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臺風桑美(英語:Super Typhoon Saomai,國際編號:0608,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08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Juan),為2006年太平洋臺風季第8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名字來自越南,意即“金星”。
臺風“桑美”的前身是熱帶低壓08W,2006年8月5日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并命名為“桑美”,最后“桑美”穩(wěn)定向西偏北的方向快速移動,強度穩(wěn)步增強,8月9日進入24小時警戒線后,中央氣象臺將其升格為超強臺風,隨即達到巔峰強度,中央氣象臺、日本氣象廳、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分別給予60m/s、105kt、140kt的風速評價,成為當年最強的臺風之一(與臺風西馬侖、臺風摩羯并列)。8月10日17時25分登陸浙江蒼南馬站鎮(zhèn),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強度有17級(60m/s,超強臺風級),臺風中心最低氣壓925hPa。登陸后兩小時,中央氣象臺將其降格為強臺風,稍后降格為臺風,11日進入江西境內并減弱為熱帶風暴。12日上午8時,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
桑美曾經是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中國大陸最強的臺風(后來被2014年第9號臺風威馬遜所超越),登陸強度比2005年登陸美國的颶風卡特里娜還要強,它嚴重影響了中國東部沿岸地區(qū),造成了196.58億人民幣的損失。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次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由“山神”(Son-Tinh)替代。
為避免臺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guī)范臺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后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huán)重復使用。該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tǒng)。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qū)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qū)提供?!吧C馈边@一名字來自越南,意即“金星”。“桑美”這一名稱是第二次被使用,在命名表中排在第14位。
由于“桑美”嚴重影響了中國東部地區(qū),造成了上百億人民幣的損失和數(shù)百人死亡。2006年12月4日至9日召開的的第39次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中決定將“桑美”這個名字退役,在第40屆會議中由“山神”(Son-Tinh)替代。
2006年8月初,西北太平洋海洋上幾乎遍布著熱帶擾動。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是位于日本列島東南硫磺島以東近千公里的擾動90W,緊隨其后的是位于關島東南的99W和臺灣以東海域的91W。其中99W就是后來的臺風“桑美”。這3個擾動早在8月2日后就先后發(fā)展,其中99W早期活躍于近赤道海域,并在發(fā)展中向西北移進。8月4日,90W與99W率先發(fā)展,并在當天相繼被日本氣象廳(JMA)升格為熱帶低壓。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JTWC)則在8月5日上午就將99W升格為熱帶風暴。而后日本氣象廳在當天20點做編號處理,其中90W被命名為臺風瑪莉亞,編號0607;99W遲半小時,編號0608,命名為臺風桑美。8月5日下午,91W被命名為臺風寶霞,編號0609,中央氣象臺也在其后對三個風暴升格為熱帶風暴,三臺追逐正式開始。
“桑美”形成后12小時,大致都穩(wěn)定向西北移動,偶有向北偏西移動。2006年8月6日上午8點,位置在關島附近的13.8°N 144.2°E,8月7日2時,中央氣象臺將“桑美”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JMA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之后“桑美”對流逐漸強盛,并有發(fā)展中心密集云區(qū)(CDO)的趨勢。7日凌晨,“桑美”逐漸橫過北馬里亞納以西,并向琉球群島移動。7日8時,JTWC將其升格為臺風,14時,中央氣象臺將桑美升格為臺風,同時JMA也將其升格為臺風。在之后的1天,“桑美”的強度被中央氣象臺一直定在35m/s,JTWC也將其強度定在75kt,發(fā)展比較緩慢。但“桑美”一直保持著每小時30km的快速移動速度,逐漸追上了生成位置偏西的臺風“寶霞”。
8日,“桑美”開始出現(xiàn)向西北偏西移動跡象,進逼琉球群島?!吧C馈钡脑鰪娝俣入m然沒有明顯提升,大體維持氣候平均值,但依然在當天被JTWC升格到二級臺風。“桑美”環(huán)流開始緊縮,同時低層風眼開始顯現(xiàn),對流更加強盛,核心區(qū)緊密,眼墻進一步鞏固,成為一股環(huán)流半徑在300~400km的中型熱帶氣旋。而此時“桑美”和“寶霞”的位置已經相當接近,二者發(fā)生了明顯的藤原效應。臺風“寶霞”的強度在小幅增強后迅速減弱,并改為向正西方向前進。
8日夜間,“桑美”位于東經130度,此時“桑美”的環(huán)流進一步縮緊,變成一股小環(huán)流氣旋,眼墻結構建立完整,低層風眼清晰。良好的環(huán)境使得“桑美”在進入9日后高速增強,并且,藤原效應使“桑美”吸收了“寶霞”的水汽,這更加有利于它的增強。9日凌晨到上午,“桑美”風眼逐漸打開,隨后中央氣象臺提升了“桑美”的強度,達到40m/s。11時,進一步將其升格為強臺風。之后“桑美”風眼繼續(xù)清晰化。18時,中央氣象臺將“桑美”升格為超強臺風。9日中午桑美進入中央氣象臺24小時警戒線。
隨后,“桑美”的強度繼續(xù)增強,9日夜間,“桑美”被中央氣象臺認定為60m/s的超強臺風,JTWC也給出當年度的最高強度140kt,屬于其下臺風強度分級的五級超強臺風,JMA也給出了105kt的評價,屬于其下屬分級的“猛烈臺風”?!吧C馈痹?日夜間以西北西的移向從琉球群島南部通過,9日21時,桑美位于中國釣魚島以東近百公里的海面。
10日16時30分,即“桑美”登陸前50分鐘,蒼南陣風錄得68m/s,氣壓938.2hPa;平地福建臺山錄得70.8m/s,而福鼎合掌巖錄得風速75.8m/s,成為了福建最高風速,中國第二風速。17時,JTWC將其風速降為130kt,但事實上,陸上的風力有增無減。
8月10日17時25分“桑美”以巔峰風速登陸蒼南馬站鎮(zhèn),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強度17級(60m/s,超強臺風級),中心最低氣壓920hPa。此日適逢農歷七月天文大潮期,在溫州鶴頂山風力發(fā)電站測得的81m/s的最大陣風,成為中國第一風速。海軍護衛(wèi)艇遭遇桑美,測風儀超出強度全部失靈,所有的測風儀都到達了上限75m/s。桑美很小的環(huán)流意味著巨大的氣壓梯度,距離登陸地點不過30公里的霞關在當日16時僅測得氣壓963.6hPa。
登陸后2小時,10日19時中央氣象臺將桑美降格為強臺風,并移入福建省福鼎市境內,當日23時,它的7級風暴風半徑100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30公里,穿過福建北部,21時30分,中央氣象臺將其降格為臺風,23時進一步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11日2時降格為熱帶風暴并進入江西省,此時JMA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8時,JTWC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而JMA則直接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9時,中央氣象臺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此時臺風中心位于弋陽縣境內,16時移到新建縣,12日凌晨從江西瑞昌移至湖北省陽新縣,12日上午8時,JTWC認為其已減弱為熱帶低壓,并對其發(fā)出最后警報,中央氣象臺認為其已經減弱為低壓區(qū),已經很難確定其環(huán)流中心,并對其停止編號。
在事后發(fā)布的“最佳路徑”中,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臺風的時間提早了12個小時。而中央氣象臺將登陸地點由馬站鎮(zhèn)向南調整至霞關鎮(zhèn)。
2006年8月10日17:20,“桑美”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zhèn)登陸,登陸的風速高達60m/s,中心氣壓920hPa,“桑美”成為建國后登陸大陸地區(qū)最強的臺風。10至12日,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內陸大部地區(qū)出現(xiàn)了8~10級大風,其中浙江東南沿海和福建東北部沿海部分地區(qū)的風力有11~12級,局部地區(qū)風力達14~17級;福鼎市10日17~20時連續(xù)3小時陣風風速超過40m/s。浙閩兩省觀測到的最大風速均打破了兩省極大風速的歷史記錄。浙江蒼南霞關和福建福鼎市合掌巖部隊測站(海拔高度700米左右)的氣象儀器分別測到68.0m/s和75.8m/s的陸地器測臺風大風風速,僅次于1962年9月1日香港大老山測得78.9m/s的臺風極大風速值。另外,江西東北部(包括鄱陽湖湖面)也出現(xiàn)了6~8級大風,局部地區(qū)風力達9級。而后,溫州鶴頂山風力發(fā)電站8測得的81m/s的陣風記錄被中國氣象局承認,這也成了有確實記錄來中國大陸地區(qū)的最大風速。
“桑美”于5日晚上在關島東南方的洋面上生成到登陸時,以平均每小時27.3公里的速度快速移動,強度迅速加強,4天內迅速加強成為超強臺風;并且成超強臺風后移速增大到每小時30公里。在整個臺風生命史中,始終保持這種快速移動的臺風并不太多見,特別是如此強的超強臺風一直持續(xù)如此快速移動更為少見。
浙江省從10日5時開始降雨,暴雨區(qū)主要集中在溫州、臺州地區(qū),累計雨量大于100mm的站點有33個,大于200mm的有13個站點,大于300mm的有9個站點,大于350mm的有4個站點:分別是蒼南昌禪466mm、金鄉(xiāng)379mm、玉蒼山377mm、礬山369mm。截止10日20時,100mm以上降雨籠罩面積3512平方公里,200mm以上降雨籠罩面積為509平方公里,300mm以上降雨籠罩面積為113平方公里。10日晚上,在“桑美”登陸時,溫州有記錄的過程最大增水是3.58米,實際最高的潮位是6米出頭,與最后的潮位預測相差60厘米左右。
“桑美”的降雨強而急,且降雨地點集中。10-12日,強降雨主要集中在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北部和江西中北部的部分地區(qū),其中,浙江蒼南云巖430毫米、平陽水頭317毫米,福建柘榮鴛鴦頭320毫米、福鼎管陽314毫米、柘榮青嵐293毫米;特別在10日傍晚至上半夜,浙江蒼南云巖和平陽水頭5小時降雨量分別達到了374和233毫米。
“桑美”環(huán)流十分緊湊,在臺風中心100公里外就基本感覺不到臺風的影響,作為小環(huán)流臺風,在陸地上不能持續(xù)太久,登陸后強度迅速減弱,登陸后2小時,“桑美”減弱為強臺風。而后“桑美”在副熱帶高壓引導下西進入內陸,強度繼續(xù)下降,11日上午就在江西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
“桑美”生命史中最低中心氣壓曾達915hPa,且一直維持到離海岸線80公里左右的時候,登陸時仍為超強臺風,中心最大風力有17級(60m/s),中心氣壓920hPa,是1949以來登陸我國大陸最強的臺風。歷史上登陸大陸的超強臺風也只有1956年第12號臺風溫黛,它于8月1日在浙江象山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速55m/s,中心最低氣壓923hPa,實測914.5hPa。
“桑美”登陸前,各地政府都進入了緊急狀態(tài)。浙江省全省災前轉移989937人,其中溫州轉移509708人,臺州轉移285606人,麗水轉移17216人,舟山轉移25820人,寧波轉移89480人,紹興轉移29409人,金華轉移25002人,嘉興轉移1744人,湖州轉移5952人。但是還是有部分漁民堅守未撤離,而這些漁民最后幾乎全部遇難。福建省安全轉移人員56.9萬人。
“桑美”在地圖上畫出一條幾乎筆直的斜線,直撲閩北浙南而來。它一路“瘋長”,迅速發(fā)展成為風力不小于17級的超強臺風,近中心最大風速達到驚人的60m/s?!吧C馈睆姸葟?,移動速度快,結構緊密,“個頭”小但臺風眼十分清晰。“桑美”具備了一個高強度臺風的一切顯著特征,是十分“標準”的臺風。
正是由于“桑美”的風力特別強、強風持續(xù)時間長、降雨強度大、降雨時間集中,給浙江蒼南和福建福鼎的部分地區(qū)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兩省因臺風共造成至少48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196.5億元。
2006年8月10日17時25分,第8號超強臺風“桑美”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zhèn)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60m/s),中心底層最低氣壓925hPa(CMA數(shù)據(jù)),創(chuàng)下了多個中國大陸第一,堪稱中國大陸的“臺風之王”。2014年第09號臺風威馬遜雖然登陸海南島時幾乎所有數(shù)據(jù)超過“桑美”,雖然第二次登陸大陸時已經減弱,但中央氣象臺認為風速與之相當,氣壓仍然超過“桑美”。
2007年臺風韋帕同桑美一樣,達到超強臺風級(16級)可登陸前減弱為強臺風,強度并不占優(yōu)勢。2018年同桑美一樣的八號臺風瑪莉亞,其路徑極其相似,達到超強臺風級(17級)??傻顷懬巴瑯訙p弱為強臺風,強度同樣也并不占優(yōu)勢。2019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達到超強臺風級(62m/s)登陸前減弱為52m/s,之后登陸溫嶺市,風力強度僅次于桑美,而氣壓實測低于桑美。
2006年8月9日,臺風“桑美”進入24小時警戒線,中央氣象臺以及浙閩兩省氣象臺開始改發(fā)強臺風警報。就在臺風消息發(fā)出僅僅1天后,“桑美”被發(fā)出緊急警報,此時“桑美”已經成為一股55M/S的超強臺風。兩省三防辦緊急發(fā)出通知,氣象臺在晚上不斷發(fā)出緊急警報,提示沿海漁船回港避風,并對海上漁排人員強制撤離。
時任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鄭國光于2006年8月10日上午9時30分簽署了《中國氣象局臺風應急響應命令》,宣布浙江、福建省氣象局和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wèi)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影視宣傳中心進入臺風一級氣象響應狀態(tài)。這是中國氣象部門第一次進入一級氣象應急響應狀態(tài)。
按照規(guī)定,在一級氣象應急響應狀態(tài)下,以上各單位將實行24小時重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臺風狀態(tài);浙江、福建氣象局每日4次向中國氣象局報告工作情況;國家氣象中心每1小時報告臺風定位、警報預報消息,每3小時組織與有關?。▍^(qū)、市)氣象局會商。
8月12日早上8時中央氣象臺停止發(fā)布臺風預警信號。
8月8日下午,浙江省氣象臺發(fā)布臺風警報,第8號強熱帶風暴“桑美”將于9日夜間至10日上午進入東海南部海域,最大可能于10日下午至夜間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沿海登陸。8月10日7時,浙江省溫州市氣象臺發(fā)布臺風紅色預警信號,該市召開抗臺風緊急動員大會。8月10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決定對臺州、溫州和寧波市南部的沿海地區(qū)采取緊急措施。11時,浙江省溫州市海洋預報臺發(fā)布風暴潮緊急警報(紅色)。溫州市宣布進入防臺風緊急狀態(tài)。
8月10日上午,福建省防汛辦對做好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全省所有水庫都必須有人值守,強化24小時值班,加強巡查,杜絕水庫無人值守,一旦發(fā)現(xiàn)險情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進行處置,確保安全。
受超強臺風“桑美”外圍和汛期第5次天文大潮汛的共同影響,上海黃浦江沿線10日凌晨的潮位已普遍逼近警戒線。上海當日歷史上第一次發(fā)布潮位藍色預警信號。
為預防“桑美”,湖北防汛抗旱和氣象部門等啟動了應急方案,堅持防臺風和防汛抗旱兩手抓。
與2006年第4號臺風碧利斯類似,受到“桑美”外圍云系的影響,菲律賓北部普降大到暴雨,約有400間房屋被暴雨摧毀,共造成2人死亡,7人失蹤。
據(jù)2018年9月4日祁門縣人民政府發(fā)布的《國務院<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點解讀之三》,臺風“桑美”共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北4省665.6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483人(其中福建276人,浙江204人),緊急轉移安置180.1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9.0萬公頃,絕收面積3.6萬公頃,倒塌房屋13.63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96.58億元。死亡、失蹤人數(shù)以官方公布為準(以下年份不說明均為2006年)。
臺風“桑美”登陸浙江,給浙江省特別是溫州、麗水兩地造成了嚴重災害。截至8月17日全省有18個縣(市、區(qū))的325個鄉(xiāng)鎮(zhèn)254.9萬人受災,3.9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農田面積53.9,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27.37億元,因災死亡人數(shù)193人,失蹤11人。其中144人因房屋倒塌死亡。
其中,桑美直接登陸溫州市蒼南縣,為該縣帶來重大破壞,18日晚省防汛防旱指揮部統(tǒng)計死亡193人,失蹤11人。18個縣(市、區(qū))的325個鎮(zhèn)受災254.9萬人,倒塌房屋3萬9千間,經濟損失127.37億元。蒼南縣平均雨量超過300毫米,千多間屋倒塌,四成鄉(xiāng)鎮(zhèn)(大部分為沿海城鎮(zhèn)與蒼南、泰順等登陸地區(qū))電話通訊中斷,影響地區(qū)并出現(xiàn)大面積停電,30萬畝稻田淹浸。其中金鄉(xiāng)鎮(zhèn)河尾洋村一幢鋼筋混凝土兩層房10日下午5點左右塌下,屋內47名村民41名死亡。
麗水市有一百零七個鄉(xiāng)鎮(zhèn)受災,其轄區(qū)內的龍泉市死亡2人,慶元縣死亡16人、失蹤3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9.41億元人民幣。受災最嚴重的慶元縣,由于超強臺風、降雨,導致多處山洪暴發(fā),山體滑坡、泥石流傾瀉,慶元縣三分之一強的人口受災,當?shù)鼐葷镔Y不足,很多災民只能組織自救。
陸路交通方面,56條公路因水淹、塌方、結構損壞和局部路基沖毀而一度中斷,集中在溫州及麗水地區(qū)。截至2006年8月11日11時仍有48條仍未恢復交通。蒼南縣的供電服務于2006年8月31日全面恢復正常。
為了幫助死難、失蹤人員家屬渡過難關,浙江省民政廳下達《關于立即發(fā)放救災資金的通知》,緊急調集專項救助資金,對因災死亡、失蹤人員每人扶助2萬元。
據(jù)省防汛抗旱指揮部8月23日18時統(tǒng)計,省內14個縣市、164個鄉(xiāng)鎮(zhèn)受災,死亡233人,失蹤144人,受災人口145.52萬人,倒塌房屋3.27萬間,農作物受災6.88萬公頃,成災4.423萬公頃,直接經濟總損失63.57億元,其中水利設施7.86億元。截至10月23日,僅寧德市福鼎市因災死亡人數(shù)即達248人,其中福鼎籍127人,外地籍57人,無人認領海難遺體有64具;另外還有50人失蹤。
其中寧德市福鼎市17個鄉(xiāng)鎮(zhèn)普遍受災,受災人口43.5萬,轉移15萬人口;有1萬多間民房被摧毀,另8萬多間民房部分受損,全市7萬多口漁排網(wǎng)箱全部被毀,全市損失31億元;全市2600多艘漁船沉沒600多艘。正式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6年10月23日,福鼎市因災死亡人數(shù)升至248人,其中福鼎籍127人,外地籍57人,無人認領海難遺體有64具;另外還有50人失蹤。福鼎市受災最嚴重的是沙埕港。這次臺風來臨之前,進港避風的船只密集,這些船除30%為本地船只之外,還有浙江省及福建省霞浦縣、連江縣等地的船只。在長時間臺風的襲擊下,各種船只相互擠壓碰撞,部分船只迅速被臺風摧毀解體或撞擊損壞沉沒。在風眼經過時,很多人以為臺風已經過去,便回港查看,卻被更加強勁的回南風無情地卷入海中。據(jù)災后不完全統(tǒng)計,臺風“桑美”登陸之后,整個沙埕港7萬口漁排幾乎在瞬間被摧毀,500多處水利工程被洪水無情沖毀,七成以上的村級道路都被破壞,8萬多間房屋倒塌,一些村莊幾乎被全部推倒、一片狼藉。
寧德市壽寧縣90%的瓦房被吹被掀,受災人口達13.5萬;中小學校圍墻倒塌153處,教室玻璃、教材、教具、實驗設備損毀不計其數(shù);基層供銷社倒塌房屋45座225間;縣醫(yī)院、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醫(yī)療設備因水浸泡,不能正常使用。全縣因災停產停工的工礦企業(yè)達50多家;交通、電力、通訊設施受損嚴重。因災死亡5人、失蹤5人、1人重傷。
福鼎、霞浦、柘榮、福安、寧德市區(qū)因線路跳閘引致大面積停電,福鼎市、柘榮縣供電全停。福鼎市內建于唐朝咸通元年之佛教名寺資國寺,門樓被吹倒,寺院所有建筑物上的瓦片幾乎全被掀掉。其20多間木結構建筑幾乎全部倒塌。
陸路交通方面,同三高速公路福州通往福鼎段已關閉,寧德市對外交通停止,福寧高速福鼎段實行交通管制,羅寧高速公路從羅源開往寧德方向的車道也實行臨時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車輛通行,11日0時10分,國道104線寧德柘榮楮坪處因溜方發(fā)生阻車。至11日上午9時30分,上述路段才全部恢復正常通行。航空方面福州長樂機場13個進港航班、12個出港航班被迫取消,直到11日上午航班才全部恢復。海航方面,福州港客運站全部停航,福州馬尾瑯岐碼頭已經關閉。福州平潭島與陸地之間的輪渡也已停運。馬尾─馬祖“兩馬”航線停運。
臺風共造成江西省2人死亡、1人失蹤,其中南昌進賢縣因災1人死亡2人受傷。商品糧生產基地的撫川市臨川區(qū)、金溪縣、資溪縣等5縣與南昌市遭受了嚴重洪災。臨川區(qū)8月11日9至13時雨量達200毫米,南昌縣廣福鎮(zhèn)6小時高達218毫米,為數(shù)十年未遇暴雨。撫川市幾乎所有陸地被水淹沒,周邊200萬畝中晚稻都被淹。金溪幾乎所有水庫渠道被沖毀,11日左坊鎮(zhèn)嚴家村委會鄧家村小組一對老年夫婦不顧家人勸阻,強行到稻田察看受損農田,返家途中不幸被洪水沖走,1人死亡,另1人行方不明。8月11日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撫州、宜春、南昌、上饒等4市18個縣(市)161個鄉(xiāng)鎮(zhèn)受災,受災人口98萬人,倒塌房屋566間,農作物受災70萬畝,絕收57000畝,全省停產工礦企業(yè)117個,公路中斷29條次,損壞輸電線路125公里,損壞通訊線路69公里,直接經濟總損失3.48億元。
11日至12日,受“桑美”外圍云系影響,除十堰、神農架之外的15個市州均發(fā)生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局部暴雨。從11日晚開始,湖北中、東部地區(qū)普降中到大雨,其中嘉魚、崇陽等地下了大到暴雨,降雨量接近六十毫米。局部短時強降雨導致有的山丘河溪發(fā)生山洪,通山、崇陽、咸安3地共有11個鄉(xiāng)鎮(zhèn)4.08萬人受災,受災農田5.29萬畝,直接經濟損失2308萬元。但降雨緩解了當年湖北連續(xù)秋旱的發(fā)展,利弊各半。
臺風結合天文大潮給上海帶來了潮位上漲。據(jù)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測報,10日0時52分,黃浦江吳淞口子潮實測潮位為4.56米;1時31分,蘇州河口實測潮位達4.35米;3時23分,松江米市渡實測潮位為3.42米,離各自的警戒線僅差0.08米至0.24米。受臺風影響,長江口陣風達7級,水路、公路、民航浙閩方向的客運受阻。10日的岱山、普陀山航班停開,崇明三島的高速客輪停開。蘆潮港前往普陀山、嵊泗等沿海15客運航線22艘客輪的航班全部停航。民航、公路的浙閩線都受到影響。10日上海至溫州、黃巖的20個民航航班取消,到福州、廈門的4個航班也取消。公路省際長途客運的班車也部分停開。
2006年12月30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當年全國十大氣象事件,超強臺風桑美在閩浙交界的登陸高居第二?!鞍倌暌挥?,是建國以來登陸我國大陸最強的一個臺風”成為中央氣象局對桑美的蓋棺論定。8月10日下午17時25分,超強臺風“桑美”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zhèn)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925hPa,中心附近最大風速60m/s?!吧C馈币云鋭?chuàng)下的多個第一,載入了史冊,人們永遠銘記“桑美“這個美麗的名字,也永遠不會忘記它帶來的一切災難。
此外,2008年上映的電影《超強臺風》就是根據(jù)超強臺風桑美的真實事件而改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