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污在线观看|亚洲熟女丝袜AV|中国三级在线免费|在线免费牛牛AV|日韩无码青青草原|国产V日产∨综合V精品视频|98超碰资源人人|久久久久久久探花蜜蜜蜜|久久小视频免费在|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网站

海地地震

#地震# 0 0
2010年,海地地震于當地時間1月12日下午16時53分9秒左右發(fā)生,地震震級為里氏震級7.0級。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南方25千米,震源距離地表13千米左右。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大多數建筑均在地震中遭到損毀,其中包括海地總統府、國會大廈、太子港大教堂、醫(yī)院和監(jiān)獄,死亡人數為31.6萬人,地震使48萬人失去家園,370萬人受災,另有國際紅十字會的數據稱:可能有超過300萬人受到影響。
詳細介紹 PROFILE +

地震經過

海地共和國面積27797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島海地島(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東鄰多米尼加共和國,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西與古巴和牙買加隔海相望。是東加勒比海島國,海岸線長1080余公里。人口903萬(2010年地震前)。黑人約占95%,黑白混血人種和白人后裔占5%。

海地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2年C.哥倫布首航美洲時發(fā)現海地島。1502年該島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同法國簽訂《勒斯維克條約》,將該島西部割讓給法國,定名為法屬圣多明各。東部仍屬西班牙。1790年海地爆發(fā)反抗法國和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黑人大起義(見海地革命)。1804年1月1日海地獨立,海地是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1915~1934年美國武裝占領海地。1957年9月~1986年2月杜瓦利埃家族對海地實行長達29年的獨裁統治。1990年12月16日,阿里斯蒂德當選總統,成為海地自1804年獨立以后第一任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就任后宣布對包括軍隊、法院和政府部門在內的腐敗機構進行整頓,引起軍人和上層社會的不滿。1991年9月,武裝部隊總司令L.塞德拉斯發(fā)動政變,推翻阿里斯蒂德政府并驅逐總統出境。阿里斯蒂德流亡美國。1993年7月,阿里斯蒂德與塞德拉斯在紐約達成協議,但軍方無意執(zhí)行。1994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直接出兵干涉的決議,美國軍隊登陸海地,阿里斯蒂德又回海地。

1987年3月通過的憲法規(guī)定行政權由總統、總理和兩院制議會分享。議會分參、眾兩院。1990年12月組成的議會有參議員27人,眾議員83人。1991年10月推翻民選總統J.-B.阿里斯蒂德后,J.內雷泰出任臨時總統。1994年2月,馬爾瓦任內閣總理。在1995年12月17日舉行的大選中,普雷瓦爾當選總統。1986年8月,海地全國執(zhí)政委員會頒布法令,承認創(chuàng)建者不少于20人,支持者不少于2000人的政黨為合法政黨。從此,許多政黨和政治聯盟相繼成立,主要政黨有:全國進步民主聯盟、國民大會黨、民主團結聯盟、爭取改革和民主全國陣線、全國協商陣線、民主運動大會國民委員會等。

這次海地自1770年以來最嚴重的大地震,使這個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包括總統府和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地在內的數百棟建筑坍塌。據國際紅十字會初步估計,此次大地震將為海地帶來多達300萬難民。在地震第15天后,調查出喪生11.3萬人,受傷19.6萬人。震中離海地首都太子港15公里。

2010年1月13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前的聯合國會旗降半旗向海地地震中遇難者致哀。

產生影響

海地總理讓-馬克斯·貝勒里夫(Jean-Max Bellerive)13日稱,海地強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0萬人。

多家權威地質監(jiān)測機構數據顯示,地震震中距太子港16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美國科羅拉多州地質調查的分析師說,這是海地自1770年以來發(fā)生的最強烈的地震,海地國內余震不斷,最強烈的余震達到5.9和6.4級,不但為救援數以千計埋在廢墟之下的民眾帶來了極大困難,更為無數處于恐慌中的平民帶來了嚴重威脅,而且未來海地繼續(xù)發(fā)生嚴重災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太子港街頭出現極度混亂局面,呼喊者、哭泣者、四處尋找失散親友者和無家可歸者構成了海地大地震后的一幅幅真實寫照。據拉美及西方各大媒體報道,數以萬計民眾失去居所。13日早些時候,一伙人趁火打劫,洗劫太子港附近一家損毀過半的超市。

國際慈善組織糧食濟貧組織負責人拉什馬尼·多默森特說,太子港以外,海地其他地區(qū)受災嚴重,“當地人正試圖借著手電筒的光亮在廢墟中尋找幸存者,挖掘遇難者遺體,傷亡恐不止三位數”。

據相關報道,數以千計民眾12日晚聚集在公共廣場,一些人啜泣不止,一些民眾為失去的親屬默哀。救援人員不足,致使不少重傷民眾13日晨依然在街道邊等待救治。許多受傷者涌向一家受損醫(yī)院尋求幫助。醫(yī)生吉勒斯說:“醫(yī)院無法應對這么多傷員?!?/p>

地震波及古巴東南部,當地震感強烈。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一度發(fā)出海嘯警報,古巴當局緊急疏散在近海民眾,但警報隨后取消。

美國駐古巴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士兵感覺到明顯震感。美軍官員比爾·梅斯塔說,關塔那摩監(jiān)獄雖受地震影響,但沒有受損,“(美軍基地)數座建筑物搖晃了幾下”。

由于電話線路和部分無線通信信號發(fā)射塔在地震中受損,海地通信當天幾乎全部癱瘓,海地與外界的電信聯系主要借助海事衛(wèi)星。

至當地時間13日清晨,未有機構發(fā)布傷亡統計,難以估算傷亡數字,即便只是粗略估算。毋庸置疑,太子港數以千計民眾失去居所。

至北京時間2010年2月23日,死亡人數到達22.25萬人。

菲律賓

在海地地震中遇難菲律賓人達4人仍有2人失蹤.救援人員已經在聯合國海地特派團大樓廢墟中,找到了全部3名失蹤菲律賓籍維和士兵的遺體,使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菲律賓人人數達到4人。還有2名在太子港超市工作的菲籍婦女仍然下落不明。

聯合國

最新確認的聯合國工作人員海地地震遇難人數為49人,另有300多人下落不明。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說,聯合國駐海地穩(wěn)定特派團(聯海團)駐地在地震中坍塌,聯海團團長、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赫迪·安納比及其副手達科斯塔已確認遇難。潘基文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對記者說,地震發(fā)生時,大約有100至150人在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聯海團總部大樓內辦公。所得信息“仍十分有限。無法獲知安納比及其他聯合國工作人員的準確情況”。

聯合國負責維和行動的副秘書長勒羅伊介紹,只有不到10人從倒塌的聯海團總部大樓內被救出,其中一些已確認身亡。同樣受到嚴重損害的還有聯合國駐海地工作人員居住的蒙大拿飯店。除聯海團外,聯合國在海地還駐有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等多個組織。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執(zhí)行主任克拉克對記者說,開發(fā)計劃署目前有38名工作人員下落不明,其中10人在地震發(fā)生時在與聯海團總部大樓相鄰的樓內辦公,而這棟樓也在地震中倒塌。

海地總理讓-馬克斯·貝勒里夫13日稱,海地強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0萬人。截至2010年1月19日,估計死亡人數可能已超過20萬人。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機構稱,海地人防部門“最新估計有222517人死于2010年1月12日的大地震,比一周前的死亡估算數字增長了5000人?!?/p>

巴西

巴西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13日介紹,已有4名巴西維和官兵在海地地震中遇難,至少5人受傷。這名發(fā)言人說,巴西駐海地維和部隊多處營房在地震中坍塌,其中一棟名為“22號加強點”的3層樓完全倒塌,多名官兵失蹤。

據報道,約旦維和人員中,3名在地震中喪生,另有21人受傷。一名阿根廷藍盔士兵也被證實在地震中遇難。

美國

已經有33名美國人確認在此次海地地震中遇難。還有4000多人失蹤,至今未有音訊。

中國維和部隊

據了解,中國第八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是以云南公安邊防部隊為主抽組而成的,其中來自云南邊防的官兵有96名,全國邊防總隊抽組的官兵有29名,合計125人。此次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約15公里處,震源深度約為8公里。而中國第八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的駐地就在太子港。 中國駐海地維和部隊中已有8人遇難,10多人失蹤。

據我們之前的了解,在海地的港澳臺同胞、華人華僑,還有中資機構的成員人數并不很多。然后據我們中國駐海地商代處的代表一一核實,大家都沒有什么問題。臺胞有兩位可能受了一點點輕傷,已經送去了治療,但沒有大礙。目前這就是華人華僑的一些情況。

2010年1月13日,海地強烈地震造成聯合國駐海地穩(wěn)定特派團總部大樓倒塌,當時正在樓內與聯合國官員進行商談的4名公安部赴海地維和工作組人員及4名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失去聯系。

公安部應急工作小組介紹,這8名人員分別是:

朱曉平,男,漢族,48歲,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局長;

郭寶山,男,滿族,60歲,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

王樹林,男,漢族,58歲,公安部裝備財務局調研員;

李曉明,男,漢族,35歲,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干部;

趙化宇,男,漢族,38歲,公安部警務保障局副處長,駐海地民事警察隊長;

李欽,男,漢族,47歲,云南公安邊防總隊參謀長,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政委;

鐘薦勤,男,漢族,35歲,云南公安邊防總隊宣傳處干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宣傳官;

和志虹,女,納西族,35歲,云南公安邊防總隊昆明邊防檢查站教導員,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聯絡官。

2010年1月20日上午9時,公安部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為8位遇難維和人員舉行共和國公安維和英烈遺體告別儀式。

地震消息

據我國國家地震臺網測定,加勒比島國海地周邊海域當天16時發(fā)生Ms7.3級強烈地震。

阿根廷空軍野戰(zhàn)移動醫(yī)院,已在太子港部署,是部署在太子港的唯一仍然開放的醫(yī)療設施。同日,來自阿根廷的聯合國部隊所屬的直升機幫助轉移疏散嚴重傷員至多米尼加共和國首都圣多明各。

海地總統府和一些政府部門建筑在12日的地震中受損,但總統勒內普雷瓦爾和夫人安然無恙。

地震造成當地建筑物倒塌,有居民被埋在瓦礫之下。建筑物倒塌后阻斷了城市道路,瓦礫中能夠看到數十名死傷民眾,一切開始搖晃,人們尖叫著“上帝”四散奔走,房屋開始倒塌,城市一片混亂。有人被埋在瓦礫下,有的已經死亡。

在發(fā)生7.0級地震稍后不久,海地又相繼發(fā)生了震級分別為5.9級和5.5級的地震。

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總部大樓在地震中被毀。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2日發(fā)表聲明,對海地當天發(fā)生強烈地震表示關切。潘基文說,這次地震是場“悲劇”,他對海地人民以及在那里工作的聯合國職員的安危感到非常擔心。他正在聽取有關災情的初步報告,并將會密切跟蹤當地的情況發(fā)展。

花旗銀行駐太子港辦公樓在地震中倒塌,銀行發(fā)言人稱,辦公樓高三層,目前有12名職員下落不明。

臺灣駐海地辦事機構不僅館舍全毀,有一位駐外人員尚未聯絡上,辦事處官員徐勉生則受傷骨折,已送醫(yī)治療,其它人員則都平安。

奧巴馬表示美國準備對發(fā)生地震海地進行援助。奧巴馬稱對海地受災人民表示關注,并將持續(xù)關注事件進展,“做好了為海地人民提供幫助的準備?!?/p>

無國界醫(yī)生組織的報告說,至少有兩家醫(yī)院仍然處于良好狀態(tài),他們的醫(yī)生將開始準備為需要緊急手術治療的約500人提供服務。

中國國際救援隊已整裝待發(fā),準備奔赴海地震區(qū),所攜食物、搜救設備和醫(yī)療物資,包括3只搜救犬已運抵北京首都機場。

美國軍方已出動飛機查看了海地受災的大致情況,而首批救援部隊于十三日下午抵達海地。

強烈地震導致首都太子港機場受損關閉,從美國飛往首都太子港的商業(yè)和快遞航班全部取消,只有救援飛機前往。

多米尼加、英國、美國、冰島、波多黎各救援隊已抵達海地,陸續(xù)投入救援工作。 中國國際救援隊抵達海地開展救援.美軍第82空降師3500人馳援海地。

據報道海地政府人員已經從廢墟中清理出約9000具尸體,政府開始挖掘集體墳墓,將尸體埋葬在萬人坑中。來自8個國家的搜索救援隊正試圖尋找仍然被困在廢墟中的幸存者。受地震波及的地區(qū)交通仍未恢復,由于地震使當地港口設施遭到重創(chuàng),運載救援物質的貨輪抵達海地后無法找到合適的地點靠岸或卸貨,另外,海地首都太子港機場停機位不足,不少飛機被迫在機場上空盤旋等待降落,已有數架飛機改飛其他地點,其中包括鄰國圣多明各機場,然后通過崎嶇山路進行地面轉運。海地駐美國大使表示,太子港機場塔臺倒塌,機場過于擁擠。飛行人員已接到通知,任何試圖降落太子港機場的飛機都至少需要盤旋等待一小時以上,而且機場已經無法提供飛機燃油。古巴為此已解除了空域限制,允許美國飛機為了節(jié)省時間,直航于美國和海地之間,運送重傷海地人到美國。

無國界醫(yī)生組織一份報告指出,該組織在海地的兩個醫(yī)院提供的醫(yī)療服務在當地的需求是“壓倒性”的。

雖然受到了地震的嚴重破壞,太子港的克里奧爾別墅酒店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臨時醫(yī)院和媒體中心。

由于地震導致海地移動通訊服務極其不穩(wěn)定,海地總統普雷瓦爾及海地政府官員們已開始使用衛(wèi)星電話進行救援工作的組織協調。

遭地震重創(chuàng)的海地人企盼外援高漲,失去耐心的民眾怒氣不斷升高。然而幫派份子持大刀街頭橫行,計劃運送食物、飲水和其它補給品到太子港(Port-au-Prince)災區(qū)的救難工作人員15日提出警告,救援工作必須配合更多的安全護衛(wèi)。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海地太子港治安蕩然無存,雖然有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守,記者在當地見證,幫派份子在街上手持大砍刀,徑行叢林法則,宰制各大小街道。根據報道,在首都巡邏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說,由于救援物資無法迅速分送,民眾怒氣不斷升高。巴西部隊警告,救援車隊應增加維安措施,提高防衛(wèi)并預防打劫。

海地官員已經統計出有9000至10000人在地震中喪生。

隨著災后救援黃金72小時即將過去,海地人顯得已經絕望,他們在太子港外建造了大墳墓,作為遇難者的共同安息之地。100多具尸體被安葬在太子港外的一個采石場內,其他幾個采石場也幾乎被尸體填滿。幸存者用木板、布料甚至冰箱臨時做成棺材,將它們裝滿尸體抬上自動卸貨卡車。

美軍接管海地機場 進行物資分配,使得美國軍用大型運載直升飛機得以將物資陸續(xù)運入太子港以及周邊的地區(qū),這為救治傷員提供了寶貴的時間。海地機場海關功能完全喪失,通訊正在逐步恢復,手機已可以正常通話。

巴西已向海地災區(qū)派遣140名救援人員。巴西國防部16日發(fā)表公報說,自從海地發(fā)生地震以來,巴西已向海地災區(qū)派遣了140名救援人員,并運送了逾80噸救援物資。中國3000萬元援助物資明晨可到海地。多國營救人員在海地災區(qū)實施救援。

遭遇大地震襲擊的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周邊地區(qū)現有超過300萬災民,其中絕大部分人無法獲得食物、飲用水和庇護所。雖然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發(fā)放工作已經開始,但當地交通、通訊、水電供應中斷以及燃料匱乏等問題使行動效力受到影響。

中國國際救援隊于16日下午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地震廢墟中找到聯合國駐海地最高官員赫迪·安納比的遺體。

國際救援隊已完成了60%海地地震災區(qū)的搜救工作,共有70人被安全地從廢墟下救出。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據初步估計,海地地震遇難人數可能達4.5萬人。目前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救援隊在太子港進行搜救工作。

海地地震后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雖然已過,但各國救援隊不斷發(fā)現幸存者,見證了生命的奇跡。海地首都太子港當地時間17日發(fā)生強烈余震,國際社會繼續(xù)援手海地,追加人道主義援助。

海地震后騷亂頻發(fā),鬧事者劫掠商店、襲擊物資運送人員、危及救援人員安全。警方16日開始逮捕鬧事者,防止騷亂擴大。因救援物資不到位或擔心遭受暴力襲擊,許多居民開始“逃離”首都太子港

海地政府已經集體埋葬了大約7萬具地震遇難人員尸體,并宣布在1月底前在全國實行緊急狀態(tài)。

海地內閣官員17日在首都太子港一座警察局外的空地上舉行會議,商討震后重建及恢復社會秩序等問題。海地信息部長拉塞格對媒體說,政府正全力以赴進行賑災,眼下首要任務是協調分配已運抵海地的國際救援物資。

搭載著8名在海地地震中遇難中國維和人員遺體的包機預計今日上午抵達北京。據悉,遇難維和人員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20日舉行。8名維和警察的遇難,牽動了國人的心,各界以不同形式沉痛悼念維和英烈。幸存者處境不容樂觀:醫(yī)療設備和物品缺乏,大批傷者傷勢嚴重,卻無法得到救治;孤兒院人滿為患,不少在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孩子無處可去。在地震發(fā)生一周以后,各國在救援行動上缺乏有效協調和配合,對救助物資的優(yōu)先處理權出現爭議,導致救援行動緩慢,大多數海地人仍然無法獲得外界救援。已有數千太子港居民逃離此地,尋求住所、食品和水。

海地主要手機運營商Digicel公司18日說,已恢復首都太子港70%的信號覆蓋,正努力在本周末之前實現全面覆蓋。

在地震后短短4天時間里,美國人為救援海地的行動捐資就已超過1.5億美元,創(chuàng)下災后募資規(guī)模的紀錄。此前,美國卡特里娜颶風過后的四天里曾籌得1.08億美元,而2004年印度洋海嘯過后幾天曾募集了3000萬美元。

海地黑幫趁火打劫 警官呼吁平民動手殺罪犯

海地地震發(fā)生超過一星期,首都太子港街頭趁災搶掠的情況持續(xù)惡化,軍警雖頻頻開槍制止,但似乎起不到阻嚇作用。 為了穩(wěn)定海地局勢,美軍八十二空降師直升機分批運載數百名美軍,降落在海地總統府草坪上,美軍又增派二千二百名海軍陸戰(zhàn)隊到街頭維持治安。不過,由美軍接管的太子港機場再度拒絕無國界醫(yī)生組織一架運送醫(yī)療物資的飛機降落,美方的處理手法再度受到炮轟。

海地國家監(jiān)獄在地震中倒塌,約4500名非法武裝力量全部逃逸。這幾天,他們已經涌上街頭。處于震中的家樂福警局,已經被非法武裝力量洗劫一空,被搶的物資里包括該警局所有的軍械器材。而據通報,已經有5名警察喪生于非法武裝力量槍下。西班牙救援人員在海地地震8天后救出一名幸存者。美國將增派4000軍事人員參與海地救援.

首都太子港許多人趁機發(fā)災難財。12日的大地震導致物價全面飛漲,從飲水、汽油、電話卡乃至出租車費漲幅都破紀錄,因為太子港缺乏物資,又涌進大批攜帶美金的外國人。截至目前,美軍已向海地派出超過1萬名軍事人員、33架救援專機、“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和多艘軍艦。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也控制了海地總統府,此前美軍特種部隊已經掌管了太子港國際機場。

聯合國23日表示,海地政府已經宣布結束搜尋與救援階段的工作。另有報道稱,海地當局已把工作重心從搜救轉移到幫助幸存者上,已開始著手將50萬太子港災民遷移至郊區(qū)暫住。海地的生活秩序開始逐漸恢復。一些商店也開門營業(yè),太子港中央銀行預訂23日開始運作,但首都以外銀行已在22日營業(yè)。

大災之后防大疫,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地總統稱,大規(guī)模遷移災民的重要目的就是防止傳染病蔓延。紅十字會駐海地的人員說,地震發(fā)生后第10天,一些國際組織已在災區(qū)發(fā)現腹瀉、破傷風等傳染病。太子港一些地區(qū)已經開始啟動防疫工作。

海地內政部稱海地地震遇難人數超過11萬。

中國醫(yī)療防疫救護隊24日下午搭乘民航包機自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啟程前往海地執(zhí)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預計于當地時間25日15時抵達海地太子港,中國政府再次向災區(qū)無償提供的藥品和醫(yī)療器械等物資也將同機運抵。

地震背景

海地所處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是地震活躍地區(qū),歷史上曾多次經歷過破壞性地震。

其中一次地震發(fā)生在1751年,當時伊斯帕尼奧拉島仍處在法國的殖民控制下。

此外,在1770年時也發(fā)生過一次較大的地震。據來自法國歷史學家莫羅德·圣·梅里(Moreau de Saint-Méry,1750年-1819年)的資料記載,1751年10月18日的地震發(fā)生以后,太子港“只有一座磚石建筑物沒有坍塌”,但1770年6月3日發(fā)生的地震使“整個城市倒塌了”。

1842年5月7日發(fā)生在海地北部城市海地角的一次地震摧毀了海地北部部分城鎮(zhèn)和鄰國多米尼加共和國部分地區(qū)。

1946年,一次里氏8.0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多米尼加共和國和海地,并引發(fā)了海嘯,造成1790人死亡,大量人員受重傷。

一份1992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海地處于地震活動末期的恩里基洛-芭蕉花園斷層帶上,這一地區(qū)的地震多由板塊的水平移動而引起。這個斷層帶從伊斯帕尼奧拉島中南海部一直延伸到牙買加,處于加勒比海和北美大陸板塊的交界處。雖然這個地區(qū)近幾十年來沒有重大地震活動,但是科學家?guī)资陙硪恢鳖A測有發(fā)生7.2級以上重大地震的危險,其破壞力類似于1692年牙買加地震。

2008年3月,保羅·曼和一個2006級學生研究小組在加勒比地區(qū)第十八次地質大會上提交了一份危險評估報告,特別注明了恩里基洛-芭蕉花園斷層帶的較大變形,由于過去40年間,這一斷層基本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所以小組建議“高度重視”這一變化,有可能引發(fā)7.2級以上的地震。

海地的一份報紙《Le Matin》在2008年9月發(fā)表的一篇文章援引地質學家帕特里克·查爾斯的評論指出,太子港處于發(fā)生地震的高風險地區(qū)。

地震原因

板塊移動引發(fā)地震不可預測期待減災——美研究和勘探機構專家就海地地震成因及減災答記者問

新華網華盛頓1月13日電 (記者任海軍)加勒比島國海地于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fā)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地球和大氣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彭志剛、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維克托·蔡就此次地震的成因及如何減少地震損失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采訪。

記者:加勒比地區(qū)是否為地震危險帶?

彭志剛:加勒比地區(qū)是非?;钴S的地震帶,因此地震學家對這一地區(qū)發(fā)生如此大的地震并不感到十分驚訝。

維克托·蔡:包括海地在內的加勒比諸島位于加勒比板塊與北美板塊的交界地帶,因此這一地區(qū)很容易發(fā)生地震。

記者:海地地震的成因是什么?為何主震后發(fā)生很多余震?

彭志剛: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公布的地震定位及震源機制,海地地震發(fā)生在“恩里基約-芭蕉園”斷層的左旋走滑斷層,這一斷層的類型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圣安德烈斯斷層相似,它每年要承受約7毫米的板塊移動。達到里氏7級的地震可能在數月至數年內陸續(xù)引發(fā)余震,其中一些余震的震級會比較高,導致進一步損失。

維克托·蔡:海地地震是板塊移動的自然結果,此次地震緩解了兩大板塊間累積的部分應力。震級越高的主震引發(fā)的余震數量通常也越多,此次地震發(fā)生較多余震與主震震級較高相一致。

記者:影響地震救援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彭志剛: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地震救援存在“黃金72小時”之說(即地震發(fā)生后72小時內,被埋壓災民的存活率較高)。

維克托·蔡:向災區(qū)迅速運送救援物資和專業(yè)設備可能最重要。由于此次地震震區(qū)的經濟狀況不好,救援工作想取得成功,需要其他源頭或國家的財政援助。

記者:此次地震再次提出了一個經常被提及的問題,即地震能否預測并避免震災,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彭志剛:地震學家尚不能準確預測大規(guī)模地震發(fā)生的時間。不過,專家們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由于地處主要斷層帶,加勒比地區(qū)非常危險。海地首都太子港過去數百年來曾多次遭受地震打擊。專家常說,地震本身不會殺人,(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才會殺人。如果建筑物的質量足以應付強烈的地震晃動,震災的慘劇即使不能完全避免也會大大減輕,這需要科研人員、工程師和政策制定者通力合作。確保建筑物質量合格非常重要,尤其對鄰近主要活躍斷層的城市而言更是如此。

維克托·蔡:就目 前而言,專家僅能預測今后10年到20年發(fā)生大地震的百分率,更高級的預測尚無可能。不過,地震界有句諺語:地震不殺人,建筑物殺人。因此,提高建筑物抗震標準能大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人類即使不能預測或躲避地震,也能采取很多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震后重建所面臨的困境。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CN106524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
最新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史上十大傷亡最慘重的地震 世界著名大地震排行 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曾經經歷過很多次恐怖的大地震,這些大地震破壞巨大,給人類造成巨大損失,也使得無數的生命罹難。下面maigoo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世界十大傷亡最慘重地震,它們是:華縣地震、洪洞地震、海地地震、海原大地震、唐山大地震、阿勒頗大地震、印度洋大地震、達姆甘地震、關東大地震、墨西拿地震。
中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十大地震 盤點令人悲痛的中國十大地震
中國是地震較頻發(fā)的國家,尤其是處于地震帶的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江蘇、安徽、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等省份和地區(qū),歷史上發(fā)生地震的次數可謂數不勝數,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傷害。那么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大地震?造成傷亡最慘重的地震是哪次?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盤點令人悲痛的中國十大地震,包括1556年華縣地震、1303年洪洞地震、1920年海原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2025年世界十大地震事件 2025全球6級以上地震大盤點
進入2025年以來,全球地殼活動愈趨頻繁,世界各地已發(fā)生多起6級以上的大地震,其中最大的地震是2025年3月28日在緬甸發(fā)生的7.9級地震。那么除此之外,2025年全球6級以上大地震還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盤點2025年世界十大地震事件,包括2·8洪都拉斯地震、1·7定日地震、3·25新西蘭地震等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21世紀全球十大地震 21世紀地震死亡人數排名 21世紀最強地震盤點
21世紀全球地震災害頻發(fā),許多地方都遭受了強烈地震的襲擊。迄今為止,7.0級以上的地震達到了20多處,這些地震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那么,你知道21世紀全球歷史大地震有哪些嗎?21世紀世界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21世紀全球十大地震,有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2005年克什米爾大地震、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2023年土耳其南部地震、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20世紀全球十大地震 20世紀地震死亡人數排名 20世紀最嚴重的地震
在20世紀,全球發(fā)生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地震災害,其中8.5級以上的達十幾次,7.0以上的也至少有三十多次,有些地震還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那么,你知道20世紀全球歷史大地震有哪些嗎?20世紀世界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20世紀全球十大地震,有1920年中國海原大地震、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地震、1948年土庫曼阿什哈巴德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十大國家 地震之國 全球地震最頻繁的國家盤點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全球每年約發(fā)生500多萬次地震,只不過絕大多數因為震源小而不被人們所察覺。只有3級以上地震,才能逐漸被人們所感知,每年全球約發(fā)生近5萬次3級以上地震,位于地震帶上的國家會地震頻發(fā)。其中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十大國家依次是墨西哥、印度尼西亞、日本、智利、加拿大、菲律賓、中國、新西蘭、美國、哈薩克斯坦,下面跟隨MAIGOO編輯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國家的詳細情況吧。
中國十大最不容易地震的城市 中國地震少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是地震多發(fā)國家之一,地震活動頻繁。嚴格來說,中國就沒有真正不會發(fā)生地震的城市,只能說存在還沒有發(fā)生過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城市,但仍存在發(fā)生地震的可能性。相對來說,中國地震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大部分城市還是相對比較安全,地震規(guī)模普遍不大。中國十大最不容易地震的城市有衢州市、深圳市、長沙市、南寧市、南昌市、宜春市、貴陽市、六盤水市、杭州市、嘉興市等,下面跟隨MAIGOO編輯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城市的詳細情況吧。
中國最容易地震的十大省份 中國比較容易地震的省份有哪些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全球每年約發(fā)生500多萬次地震,只不過絕大多數因為震源小而不被人們所察覺。由于中國地處板塊交界處,屬于易發(fā)生地震區(qū)域,每年會發(fā)生數百起地震,這些地震大多分布在一些容易發(fā)生地震的省份。中國最容易地震的十大省份依次是新疆、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河北、河南,下面跟隨MAIGOO編輯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省份的詳細情況吧。
傷亡最慘重的十大日本地震 日本歷史上破壞嚴重的地震排名
日本是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國家,尤其是地震和海嘯,在日本歷史上造成大面積傷亡的地震比比皆是,maigoo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藗鲎顟K重的十大日本地震,包括:1923關東大地震、3·11日本地震、寶永大地震、阪神大地震、明治三陸地震、濃尾地震、福井地震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土耳其十大地震排名 土耳其最嚴重的地震 土耳其歷年大地震盤點
土耳其位于阿拉伯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匯處,由于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年來地震頻發(fā)。本文中maiGoo小編就帶領大家看看土耳其發(fā)生過的大地震有哪些,例如1939年12月27日埃爾津詹7.9級地震、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的7.8級地震、1999年8月17日土中部和西部的7.4級地震,都曾給土耳其帶來巨大損失。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歷史上的土耳其大地震。
云南歷史十大地震 云南歷年大地震 云南最大的地震
云南屬于地震多發(fā)省份,是中國乃至全球地震最多的地區(qū)之一。你知道云南歷史上有哪些大地震嗎?本文MAIGOO網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云南歷史十大地震,有1500年云南宜良地震、1515年云南永勝地震、1588年云南建水曲溪地震、1652年云南彌渡南地震、1733年云南紫牛坡地震、1799年云南寶秀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河南史上十大強震 河南最嚴重的地震 河南歷次大地震盤點
河南省境內地質構造復雜,分布著太行山前斷裂帶、聊蘭斷裂帶、華北斷塊南緣斷裂帶等一系列活動構造帶,是地震災害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河南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強震活動,其中5級以上地震30次、6級以上地震7次。那么河南歷史大地震有哪些?河南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河南歷史十大地震,有1556年華州大地震、1820年河南許昌地震、1502年河南濮城地震、1587年河南修武東地震、1524年河南許昌張潘店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河北史上十大強震 河北最嚴重的地震 河北歷次大地震盤點
河北是我國華北地區(qū)地震最為頻繁的區(qū)域之一,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強震活動,據河北地震歷史記錄可知,該地區(qū)歷史上6.0級以上地震次數多達20次以上。那么河北歷史大地震有哪些?河北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河北歷史十大地震,有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地震、1945年河北灤縣地震、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1830年河北磁縣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四川歷史十大地震 四川史上最大的地震 四川歷年大地震盤點
據史料記載,四川是我國地震發(fā)生較為頻繁的省份之一。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四川歷史十大地震,有公元前186年川甘陜交界大地震、公元1327年四川省雅安天全大地震、1786年四川省康定-瀘定磨西鎮(zhèn)大地震、1933年四川省茂汶縣迭溪鎮(zhèn)大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吉林史上十大強震 吉林最嚴重的地震 吉林歷次大地震盤點
吉林省境內有不少地震帶,有北東向的嫩江斷裂、松遼盆地東緣斷裂、伊通-舒蘭斷裂等,因此它也是我國一個地震頻發(fā)的地區(qū),歷史上曾發(fā)生過多次地震。那么,你知道吉林歷史大地震有哪些?吉林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吉林歷史十大地震,有1597年吉林長白山地震、1973年吉林汪清地震、1917年吉林琿春地震、1918年吉林琿春地震、2002年吉林汪清地震、1119年吉林前郭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廣東十大地震事件 廣東歷史大地震排行 廣東最嚴重的地震盤點
廣東雖然不是地震高發(fā)區(qū),但也存在地震帶,因此發(fā)生過一些小型地震,大型地震則相對少見。本文中maiGoo小編就帶領大家看看廣東發(fā)生過的大地震有哪些,例如1918年汕頭南澳的7.3級地震、1969年陽江的6.4級地震、1962年河源的6.1級地震,都曾給廣東帶來一定損失。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歷史上的廣東地震有哪些。
內蒙古史上十大強震 內蒙古最大的地震 內蒙古歷次大地震盤點
內蒙古板塊位于印度板塊、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境內地形和地質構造極其復雜,同時是我國地震最活躍的省區(qū)之一,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強震活動,其中6.0級以上地震次數多達十幾次。那么內蒙古歷史大地震有哪些?內蒙古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內蒙古歷史十大地震,有1290年寧城地震、1954年騰格里沙漠地震、849年包頭大地震、1954年阿拉善右旗地震、1976年和林格爾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臺灣十大地震事件 臺灣最嚴重的地震 臺灣歷年大地震
由于臺灣地處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作用的邊界地區(qū),所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中國地震的多發(fā)區(qū)。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臺灣歷史十大地震,上榜的有1920年臺灣花蓮地震、1999年臺灣嘉義地震、2024年臺灣花蓮地震、1906年臺灣梅山地震、1935年臺灣新竹–臺中地震、1848年臺灣彰化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新疆歷史十大地震 新疆發(fā)生過哪些大地震 新疆歷年大地震盤點
根據歷史記載,新疆是我國內陸地震活動的主要地區(qū)之一。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新疆歷史十大地震,上榜的有1902年新疆阿圖什地震、2001年新疆昆侖山地震、1906年新疆沙灣地震、1931年新疆富蘊地震、2014年新疆于田地震、1944年新疆新源地震等,這些都是新疆歷史上較大的地震,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甘肅十大地震事件 甘肅歷史大地震排行 甘肅最嚴重的地震盤點
甘肅境內地形和地質構造極其復雜,是我國一個地震頻發(fā)的地區(qū),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強震活動,其中6.0級以上地震次數多達20次以上。那么甘肅歷史大地震有哪些?甘肅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甘肅歷史十大地震,有1932年昌馬地震、1927年古浪地震、1718年通渭?甘谷地震、1654年天水地震、1879年武都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