚煒煒(8歲),1992年1月23日給吳縣縣長、大橋建設總指揮秦興元寄來了12.40元捐款和一封信,信中寫道:“秦興元大伯:我是盱眙縣高橋鄉(xiāng)萬斛小學三年級學生,我在1月9日《新華日報》上看到吳縣要在太湖上架設一條長虹,我想建設一定要用好多好多錢,于是我把我平時的零花錢(12元4角錢)寄上,表示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碧K州市一中初三年級一位署名“一位即將畢業(yè)的共青團員”的同學,將自己收到的第一筆壓歲錢20元作為捐款寄給了大橋建設辦公室。西山中學一學生捐出了“吳縣成才基金會”頒發(fā)給他的30元獎學金??h社會福利院的30多位殘疾孤兒、老人也捐款100元。光福鎮(zhèn)新鄉(xiāng)村個體戶徐奎福為大橋捐款3000元。太湖大橋建設資金總來源119670830.17元,其中,個人捐款10886761.22元,各企事業(yè)單位集資40608410元,財政撥款3710萬元,借款2850萬元,其他收入2575658.95元。項目資金總支出為115298711.81元。西山鎮(zhèn)大橋籌資辦共收到各類捐款5769104.64元,其他收入(利息)17159.85元,西山鎮(zhèn)政府(鎮(zhèn)房地產公司)撥款4342133.43元,總計收入10128397.92元,支出128397.92元,上交縣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1000萬元。
1987年10月14日,吳縣城建局主持召開建造太湖大橋預可性方案座談會,縣有關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10余人參加了討論。之后,又邀請有關水利、交通、橋梁、環(huán)保、漁業(yè)、風景、等方面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座談。大家一致認為,溝通胥口至西山陸路,籌建太湖大橋較為合適。1989年5月至6月,吳縣城建局委托江蘇省地礦局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址鉆探,重點勘察了解太湖大橋沿線水下地質土實況。同年8月,提交《江蘇省吳縣太湖大橋前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1991年6月29日,縣常委會決定立即著手進行太湖大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9月9日,吳縣城建局向江蘇省太湖風景區(qū)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太建辦)報送《關于吳縣西山大橋申請立項的報告》。9月11日批復同意建造。9月23日,吳縣計委向蘇州市計委上報《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10月15日,蘇州市計委向江蘇省計委上報《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吳縣派專員送到省里。1991年11月9日,西山長2670米、寬16米的庭山公路工程破土動工。12月9日,無線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成立,總指揮秦興元,副總指揮蔡福泉。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人馮雪根,副主任葛家午、吳恒生、柯菊明。指揮部設在蘇州東大街原吳縣縣政府大院內。
1992年3月3日至5日,江蘇省太湖風景建設委員會和吳縣縣政府邀請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省建筑設計院、省工程咨詢中心、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無錫市建委、蘇州市環(huán)保學院、市計委、市園林管理局等單位的12位專家參加太湖大橋方案的評審工作。專家們認真查看了3家單位提供的9套方案,并踏勘了胥口漁洋山、長沙島、西山葉山島、西山大庭山的架橋現場位置,一直認為,建設太湖大橋是十分必要的,橋位的選擇和確定也是合理的,并對大橋方案的整體構想、造型、技術依據等提出了中肯意見。大橋設計和造型要與太湖自然環(huán)境形成整體、相得益彰,橋體要簡潔明快、輕巧新穎,有時代感和個性特點。橋的外型要考慮周圍山體輪廓線,橋宜低不宜高,宜簡不宜繁,橋墩盡可能輕巧些,三座橋的造型風格要一致。經過無記名投票,一致同意以B組一號橋的B方案——同濟大學的方案為基礎進行完善設計。這個方案的要領是“簡潔明快,輕巧新穎”。5月18日,江蘇省地質勘查大隊進場,進行橋為地質鉆探,歷經月余。經鉆探39個鉆孔并進行的資料縫隙顯示,橋位地質條件良好,直徑一米的單樁極限負載達377噸。6月17日,省計委發(fā)出《關于蘇州吳縣太湖大橋可行性研究的批復》 。
1992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鵬乘坐“碧螺號”游艇視察太湖時,對旖旎的太湖風光贊嘆不已。于福南向總理匯報了吳縣正在加快太湖經濟開發(fā),并將在太湖建橋,以橋為紐帶,加快太湖開發(fā)建設等情況,請總理為太湖大橋題字。李鵬總理欣然題寫了“太湖大橋”四個字。
1992年8月4日至5日,省建委在蘇苑飯店主持召開太湖大橋擴初設計審查會,由省建委、省計經委、省交通廳、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廳、省工程咨詢中心、省太建辦,市縣有關部門領導和有關專家40余人參加。經實地察看建橋橋址,聽取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省地質勘查蘇州分院關于擴初設計和橋位地質情況的介紹,會議通過了擴初設計。8月21日,省建委發(fā)出關于太湖大橋擴初設計的批復文件。大橋主設計師為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橋梁工程設計室主任洪志國教授。9月11日至15日,大橋建設指揮部召開議標會議,根據“報價合理,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技術先進,確保工期和工程質量”的原則,確定湖州市航道工程大隊、交通部公路二局二處、鎮(zhèn)江市路橋公司分別為1號橋(胥口—長沙)、2號橋(長沙—葉山)、3號橋(葉山—大庭山)中標單位。9月17日,在蘇苑飯店舉行太湖大橋工程簽字儀式,吳縣縣長、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秦興元和中標單位簽訂了總價承包合同。9月25日,省計經委頒發(fā)太湖大橋建設項目《投資許可證》 。
1992年10月27日,吳縣縣委、縣政府在太湖大橋1號橋北端的胥口墅里村漁洋山麓舉行了太湖大橋開工典禮。上午11時,大橋第一根鉆孔灌注樁順利完成,太湖大橋施工建設正式拉開帷幕。10月29日,西山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在3號橋大庭山工地舉行太湖大橋3號橋開工典禮,西山2萬多群眾自發(fā)前往參加了開工典禮。10月30日上午9時30分,3號橋第一根灌注樁開鉆,拉開了3號橋建設的序幕。11月28日,2號橋正式開工。
1994年6月30日晚,西山大庭山至葉山島的太湖大橋3號橋率先合攏,吳縣當政委領導和附件幾千名群眾觀看了3號橋合攏的壯觀場面。7月1日,西山鎮(zhèn)黨委組織全鎮(zhèn)10000多名共產黨員參觀3號橋,徒步走上葉山島,慶賀大橋合攏和黨的73歲生日。7月9日,3號橋正式貫通。8月8日,1號橋合攏,9月11日貫通。10月6日,2號橋合攏。
1994年10月25日,太湖大橋全線通車,震天的爆竹聲、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湖中漁帆片片,摩托艇劈波穿梭,天上航拍的飛機凌空而過,萬頃太湖沸騰了。通車典禮在漁洋山麓隆重舉行,李鵬總理發(fā)來賀詞:“熱烈慶賀太湖大橋通車和旅游度假區(qū)的興建?!比谓ㄐ?、費孝通、孫起孟、王光英、遲浩田、安子介,江蘇省委書記陳煥有、代省長鄭斯林以及國家有關部委發(fā)來賀電、賀詞。國務院特區(qū)辦主任胡平在會上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江蘇省副省長、蘇州市委書記楊曉堂,市長章新勝分別代表江蘇省、蘇州市祝賀大橋建成通車。首位外地捐款人、盱眙縣11歲的初一學生尚煒煒應邀專程前來參加通車典禮,她的講話把慶典活動引向高潮。縣委書記、大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于福南在會上匯報了建橋情況及縣委、縣政府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開發(fā)、開放太湖的思路以及部署和行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德正、原省顧問委員會主任柳林、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戴為然、省建委主任顏偉、原南空副司令員韓德彩、原省交通廳挺長楊大年、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龍元、吳縣政協主席葉陶君等為大橋志和功德碑揭幕?!度嗣袢請蟆房偩幏毒匆?、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沈達人、蘇州市委書記楊曉堂、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席王敏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正昌、香港華潤公司總經理朱友藍、蘇州市市長章新勝、省委副秘書長陸軍、蘇州市政協副主席黃銘杰、吳縣縣委書記于福南、香港運盛集團董事長陳澤盛、泰翔公司董事長謝進旺等為太湖大橋通車剪彩。
1994年10月27日下午,西山鎮(zhèn)黨委、政府在東河新區(qū)信用社大樓前舉行“西山人民熱烈慶祝太湖大橋勝利通車大會”,3萬多群眾自發(fā)參加了這一西山空前的盛會。大會由西山鎮(zhèn)鎮(zhèn)長楊渭清主持,西山鎮(zhèn)黨委書記馬德芳,西山鎮(zhèn)在外工作的領導代表、吳縣保險公司總經理王錦生,學生代表、西山中學高三文科班的徐小英,吳縣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蔡福泉在會上講了話。出席的嘉賓有在外工作的西山籍領導、捐款者代表、西山歷屆黨政領導、新聞界人士等90多人。在會上進行文藝表演的有彩旗隊、軍樂隊、舞獅隊、鮮花隊、舞龍隊、秧歌隊、腰鼓隊等。彩車隊由遙控航模飛機跟隨,繞西山環(huán)山公路,由東河出發(fā),路經鎮(zhèn)夏、堂里、東河至葉山。8輛彩車的名稱為:歡天喜地、太湖明珠、幸福之橋、天仙思凡、乘風破浪、西山勝景、百果之園、鵲橋相會。晚上,在3號橋、東河新區(qū)、鎮(zhèn)夏、五豐四處燃放禮炮煙花。太湖大橋的開通成了西山人交談的人們話題,成了西山人前所未有的興奮點,西山到處都沉浸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之中。
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其中1號橋長1768米,73孔,設兩個主通航孔,通航凈空標準為六級,標高10.5米。1號橋總造價為3799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1885元。2號橋長1621米,68孔,設一個主通航孔,通航凈空標準為五級,標高22.5米。2號橋是三座橋中最高、主孔跨徑最大的一座,總造價為5289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2718元。3號橋長919米,40孔,設一個主通航孔,通航凈空標準為六級,標高10.5米。3號橋總造價為1923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1744元。1號橋、3號橋主通航孔為三跨連續(xù)梁,跨徑為(30+40+30)米。2號橋主通航孔為五跨連續(xù)梁,跨徑為(30+50+70+50+30)米。主通航孔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由兩個寬6米的單箱組成,其余引橋均為跨徑22米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梁。全橋均為鉆孔灌注樁基礎,樁徑1.2米,最大樁長50米。
橋面全寬12米,其中車行道9米,兩側人行道各1.5米。欄桿高1.3米,為細石混凝土結構,花色,中間為鑄鐵如意花飾。大橋采用低照明,燈設在欄桿柱頂。整個橋體簡潔、明快、輕巧、新穎,富有時代感,與太湖山水相得益彰,遠望似白色銀練飄落在太湖群島之間,為碧波太湖增添了新姿。橋面為一般二級公路標準。
道路接線工程、橋面路燈安裝及欄桿噴涂工程分別由吳縣交通工程公司第六工程處、吳縣銀河照明器材廠及蘇州白領子藝術設計公司石公。葉山島、長沙島陸地公路全長2870米,寬15米,為二級公路,其中,葉山376米,長沙2494米。葉山島公路路基工程由西山鎮(zhèn)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于1994年5月完成;長沙島路基工程由胥口鎮(zhèn)人民政府組織,委托長沙村委會實施,于1992年完成;路面工程由吳縣交通工程公司第六工程處實施。于1994年10月完成。
太湖大橋橋梁設計荷載為汽車20噸、掛車100噸,橋梁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