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早期癥狀和前兆中咳嗽是最明顯的一項,以咳嗽為首發(fā)癥狀者占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與支氣管黏液分泌的改變、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張及其他胸內合并癥有關。腫瘤生長于管徑較大、對外來刺激落敏感的段以上支氣管黏膜時,可產生類似異物樣刺激引起的咳嗽,典型的表現為陣發(fā)性刺激性干咳,一般止咳藥常不易控制。腫瘤生長在段以下較細小支氣管黏膜時,咳嗽多不明顯,甚至無咳嗽。對于吸煙或患慢支氣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如呈高音調金屬音時,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有痰血或咯血是典型肺癌的癥狀,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癥狀,以此為首發(fā)癥狀者約占30%。由于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劇咳時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征為間斷性或持續(xù)性、反復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偶因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腫瘤破潰入支氣管與肺血管而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咯血。40歲以上有抽煙習慣性的男士,假如發(fā)覺痰里一直含有血或小血塊,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病癥并沒有減輕,也查不到別的問題。這時候一定要當心了,很有可能是肺癌的早期癥狀。
聲音嘶啞也是肺癌的15種癥狀之一,有5%~18%的肺癌患者以聲嘶為第一主訴,通常伴隨有咳嗽。聲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縱隔侵犯或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而致左側聲帶麻痹。聲帶麻痹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氣道梗阻。而且聲音沙啞還可能是頭部或頸部腫瘤的表現,因為這些部位的腫瘤可能壓迫聲帶或損害控制聲帶的神經。頭部或頸部腫瘤如今在年輕人中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值得引起注意。
以發(fā)熱首發(fā)癥狀者占20%~30%,肺癌所致的發(fā)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fā)熱,中央型肺癌腫瘤生長時,常先阻塞段或支氣管開口,引起相應的肺葉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張而出現發(fā)熱,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陰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常反復發(fā)作,約1/3的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反復在同一部位發(fā)生肺炎。周圍型肺癌多在晚期因腫瘤壓迫鄰近肺組織引起炎癥時而發(fā)熱。二為癌性發(fā)熱,多由腫瘤壞死組織被機體吸收所致,此種發(fā)熱抗炎藥物治療無效,激素類或吲哚類藥物有一定療效。
肺癌晚期癥狀中呼吸系統(tǒng)障礙也非常明顯,約有10%的患者以此為首發(fā)癥狀,多見于中央型肺癌,特別是肺功能較差的病人。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包括:1、肺癌晚期,縱隔淋巴結廣泛轉移,壓迫氣管、隆突或主支氣管時,可出現氣急,甚至窒息癥狀。2、大量胸腔積液時壓迫肺組織并使縱隔嚴重移位,或有心包積液時,也可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但抽液后癥狀可緩解。3、彌漫性細支氣管肺泡癌和支氣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積減少,氣體彌散功能障礙,導致嚴重的通氣/血流比值失調,引起呼吸困難逐漸加重,常伴有發(fā)紺。4、其他:包括阻塞性肺炎。肺不張、淋巴管炎性肺癌、腫瘤微栓塞、上氣道阻塞、自發(fā)性氣胸以及合并慢性肺疾病如COPD。
短時間內體重減輕是大部分癌癥患者都會有的表現,肺癌癥狀中也很常見,如果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那就應該及時就醫(yī)。因為腫瘤會影響新陳代謝,降低身體吸收蛋白質和熱量等營養(yǎng)物質的能力,消耗肌肉和脂肪。MAIGOO小編提醒酗酒的人和有家族病史的人應該格外注意。而肺癌后期患者食欲比較差,而消耗又比較明顯,因此,“入不敷出”,導致體重下降,消耗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皮包骨頭”的極端情況。
肺癌早期有三處痛,其中胸部疼痛需要格外注意,以胸痛為首發(fā)癥狀者約占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guī)則的隱痛或鈍痛。大多數情況下,周圍型肺癌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銳而斷續(xù)的胸膜性疼痛,若繼續(xù)發(fā)展,則演變?yōu)楹愣ǖ你@痛。難以定位的輕度的胸部不適有時與中央型肺癌侵犯縱隔或累及血管、支氣管周圍神經有關,而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有25%訴胸部鈍痛。持續(xù)尖銳劇烈、不易為藥物所控制的胸痛,則常提示已有廣泛的胸膜或胸壁侵犯。肩部或胸背部持續(xù)性疼痛提示肺葉內側近縱隔部位有腫瘤外侵可能。
肺癌的早期癥狀和前兆中肩部疼痛經常被忽視,因為平常出現肩膀疼大多懷疑是肩周炎,肩周炎與肺尖癌病癥有時候非常容易搞混,由于肺尖部的上邊,恰好是胸腔的出入口,周邊有很多的神經根和神經,因此當肺尖附近的位置產生病變后,硬塊持續(xù)被壓迫到這種神經,病人便會覺得肩膀疼,乃至從肩到手指頭造成放射性物質的疼痛,這跟肩周炎的覺得是一樣的。疼痛逐漸加重,多數伴有肢體無力或麻痹,疼痛多見于同側肩臂,少數為雙肩痛。如果肩膀疼并伴隨咳嗽、膿痰,那么就應當警醒是否有肺尖癌的可能。
四肢關節(jié)疼也是肺癌的早期癥狀之一,很多時候會覺得四肢關節(jié)痛,但又不清楚什么原因。第一個手指頭和腳指頭的骨節(jié)肥厚,手指甲會凸起變彎,經常覺得疼痛,就是杵狀指。而且還會繼續(xù)出現行走性關節(jié)炎癥狀,肘、膝、腕、踝、指掌等骨節(jié)位置很疼,像被灼燒了一樣,活動有阻礙,還可能出現水腫和骨質增生等病癥,出現這種病癥也需警醒患上肺癌的可能。
肺癌的15個征兆中對于男性而言,乳房增大也是一種肺癌的一種典型征兆,因為肺癌細胞其生長的過程中會分泌一些異常物質,如激素、抗原、酶或者代謝產物等,會引起男性乳房增大的癥狀,臨床上稱為腫瘤伴發(fā)綜合征,一般出現這個征兆的比例會在10%左右,常易被忽視,或誤診為單純乳房增生而被切除。
肺囊腫常常是長期沒有什么癥狀,往往是在做胸部CT或者去體檢時偶然才發(fā)現,大部分的肺囊腫是屬于先天性肺囊性病變,但如果病人吐出來很多的白色泡沫痰,痰像化膿一樣,十分濃稠。即使用一段時時抗病毒的藥,實際效果也不顯著,清熱去火的藥用價值以后,病癥都沒有非常的改善,這時,每個人都應該注意,這也可能是肺癌的征兆。
長期的吞咽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后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消化不良等狀況,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應該盡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同時吞咽困難也是肺癌晚期癥狀,當肺癌侵犯或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可能會出現相應的癥狀,癌腫侵犯或壓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難,甚至侵蝕穿透管壁,形成支氣管-食管瘺,導致進食嗆咳及肺部感染。
疲勞乏力是癌癥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對于肺癌來說一樣,癌性疲勞從體力、精神、心理、情緒等方面影響患者,臨床上可出現無精力、虛弱、懶散、冷漠、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沮喪等多種表現形式。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指南認為,癌性乏力是一種痛苦的、持續(xù)的、主觀的疲憊感。它與人體的活動量不成比例,與癌癥或癌癥治療相關,常伴有功能障礙。
肺癌為起源于支氣管粘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肺癌早期不容易被發(fā)現,因此常常導致診斷不足,待到晚期被發(fā)現時,往往因為各種并發(fā)癥以及轉移病灶的發(fā)現而變得難以治療,在肺癌的各種癥狀體征及并發(fā)癥中,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也就是肺癌引起的水腫,是比較常見的,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癌腫壓迫上腔靜脈,致血液回流受阻,產生頭面部、頸部、上肢水腫,前胸部靜脈怒張,還會引起頭痛、頭暈。
肺尖癌又稱“潘科斯特綜合征”、肺上溝瘤,是指發(fā)生在肺尖部的原發(fā)性肺癌,臨床很少見。約占肺癌總數的5%。肺尖位于肺的頂端,來自頸部、支配上肢的感覺和運動神經均經此區(qū)進入上肢。肺尖癌侵犯至此區(qū),就會令人感覺上肢疼痛、乏力;若壓迫頸交感神經,則會引起同側瞳孔縮小、上眼瞼下垂、額部汗少等霍納氏綜合征。
研究聲明:肺癌的15個征兆榜中榜,CNPP小編主要依據介紹/病人反饋,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