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中學位于新泰市文廟街27號,歷史上這里曾經是新泰縣文廟、新泰“平陽書院”所在地,是新泰一中老校區(qū)。這個地方辦學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新泰人民心目中的文化圣地。
在這個校址,建設了新中國成立后新泰的第一處中學。1952年秋,泰安地區(qū)專署決定,在新泰城區(qū)文廟舊址上建設一處中學,命名為“山東省新泰中學”。1956年,泰安地區(qū)行署決定在新泰再建兩處中學,學校遂更名為“山東省新泰第一中學”。1991年,新泰一中順利通過了山東省政府校舍改造達標驗收,并于1993年成為山東省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 2007年8月,原新泰一中、新泰三中、新泰四中、新泰五中四處學校合并成新的“新泰一中”,整體搬遷到青云湖畔新校區(qū)辦學。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先后獲得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規(guī)范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范校、山東省基礎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衛(wèi)生文明單位和山東省傳統(tǒng)體育項目學校等榮譽稱號。
2012年7月,為更好的普及高中段教育,滿足廣大群眾對高質量高中教育需求,經泰安市編辦泰編辦〔2012〕49號文件和新泰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新編發(fā)〔2012〕14號文件批復,從新泰一中分出一部分教育教學資源,新投資400余萬元,按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標準配置,在新泰一中老校區(qū)重新設立新泰中學。
新泰中學占地面積68936.3平方米,建筑面積4653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17.1平方米。
新泰中學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攬工作全局,按照“規(guī)范化辦學——精細化管理——品質化教育”的思路,秉承原新泰一中“團結,勤奮,求是,進取”的校訓和“嚴謹治學,誨人不倦,教學相長,求實創(chuàng)新”的教風、“好學深思,勤奮踏實,恒心向上,全面發(fā)展”的學風,認真落實泰安教育局提出的幸福教育的要求,建設和美校園,打造品質教育,提升教育質量,努力讓社會滿意、讓人民滿意。
以創(chuàng)建民主、文明、健康、和諧、幸福的品質學校為目標,以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幸福指數為根本,以班主任、教師、學生為主體,積極讓家長參與,加強學校管理。學校的管理理念是:管理就是服務。為此提出:干部為師生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全校為教學服務。在日常工作中要體現(xiàn):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干部要高站位決策,低重心運行,走動式管理,近距離服務。教職工要落實崗位責任制,工作要日清日結,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登記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學生要實行個人目標管理,要求學習任務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1、精細校園環(huán)境管理,建設和美校園。一是加大校園衛(wèi)生的管理力度,制定衛(wèi)生掃除制度,通過學生會開展“彎彎腰”活動,做到垃圾不落地、處處無雜草,做到各室物品擺放整齊、地面無任何灰塵紙屑,校園無任何衛(wèi)生死角。二是開展校園育人文化建設。室外布置宣傳欄、壁報欄,教室內利用后墻黑板報,宣傳正確思想和先進人物,使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深入人心。辦公樓、教學樓、宿舍樓以及各功能室都張貼名人名言或者格言警句,使學生時時受教育。各辦公室、功能室根據各室工作職能,確立相應的室內標語并張貼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將學校的管理制度、溫馨提示等張貼在相應位置,既提示師生工作學習,又體現(xiàn)人文關懷。三是加強綠化工程,學校是市級花園式單位,校園大樹參天、綠色成蔭,古樸典雅。
2、構建管理體系,實現(xiàn)管理過程科學民主。一是建立崗位目標管理體系。根據崗位需求,定崗,定人,定責。各部門根據學校工作目標制定部門工作計劃,逐層制定,分層管理,構成全面的目標管理體系,并圍繞目標展開一系列的管理活動。二是建立全程質量管理體系。對教育、教學、教研、行政、后勤工作進行質量控制,緊扣教育教學這一中心工作,將凡是影響質量的因素都納入管理的范疇,抓好過程管理。三是建立全員業(yè)績考核評價體系。在教師評價上,繼續(xù)完善教師發(fā)展性評價,引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通過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課堂教學、師德表現(xiàn)、考勤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實現(xiàn)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在學生評價上,以學生綜合素養(yǎng)評價為基礎,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標體系。各年級建立了學生成長記錄冊,注重學生的發(fā)展性評價。四是構建全員育人體系,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
3、加強課堂管理,推進課程改革。實施學案導學,共建優(yōu)質高效課堂遵循教學規(guī)律,加大集體備課力度,自學總結力度,一周一次集體備課,充分發(fā)揮教研組、學科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共同探究教學方法。深入挖掘校本課程資源,扎實有效地開展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在教好一門學科的基礎上,努力開發(fā)一門校本課程,指導好一個社團。依托社區(qū)敬老院、烈士陵園、公園、工廠等社會教育資源與平臺,開展各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組織能力、適應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發(fā)揮家長協(xié)會、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構建家長參與的特色課程,實現(xiàn)家校聯(lián)合。
4、加強教師隊伍管理,提升教師育人水平。一是關注教師專業(yè)成長,增強教師成就感。實施書香校園工程,制定教師讀書計劃,要求每位教師月讀一書。教師閱覽室訂購大量教育雜志,每個辦公室都連接網線,教師可以網上閱讀。教師積極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互相學習交流。通過邀請名師講座、舉行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組織師德演講比賽、評選師德標兵、學生評選“我最愛戴的教師”等一系列活動,幫助教師找到職業(yè)幸福感,在奉獻的同時推動自身的成長,獲取成功的愉悅。鼓勵教師積極參加遠程培訓及各級各類的骨干教師培訓,組織開展各類業(yè)務技能的競賽活動,促進教師業(yè)務技能與水平的提高。積極開展“教師技能提升”、“青年教師培養(yǎng)”、“名師團隊鍛造”三大教師成長工程。實施“青年教師五關遞進”和“青藍工程”, 助推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二是關注教師身心健康,提升教師幸福指數。關心教職工的精神需求,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賦予教師更多的責任,尊重教師的自主權,開誠布公,讓教師表達對學校工作的意見與建議,讓教師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開展娛樂活動,調節(jié)教育教學氣氛,讓教師的精神張弛有度,營造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三是發(fā)揮干部帶頭作用,要求教職工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教職工不做的,干部堅決不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教職工干事創(chuàng)業(yè)。
5、加強學生管理,讓學生健康幸福成長。構建完善的學生教育體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機構,完善德育工作各項流程。每周堅持升旗儀式,舉行國旗下的演講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開展書香校園活動,組織讀書報告會、演講比賽、辯論會等,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開展行為規(guī)范教育,制定學生十不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教室值班和干部值班,做到無縫隙管理。堅持抓好學校法制教育,提高學生法律意識。
積極開展校園體育活動,開足體育課,每天兩個課間操、眼保健操,保證每天活動一小時。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定期對學生進行體質檢測。組建各種活動小組,引領學生全員參與。積極開展“陽光心靈關愛行動”,認真摸排學生情況,對家庭貧困學生減免學雜費。學校配備心理咨詢教師,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做好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加強家校溝通,以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為平臺,積極構建家校聯(lián)系機制,共謀學生成長。
6、加強教科研管理,提升教師的工作能力。一是抓好常規(guī)教研工作,教研工作做到一周一計劃、一周一落實。每周安排一次集體備課,每個備課組一周至少安排一次研討課,聽課后及時評課。每學期還有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加強課堂觀摩和磨課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二是抓好課題研究。本著問題即課題的原則,引導老師們進行微課題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我校教師有多篇論文在刊物上發(fā)表。
7、加強安全管理,建設平安校園。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利用校會、主題班會及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防火、防盜、防溺水、用電、交通等安全教育。落實安全責任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制定各項安全應急預案,定期舉行消防演練,防震演練,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8、加強后勤管理,提供物質保障。總務處每天對校舍和教學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及時維修,及時排除故障,及時補充教育教學用品,保證教育教學正常開展。不斷改善師生的就餐條件,定期邀請疾病防控部門到學校指導工作,保證飲食衛(wèi)生。
1、學校地處原新泰文廟舊址,原山東省新泰中學舊址,原新泰一中老校區(qū),有悠久的文化淵源、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辦學傳統(tǒng)。
2、樹立“服務育人”的理念:干部為師生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全校為教學服務。干部“走動式管理,近距離服務”——到師生中去;教師“為人師表,教學相長”——做學生的表率;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每天都要有進步。
3、“嚴細實恒”的工作作風。
4、一月一主題、周周有活動的“十步一循環(huán)”德育工作法,德育工作系列化。
5、學生“四自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生活、自我提高。學生的行為變他律為自律,達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身與心的和諧。
6、以學案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改革和“高效課堂”建設。
7、對青年教師實行“五關”遞進培養(yǎng)工程,學校保持良好的發(fā)展后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較強。
今后學校將瞄準“省內一流,全國名?!钡哪繕?,以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為目的,立志打造名師,鑄就名校,以名師帶動學校發(fā)展。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到新泰中學學習。不斷提高學校硬件水平,繼續(xù)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完善的教學設施,為學校發(fā)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新泰中學位于市中心,地勢較高,交通便利,校園布局合理,周邊無污染源和高層建筑,校門遠離城區(qū)主干道。從去年以來,學校積極對校舍進行維修、改造,更新教學設施,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設施設備達到標準化要求。
學校有辦公樓一座、教學樓兩座;圖書樓、實驗樓、音樂樓、美術樓各一座;有餐廳、知識會堂各一座,學生公寓5座(目前使用三座)。建有400m跑道的標準塑膠體育場,球類場地有籃球場4片,排球場4片,乒乓球臺19張。各類教學設施齊全:有4個微機室,學生用微機280臺;設有圖書管理中心,書庫1個,藏書136550冊,生均50冊;學生閱覽室4個,教師閱覽室兩個。實施了“數字校園工程”,三大網絡——無線教學網、有線電視網和安全監(jiān)控網絡籠蓋全校各個教室。教師人手一機,教室內全部安裝了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xiàn)了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5個。數字化探究實驗室3個。通用技術實驗室3個、史地教室2個。檔案室1個,網絡中心1個。
音樂樓、美術樓功能齊全,有音樂教室3個,音樂器材室6個,琴房6個,器樂排練室2個,教師工作室2個,舞蹈教室2個(含綜合排練廳1個)。美術樓有美術(書法)教室5個,美術器材室1個,教師工作室1個,琴房及器樂訓練室11個,midi室兩個。有標準的體質測試室、心理咨詢室、體育器材室。
校園環(huán)境優(yōu)雅,大樹成蔭。文化底蘊深厚,有四子贊碑亭一座,清朝平陽書院石碑一方。這里是廣大學子向往的讀書圣地,是學生成長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