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詩作。此詩寫詩人春日游園的所見所感:先是詩人游園看花而進(jìn)不了園門,感情上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后看到一枝紅杏伸出墻外,進(jìn)而領(lǐng)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全詩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體現(xiàn)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點(diǎn),情景交融,膾炙人口。
游園不值⑴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⑵,小扣柴扉久不開⑶。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⑴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jìn)門兒。值,遇到;不值,沒得到機(jī)會。
⑵應(yīng)憐:大概是感到心疼吧。應(yīng),表示猜測;憐,憐惜。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⑶小扣:輕輕地敲門。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
也許是園主擔(dān)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guān)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此詩創(chuàng)作時(shí)間難以確證,其創(chuàng)作動機(jī)也有很大爭議。劉永生《千古名詩千家詩》認(rèn)為這就是純粹的記游之作,蔡干軍《詩藝引談》則認(rèn)為是為贊美高人隱士而作,而林方直、陳羽云《唐宋詩詞淺釋》則認(rèn)為是反封建獨(dú)裁、反壓迫的政治詩。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其學(xué)出于葉適,與真德秀友善。詩屬江湖詩派。有《四朝聞見錄》《靖逸小集》。
此詩所寫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風(fēng)輕、陽光明媚的時(shí)節(jié)。詩人乘興來到一座小小花園的門前,想看看園里的花木。他輕輕敲了幾下柴門,沒有反響;又敲了幾下,還是沒人應(yīng)聲。詩人猜想,大概是怕園里的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閉門謝客的。詩人在花園外面尋思著,徘徊著,很是掃興。他在無可奈何、正準(zhǔn)備離去時(shí),抬頭之間,忽見墻上一枝盛開的紅杏花探出頭來?!按荷珴M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lǐng)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從詩意看,門前長有青苔,足見這座花園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門很久,無人答應(yīng),更是冷清,可是紅杏出墻,仍然把滿園春色透露了出來。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一種意外的喜悅。
這首詩在寫作上有很多好處。其一是寫春景而抓住了特點(diǎn),突出了重點(diǎn)。陸游《馬上作》云:“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用“楊柳”的金黃、嫩綠來襯托“紅杏”的艷麗,可謂善于突出重點(diǎn)。葉紹翁這首詩應(yīng)是從陸游詩中脫胎而來,用一“出”字把紅杏擬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點(diǎn),突出了重點(diǎn)。其二是“以少總多”,含蓄蘊(yùn)藉。比如“一枝紅杏”就是“滿園春色”具體而集中的表現(xiàn),一枝紅杏就代表了墻內(nèi)百花。其三是景中有情,詩中有人,而且是優(yōu)美的情、高潔的人。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小扣柴扉”又“久不開”,其人懶于社交,無心利祿,已不言可知。門雖常關(guān),而滿園春色卻溢于墻外,其人怡情自然,豐神俊朗,更動人遐思。其四是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夠引起許多聯(lián)想,從而給人以哲理的啟示和精神的鼓舞?!按荷珴M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贝荷谶@么一“關(guān)”一“出”之間,沖破圍墻,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guān)鎖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賦予這兩句詩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fā)展起來。這兩句詩也便獲得了新的生命,流傳不絕。
瞿佑:“陳簡齋詩云:‘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懛盼淘娫疲骸且灰孤牬河辏钕锩鞒u杏花?!约丫湟病O环Q。葉靖逸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魇粒骸欢鞖馊绱号蛉战诸^賣杏花?!湟庖嗉眩梢宰芳爸?。”(《歸田詩話》卷中)
錢鐘書:“這是古今傳誦的詩,其實(shí)脫胎于陸游《劍南詩稿》卷十八《馬上作》:‘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贿^第三句寫得比陸游的新警。《南宋群賢小集》第十冊有另一位‘江湖派’詩人張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題》說:‘誰家池館靜蕭蕭,斜倚朱門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盡,粉墻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閑字填襯,也不及葉紹翁的來得具體。這種景色,唐人也曾描寫,例如溫庭筠《杏花》:‘杳杳艷歌春日午,出墻何處隔朱門?!瘏侨凇锻疽娦踊ā罚骸恢t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dú)愁。’又《杏花》:‘獨(dú)照影時(shí)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但或則和其他的情景攙雜排列,或則沒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寫得這樣醒豁。”(《宋詩選注》)
程千帆:“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一種意外的喜悅?!保ā豆旁娊襁x》)
吳熊和:“葉紹翁寫園的一角,比陸游取景小而含意深。在‘出墻來’的前面加上了‘關(guān)不住’這個(gè)‘關(guān)’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躍,使與‘關(guān)’字相應(yīng)的‘出’字更有精神?!恢t杏’與‘滿園春色’相對,又顯出春光的洋溢,兩句中含義有幾層,詩意蘊(yùn)藉。后來就產(chǎn)生了‘關(guān)不住的春光’的說法,這兩句詩也常用來形容生活中的這類境況了?!保ā短扑卧娫~探勝》)
金性堯:“三、四兩句是名句,寫得自然,寓見微知著之意。比葉紹翁早的亦是江湖派詩人張良臣,在他的《偶題》結(jié)末云:‘一段好春藏不盡,粉墻斜露杏花梢?!褪秋@得太用力了,如‘好春’、‘粉墻’之類總感到有些涂抹,‘藏不盡’比‘關(guān)不住’尤其見絀?!保ā端卧娙偈住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