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山在江夏縣東南50里,即今武昌縣城(現(xiàn)江夏區(qū))紙坊鎮(zhèn)附近。此山有水分流如八字,故名?!督典洝吩唬骸拔洳猩綗o林,政可圖始,不可居終,山分八字,數(shù)不及九”,指的就是八分山。山旁在明時還有因山得名的八分湖、八分院。八分山里有白云洞,有武漢現(xiàn)存唯一的石窟寺,由天然石灰?guī)r溶洞組成,被譽為“武漢最具自然特色的山”。
山腰有飛錫泉,唐貞觀年間有駱禪師游方(按:佛家語稱為“飛錫”,即持錫杖云游四方)至此,建為道場,故名。該泉無論久旱、甚雨,兩不盈涸,朝廷賜廟名為靈濟南。據(jù)說建廟以后,很少有災荒,一方百姓獲益不淺。1187年(宋淳熙十四年)賜封該廟為嘉澤候,1193年(紹熙四年)再加“顯應”二字。1200年(慶元六年)夏旱,地方官奉命禱雨于廟,大獲甘霖,四郊沾足,遂成豐年,又贈“靈惠”二字。相傳元代郡守李貞登山祈雨,“有巨蟹如白龍人潭,黑龍渤起,雷雨大作”。此廟后不復存。明清時代,在山頂有八分寺,又有茲云寺。山顛有子午石,身方頂圓,群石環(huán)之,遇旱禱雨皆在石前,故八分山在清代為省會朝山。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湖廣總督汪志伊親至山上禱雨,并于子午石正面鐫“八分山之神”,左旁鐫“子午石”共8字。
八分山位于江夏八分山路,景色也過得去,多松樹為主,花不多,主要是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身體的地方。山頂可以看到江夏的部分概況。游玩線路如下:
導航到八分山路這邊入口,是一個村落,公路可直接上山,車就停在八分山路旁,周末有村民收費,10元一天在進入公路大概200米處,右側(cè)有步行綠道,爬臺階。周末基本要防火掃碼進入。建議走步行綠道,周末公路車很多,停滿了公路兩側(cè),不好看。
步行綠道-電視塔小路-山頂-直走小路到寺廟-左側(cè)小路到公路沿公路下山
備注:電視塔小路施工,偶爾封閉,如果過不去,就沿左邊公路到三岔口,右側(cè)小路到?jīng)鐾ぃ赃吺清憻捚鞑?,沿小路上山,到頭左轉(zhuǎn)到山頂。二個半小時左右 中等強度
不愿意爬臺階的,就直接村路口停車,沿公路直接上山,下山。
公路到三岔口-右側(cè)涼亭小路上山-左轉(zhuǎn)到山頂-直走小路到寺廟-左側(cè)小路到公路沿公路下山,強度很小。
線路2加強版,沿線路2回到三岔路走左側(cè)紅色萬佛路,到佛徑直行登山,兩側(cè)都是石刻佛像,一直走到?jīng)鐾し祷叵律剑杏洸荒茉僮咔靶邢律铰贰?/p>
不想走公路的,車可開到接近山頂?shù)娜砺?,有停車位?/p>
走左側(cè)萬佛路到佛徑路口-走右側(cè)木臺階路下行-直到寺廟,到這里貌似沒路了,寺廟常年封閉,實際可以過去的,走到寺廟前沿左側(cè)建筑物繞行到一個廢棄小工廠-前方有一水泥地小停車場,有一條很小的路,一直行繞過障礙物到另一個步行路,直走到分岔路右轉(zhuǎn)上山,到頭右側(cè)爬臺階到山頂,然后直行到寺廟左側(cè)路下山取車。這條路不錯,人很少,景色也不錯。全程聽鳥唱歌,空氣也更好些,景色也不錯。用時二個半小時左右,中等強度。
備注:友情提示,周末人很多,基本很難停車,要走好遠,盡量不要開車上山,路不寬,到3點以后就很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