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又叫“訴訟”,它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不過通常到了打官司這一步,這個糾紛就是當事人無法自行解決的。那么你知道如何打官司嗎?打官司流程是怎樣的?打官司律師費用是多少?打官司有什么要注意的?法律服務又有哪些內容?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打官司種類、流程、費用等常見問題解答吧。
債權債務
知識產權糾紛
房產糾紛
民間借貸
交通事故
合同糾紛
醫(yī)療糾紛
勞資糾紛
征地拆分
1、原告確定被告人是誰,了解到被告人的相關信息,例如姓名、年齡、名族等。
2、提交民事訴訟狀,格式一定要正確,信息一定要完整,這關乎到訴訟是否能夠成功。
3、訴狀根據被告的人數打印數份,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訴訟狀、證據、原告身份證復印件。
4、待法院審理通過后,原告應準時到庭,遲到會被法院認為你放棄權力,進行撤訴處理。
5、到庭后,法官的書記員會核實雙方的身份,進入庭審階段。
6、開庭階段雙方提交證據進行質證,然后依次進行辯論。
7、辯論結束,法官通常會問雙方要不要調解,若同意調解,那么法官安排調解。
8、如果調解不成功,法官就會宣布休庭,擇日宣判。
9、拿到判決書后,如果對判決不服,那么可在拿到判決書之日起法定的期限內提起上訴。
10、若雙方都不上訴,但對方也不愿意賠償損失,那么可以向法院立案申請執(zhí)行。
11、若對生效的判決或者裁定仍然不服,可以申請申訴,提交本院或上一級人民法院。更多+
1、財產案件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2、離婚案件每件交納10-50元,涉及財產分割,總額不超過1萬元,不另收費;超過1萬元的,超過部分按1%交納。
3、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4、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有爭議金額,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準交納。
5、如果原告要聘請訴訟代理人出庭的,因各地律師代理民商事案件收費標準不一樣,但最低不會低于1000元。更多+
1、證據種類: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
2、收集證據的方法:自行取證和委托律師調查取證、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3、什么樣的證據最有效: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網頁證據等。
4、證據不足怎么辦:個別判斷,逐個審查。運用比較、鑒別、分析的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5、口頭承諾有用嗎:只要第三方代表是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詐、脅迫等,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更多+
1、整個過程要時刻保持理智。人在不理智的狀態(tài)下,會犯錯誤。
2、搜集有效證據。法庭是根據法律事實說話的,不能憑借個人的臆想、猜測來斷案。
3、咨詢律師,請求幫助。我們的常識有時候不一定符合法規(guī)規(guī)定,在立法的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慮的個人的利益。
4、準備起訴書遞交到法院。可以請律師來寫起訴書,法院先審查,之后組織雙方調節(jié),若沒有達成調節(jié),則開庭審理。
5、開庭審理案件。雙方要出示證據,在法庭進行質證、辯論、庭審。法官會根據證據,作出判決。
6、對于判決不服可繼續(xù)上訴。一般民事案件的二審上訴期為15天以內,向上一級法院(一般為中級法院)提起上訴,由上級法院(中級法院)重新進行審理、判決。更多+
1、打贏官司對方不執(zhí)行
對于經濟類案件,打贏官司之后如果對方拒不執(zhí)行,法院是有權利拘留的,司法拘留又稱為民事拘留,是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審判活動正常進行,對實施了嚴重妨害訴訟活動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法院擁有司法拘留的決定權。
2、打贏官司對方沒錢
可以請求法院作出要求他分期支付;如有工資可將每月的收入留下正常生活后所剩均為還款。如果有其他人欠他有錢,可以請求法院判決執(zhí)行第三人。請求法院裁定長期保留債權,他什么時候有錢就優(yōu)先償還。
3、強制執(zhí)行后仍不履行
如果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后,對方仍不履行的話,可以告知法院,法院有權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yè)務的單位查詢被執(zhí)行人的存款情況,有權凍結、劃撥被執(zhí)行人的存款,有權扣留、提取被執(zhí)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更多+
1、打官司是為了維護合法利益,但維護利益需要支出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
2、打官司存在較長的審理過程,既有第一審、也有第二審,還可能發(fā)生再審。
3、律師是專業(yè)分工的,業(yè)務成熟的律師一般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yè)。
4、訴訟是有風險的,沒有看到生效的判決之前,任何“包打贏”的承諾都是違法的。
5、確定您所涉及的糾紛是否是屬于法院的受理范圍,不要以為任何爭議法院都會受理。
6、盡早查閱有關法律資料,熟悉訴訟程序,否則在不經意中喪失自己的權利。更多+
律師是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可以彌補自己法律知識的不足。
律師參加訴訟,可以持律師事務所的介紹信,向有關單位進行訪問,并收集有效證據。
律師參與訴訟,發(fā)現案件走向有偏離法律程序時,可及時提出糾正意見。
1、看專業(yè)是不是對口
對于法律服務問題,買購網小編建議您,遇到什么樣的法律問題就要找對應專業(yè)的律師為您服務。專業(yè)對口的律師不僅對該領域法律了解得更全面詳細,對案件把握得更精準到位,同時辦理案件也更專業(yè)嫻熟,更能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2、看方不方便溝通
一是地區(qū)距離是不是方便,每個地方都有專業(yè)的律師,找律師不需要舍近求遠,當地律師在本地區(qū)有天然的優(yōu)勢。二是看與律師溝通是不是有障礙,交流起來是不是讓您舒服,這是后續(xù)是否能夠順利合作的關鍵。
1、只有持有有效《律師執(zhí)業(yè)證》的人才是律師
律師必須持有司法局頒發(fā)的《律師執(zhí)業(yè)證》。而要取得律師執(zhí)業(yè)證,必須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yè)資格證》,再到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合格后經申請才取得《律師執(zhí)業(yè)證》,這時才能稱為律師。
2、委托律師必須和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代理合同
聘請律師其實并不是和律師個人形成委托關系,每個律師都必須在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委托律師其實是和律師事務所簽訂合同,由律師事務所加蓋公章。如果你請的律師不簽訂合同,或簽訂合同但沒有公章,那就有問題了。
3、聘請律師應該如實向律師反映情況,不要隱瞞
您聘請的律師是幫助你、維護您的權益的,不必擔心律師知道對你不利的情況后會對你不利。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律師有義務就所知曉的對你不利的情況保密,且應該盡義務盡量維護你的權益。
1、申請事項屬于規(guī)定的法律援助范圍(需經訴訟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應當已經立案)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
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暫住證。
1、民事、行政類
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的,向提供社會保障待遇等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請求給付贍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扶養(yǎng)費的,向提供相關義務的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2、刑事代理
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向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向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法律援助申請表。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5、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