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泗河上游泗水縣泉林鎮(zhèn)李家村東,控制流域面積174平方公里。1970年12月動工,1976年10月完成。水庫校核防洪水位154.09米,總庫容0.9973億立方米,興利水位145.0米,興利庫容0.19億立方米,死水位139.96米,死庫容0.0500億立方米。歷史最高洪水位148.94米(1980年8月1日)。
賀莊水庫原為百年一遇設(shè)計,千年一遇校核。因水庫主體工程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灌區(qū)沒有配套和庫區(qū)移民等問題,省水利廳在1984年批準(zhǔn)降為中型水庫 。
依據(jù)水利部頒布的《水庫大壩安全鑒定辦法》規(guī)定,于2000年6月開始,組織省市水利專家對賀莊水庫進行了安全鑒定,一致認為本庫為險庫,必須進行加固。2001年4月28日,省市專家組鑒定為“三類壩”,同年9月18日,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對鑒定成果進行了復(fù)核,同意“三類壩”的鑒定意見。10月份,市縣成立設(shè)計組,共同編制了泗水縣賀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于12月份完成,并上報省水利廳,2002年3月1日,通過了專家評估。省水利廳以魯水規(guī)計字[2002]32號文批復(fù)初步設(shè)計,防洪標(biāo)準(zhǔn)為百年一遇洪水設(shè)計、兩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總投資10622萬元,工期3年 。
2003年4月29日,賀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開工,施工中共進行了三次招標(biāo),中標(biāo)單位共14家。第一期工程有主壩加固、北放水洞改建全部完成,并于2005年7月13日順利通過驗收;第二期工程副壩加固、干砌石護坡已全部完成;第三期工程溢洪閘改建、護砌及安裝工程完成,雷泗樞紐,南放水洞工程完成。電站辦公樓完成,正進行安裝、管理新辦公樓建設(shè),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也已完成,2007年將全部完成。
主壩全長1043米,最大壩高25米,壩頂寬7米,壩頂高程155.96米,副壩全長7510米,最大壩高12.7米,壩頂寬5米,壩型以均質(zhì)壩為主 。
放水洞分為南、北兩洞,為漿砌石拱廊道,內(nèi)襯混凝土管。北洞位于主壩0 810處,原直徑1.5米,洞長89.65米,進口底部高程139.46米;改建后豎井前為玻璃鋼管,內(nèi)經(jīng)1.4米,外夾砂漿。豎井后為玻璃鋼管,內(nèi)經(jīng)1.26米,外夾砂漿。南洞位于副壩6 654處,直徑1.5米,進口底高程141.96米。
溢洪閘總凈寬40米,每孔10米,閘門為10×7米鋼平面閘門,閘底板高程144.96米,溢洪閘全長95.6米。改建后溢洪閘底高程145.36米,全長146.6米。閘門仍為10×7米,啟閉機為QPQ雙吊點2×250千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