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在竹海游覽了大半天,他號召黨員干部,不但要學習松樹的風格,更要效法楠竹的精神。
1992年冬天,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員副總理的溫家寶同志,參觀了竹海,欣然揮筆題下了“楠竹之鄉(xiāng)”四個大字,來贊譽桃江竹鄉(xiāng)。
2000年桃花江竹海,被湖南省定為省級森林公園。
2003年又被評為國家AA景區(qū),良好的生態(tài)文化旅游環(huán)境,引得國內外游人紛至沓來。
2005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25萬人次。
2013年竹海又在投資擴建,并有部分項目招商,完善景區(qū)設置,以迎接“中國桃花江國際生態(tài)文化旅游論壇”,于2014年8月在桃花江竹海定址開壇, 進一步把桃花江竹海,打造成為國際生態(tài)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桃花江竹海,是個天然氧吧,環(huán)境優(yōu)雅,空氣清新,富含離子和負離子,大氣環(huán)境質量得天獨厚。從南北山門入園,既可乘車盤山而上,也可沿路漫步而行,沿途全是綠色竹蔭、天然氧吧,游人沿途可觀竹賞景,春上觀雨后春筍,夏日享竹林清涼.游人至山頂,登上竹海紅樓,展現(xiàn)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萬畝竹林, 喜沐春風,山山楠竹翠,坡坡泛綠波,竹蔭濤聲聲,百鳥和鳴。面對此情此景,誰都會置身仙境,忘卻名利 ,使靈魂脫俗,思想升華。所以,無數(shù)名人雅士,游覽湖南都愛光臨桃花江竹海。
整個桃花江竹海景區(qū)丘崗波浪起伏,間有峰瘠,一般海拔在100到250米之間,高海拔雪峰坳335.4米,低海拔37.0米,七萬畝竹林氣勢磅礴,是長沙至張家界旅游線上新崛起的一顆璀璨明珠,每年吸引著數(shù)十萬海內外游客來此旅游觀光。
相傳屈原放逐江南,碾轉于桃花江畔,后人為紀念屈原故修屈子祠。屈子祠占地近 2000 平方米,有屈子祠陳列館,分為屈原在桃花江的足跡、深切的懷念、不朽的詩篇三部分進行介紹,并立有大碑石,刻有《天問》和《離騷》。陳列館四周有佛教堂,雕有祖師菩提、觀音菩薩、朝拜者絡繹不絕。
桃江人愛竹、珍竹、迷竹。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喜歡以竹吟詩作賦,故建此亭。吟竹亭坐落在火焰山關山腰上,登高望遠,觀竹吟詩,別有一番風味。相傳清朝詩人鄭板橋曾來此欣然吟詩一首:“衙齊臥聽簫簫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此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故此修建了吟竹亭。
民俗村坐落在李家村水塘上的峽谷之中, 13座竹樓被蔥蘢翠綠的竹林掩映,竹樓全由小水竹編織而成,古香古色,這里冬暖夏涼,優(yōu)雅清靜,是情侶度假休閑的樂地。
水上樂園坐落在猴栗嶺東側,這里山依水,水依山,山水相映風光獨霸,水上有數(shù)只游艇,供游人蕩漾。
坐落在八角亭,當時稱八角亭,又稱竹海紅樓, 1991年陳邦柱省長登樓觀竹,建議改名觀竹樓,登上觀竹樓,一望無際的竹海盡收眼底,令你心曠神怡,豁然開朗。
相傳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過桃花江,丟了一個金盆,當?shù)匾恍∶袷暗?,故修金盆庵以示紀念,這是一個 600多平方米的古廟,坐落在丁正山側,里面有觀音菩薩、送子娘娘、十八羅漢,這里香火旺盛,朝拜者絡繹不絕。
東林祠建于唐代,是唐代將領尉遲恭所建,2009年遷址修復,它坐落在金盆 200 米山坡處,占地 1000 余平方米,這里祠宇寬闊,終年香火不斷,是歷史上佛教圣地。
自駕:以益陽火車站為出發(fā)地,可直接在益陽沿s308省道,一路向西經(jīng)過14公里到達景區(qū)。
公交:可在益陽火車站乘坐直達桃花江竹海景區(qū)的直通大巴車。
可住景區(qū)內的生態(tài)酒店;由于景區(qū)距離益陽市較近,也可以返回益陽住宿。
桃花江竹海風景區(qū)門票為70元/人。
免票政策: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費;70周歲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證免票。
優(yōu)惠政策:兒童身高1.2—1.5米、學生、現(xiàn)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干部持有效證件購景區(qū)優(yōu)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