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廣場是位于意大利羅馬的一個廣場,因為附近的威尼斯宮而得名。威尼斯廣場位于卡比托利歐山的山腳,維克多艾曼紐二世紀念堂對面,并靠近古羅馬廣場。
威尼斯大廈是羅馬最著名的文藝復(fù)興式的宮殿式建筑,是由巴爾保樞機主教于1455年興建的。后來它成為威尼斯共和國大使官邸,廣場也因威尼斯大廈而得名。從1797年起,奧地利占據(jù)大廈120年之久。1916年意大利政府收回大廈后整修刷新。墨索里尼上臺后大廈為其官邸,他常在正中陽臺上向民眾發(fā)表煽動性的演說和訓(xùn)話。1943年墨索里尼垮臺后,威尼斯大廈改為藝術(shù)博物館,對外開放,成為一大景觀。
維托里安諾紀念堂是威尼斯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也是地標性建筑的就是被當?shù)厝朔Q為“結(jié)婚蛋糕”或者“打字機”的維托里安諾紀念堂(Monumento a Víctor Manuel II),為紀念意大利的統(tǒng)一以及促成其統(tǒng)一的埃曼努埃爾二世而建,幾乎就坐落在羅馬城的幾何中心,通體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
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臺階下兩組噴泉寓意深刻:右邊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邊的象征亞得里亞海,中央騎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統(tǒng)一大業(yè)的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建筑物上面有兩座巨大的青銅雕像,右邊的代表“熱愛祖國的勝利”,左邊代表的是“勞動的勝利”。無論日曬雨淋,總有兩名士兵紋絲不動地在這里守護著無名戰(zhàn)士墓。
紀念堂的頂部可以俯瞰熙來攘往的威尼斯廣場,也是整座城市為數(shù)不多能夠俯瞰全景的地方。登頂后,正面是現(xiàn)代羅馬城的全景,背面是古羅馬遺址,穿越感很強。頂樓有一間咖啡館。威尼斯王宮博物館廣場西面距離紀念館100米左右的地方是威尼斯王宮博物館。
威尼斯廣場西面是威尼斯大廈,東邊是威尼斯保險總公司大樓,兩座大同小異的大廈分別雄居于祖國祭壇的前邊。保險總公司大樓中間,有一獅像,它是威尼斯的標記。
威尼斯大廈(Palace Venezia)是羅馬最著名的文藝復(fù)興式的宮殿式建筑,是由巴爾保樞機主教于1455年興建的。后來大廈成為威尼斯共和國大使官邸,廣場也因威尼斯大廈而得名。從1797年起,奧地利占據(jù)大廈120年之久。1916年意大利政府收回大廈后整修刷新。墨索里尼上臺后大廈為其官邸,他常在正中陽臺上向民眾發(fā)表煽動性的演說和訓(xùn)話。1943年墨索里尼垮臺后,威尼斯大廈改為藝術(shù)博物館,對外開放,成為一大景觀。廣場東側(cè)的威尼斯保險總公司大樓(the building of Assicurazioni Generali ),是馬納塞于1911年仿照對面的威尼斯大廈而建的。大樓右側(cè)24號,原先曾是藝術(shù)大師米開朗基居住過的地方,已被拆除。大樓的南墻與古羅馬特拉意阿諾市相鄰,游客在廣場可以遠眺那里的圓柱和教堂。
紀念堂右手邊的瑪契羅劇場大街通往科斯美汀圣母教堂,這個教堂很小很安靜,但里面卻有名揚世界的“真理之口”。這是一只古羅馬時代的井蓋,1632年在教堂外墻邊發(fā)現(xiàn)的。教堂本身的建筑是在6世紀興建的,以柯林特圓柱和拜占廷風格的鑲嵌畫為裝飾,也很值得一看。教堂前還殘留著羅馬現(xiàn)存最古老的神殿方特納神殿的遺跡。
廣場左側(cè)是威尼斯宮,這是一座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哥特式建筑,在威尼斯共和國繁榮時期,這里曾經(jīng)是威尼斯大使館所在地,因此有了這個名稱。墨索里尼曾經(jīng)從2樓的陽臺向廣場上擠滿的人群發(fā)表了著名的“陽臺演說”?,F(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匯集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藝術(shù)品的博物館了。
地鐵:A線Cavour站下,往西北方走約1公里即到。
羅馬街頭人多混雜,特別是游人聚集之地,比如斗獸場、威尼斯廣場,請妥善保管自己的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