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故指的是2000年8月俄羅斯海軍的一次事故。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專門用于攻擊航空母艦的、俄羅斯海軍迄今最現(xiàn)代化的大型多用途核潛艇之一。該艦1994年建造,1995年1月投入現(xiàn)役,裝有“花崗巖”導彈發(fā)射裝置,還配備有水面導彈發(fā)射裝置。潛艇上配備的“花崗巖”巡航導彈射程達550公里,飛行速度是聲速的一倍半。它可以裝載二十四枚“花崗巖”導彈,每枚導彈重7噸。這些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也可以攜帶常規(guī)彈頭。采用混合制導系統(tǒng)。當時世界上任何一支艦隊都沒有找到對付這種導彈的有效武器。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于2000年8月演習期間,在位于巴倫支海距離北莫爾斯克市175公里的海域沉沒,沉沒深度為108米。官方公布的沉沒直接原因為魚雷爆炸導致一系列彈藥爆炸。潛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難。
當?shù)貢r間2021年11月22日,俄羅斯北方艦隊前司令波波夫海軍上將表示,于2000年沉沒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原因為與北約潛艇相撞。
波波夫說,與“庫爾斯克”號相撞的北約潛艇曾對其尾隨跟蹤,但在當時的海洋和其他條件下無法保持安全距離,兩艘潛艇距離過近,“庫爾斯克”號的機動動作導致失去了聯(lián)系。波波夫表示有90%把握確定是哪艘北約潛艇,但是無法公開。那艘北約潛艇曾出現(xiàn)在與“庫爾斯克”號相撞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