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博物館位于蘇州市吳中區(qū)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內,毗鄰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及國保單位寶帶橋,建筑面積一萬八千余平方米。
吳文化博物館定位于“高水平、有特色的區(qū)域文化綜合體”,打造“領先的吳文化展示、研究和學習平臺”,以“人文吳中、美麗太湖、詩意江南”為思路,構建和展開博物館展覽、教育、公共服務等各方面的工作。
除常規(guī)陳列展廳與臨展廳外,博物館設置有教育中心、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廳、文創(chuàng)商店、咖啡館等公共活動空間,整體配置向現(xiàn)代博物館所需的教育、公共服務職能傾斜。
博物館一樓主要用于臨展、教育和公共服務,二樓主要設置常規(guī)陳列。一樓的兩個臨展廳重點打造吳地文化、江南文化特色展和其他國內外精品展;二樓的常規(guī)陳列以“考古探吳中”與“風雅頌吳中”的專題展覽形式,對學術意義的“吳文化”及“吳地文化”進行相對全面的解讀。
以“文化綜合體”為定位,吳文化博物館不再僅僅是文物收藏和文化藝術展覽展示的空間,更是展覽陳列、課程講座、游藝演出、休閑娛樂相結合的,綜合性的集展覽、教育、文化體驗、文化消費為一體的公共學習與交流空間。
1.為更好滿足廣大市民和游客的參觀需求,即日起,吳文化博物館取消線上實名制預約,觀眾可直接到館,經安檢后有序入館參觀。法定節(jié)假日和平時客流高峰期間,本館將根據(jù)客流量進行現(xiàn)場引導。
2.本館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北門為觀眾入口,東門為觀眾出口。
3. 酗酒、衣履不整(背心、居家拖鞋等)、攜帶寵物者以及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無監(jiān)護人陪伴的,謝絕入館;高齡老人、行動不便者須由親友陪同參觀。
4. 自覺接受安檢,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險品。
5. 自覺維護館內衛(wèi)生,請勿攜帶食物和飲料入館,勿隨地吐痰、亂扔雜物;館內禁止吸煙。
6. 自覺遵守參觀秩序,請勿大聲喧嘩、奔跑追逐、攀爬躺臥,勿從事與參觀無關的活動。館內禁止使用樂器音響、講解擴音等器材,以及其他具有外放音樂、視頻等功能的設備,禁止穿戴或使用溜冰鞋、輪滑、滑板和平衡車等器械工具。
7. 請在館方指定區(qū)域(二樓咖啡區(qū))用餐,禁止攜帶食物或飲料進入展廳。
8. 進入展廳、教室、報告廳和多功能廳等區(qū)域,請將手機設置為靜音或震動,勿接打手機,以免影響其他觀眾。
9. 展廳內禁止使用閃光燈、自拍桿、支架類攝影器材拍照、攝像;所拍攝的影像資料不可作為商業(yè)和出版用途;未開放拍攝的文物將另以禁止標志注明。
10. 請正確使用互動類展項,勿觸摸展品和展柜玻璃。
11.館內設有免費自助儲物柜寄存,貴重物品請自行保管。
12.館內地面光滑,請注意安全。
13.如遇各類突發(fā)事件,請服從工作人員或廣播指引。
14.本項為參觀須知事項,更多講座、課程等線下教育活動資訊可通過“吳文化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吳文化博物館官方微博、官網等平臺了解和預約參與。
15.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本館對以上須知內容有最終解釋權。
1.本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2.如需預約團隊參觀講解,請至少提前1個工作日聯(lián)系本館辦公室0512-65285586(工作日9:00-11:30和13:00-17:00),可提前預約7日內的講解服務,約滿為止。
3.經聯(lián)系確認到館時間后,參觀單位須至少提前1個工作日將《參觀聯(lián)系函》(格式見附件)發(fā)送至郵箱wzbwgyuyue@163.com,收到郵件回復視為預約成功;參觀信息如有變化,請及時致電協(xié)商更改或取消。
4.團隊觀眾入館須遵守《參觀須知》相關要求,做到文明有序參觀。
1.參觀講解
人工講解:每日志愿者定時講解為10:00、14:00,聽講解的觀眾可于一樓服務臺集合。
自助語音導覽:自助語音導覽位于服務臺左側,租借費用為25元/次,租借成功后可在服務臺領取耳機一副。
2.行李寄存
如有小件行李不便攜帶,可寄存于寄存柜內。寄存柜位于一樓教育中心入口處、第二特展廳入口處和東出口處。
3.輪椅租借
如需要使用輪椅,可于一樓服務臺處租借輪椅。
4.應急藥箱
如遇到緊急情況,需要使用藥物,可于一樓服務臺處使用應急藥箱。
5.無線網絡
博物館開放免費無線網絡,觀眾可連接無線網絡“吳中博物館”,使用免費wifi。
6.第三衛(wèi)生間(母嬰室))
第三衛(wèi)生間是提供給殘障人士使用的獨立衛(wèi)生間,位于一樓西側;母嬰室是提供給母嬰使用的獨立衛(wèi)生間,位于二樓文創(chuàng)區(qū)。
7.飲用水
博物館提供免費飲用水,請觀眾自行攜帶茶杯。飲水機位于東出口處。
8.休息區(qū)
休息區(qū)位于二樓平臺,并配有咖啡吧,提供甜品及飲品。
9.文創(chuàng)區(qū)
文創(chuàng)區(qū)位于二樓公共區(qū)域,在這里,你可以“將博物館帶回家”。
10.廣播服務
如遇遺失物品、家人走失、臨時通知等,可于一樓服務臺申請全館廣播事宜。
1.地鐵路線:
蘇州地鐵2號線,寶帶橋南站2號出口
2.公交線路:
蘇州公交66路寶帶橋南站下
3.自駕路線:
石湖東路至寶田街左轉到底。
4.停車信息:
可至博物館東側的寶田街停車場(約100個車位),或西側的下田路停車場(澹臺街西側盡頭,約200個車位),兩處停車場均為社會化運營(停車場入口有收費標準和故障聯(lián)系電話)。博物館地下車庫為內部使用,未對外開放。
5.騎行路線:
蘇州公共自行車可停放至下田路,哈羅共享單車可停放至寶田街(博物館東側),美團共享單車可停放至下田路(博物館西側)。
2014年,吳文化博物館規(guī)劃設計通過論證。
2015年11月23日,《吳文化博物館展覽陳列大綱》研討會召開 。
2016年1月26日,《吳文化博物館展覽陳列大綱》第二次研討會召開 ;同年12月9日,《吳文化博物館展陳內容設計最終稿》匯報會召開。
2017年4月1日,吳文化博物館開工建設。
2018年1月,吳文化博物館主體土建工程基本完工。
2019年,吳文化博物館主體建通過筑竣工驗收。
2020年6月28日,吳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
2021年6月28日,吳文化博物館開館一周年。
2024年5月18日,吳文化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最具創(chuàng)新力博物館。
2024年6月2日消息,吳文化博物館宣布取消線上實名制預約,觀眾可以直接到館參觀。
建筑特色
吳文化博物館整體建筑由程泰寧院士擔任總設計師,王幼芬擔任主創(chuàng)設計師。其設計靈感來源于蘇州的街巷和院落,灰白相間的墻面攜刻著蘇式古典的記憶,而別出心裁的玻璃幕墻又為博物館增添著新的活力。從高處俯瞰,不同單元的組合連接,使整個建筑空間好像一個“吳”字。
吳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8500.7平方米,建筑面積18666.88平方米,分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其中,館內的一層主要用于臨展、教育和公共服務,二層主要設置常規(guī)陳列、咖啡和文創(chuàng)區(qū)域、觀眾休閑和體驗等空間。館內共有兩個常規(guī)陳列廳和兩個臨展廳,能夠適應大、中、小型各種展覽;此外,館內還設有教育中心、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廳、文創(chuàng)商店、咖啡館等公共活動空間并配置有大步梯、電梯、衛(wèi)生間以及室外廣場、水池等公共設施。
一樓展廳
吳文化博物館一樓主要用于臨展、教育和公共服務,兩個臨展廳重點打造吳地文化、江南文化特色展和其他國內外精品展。
二樓展廳
吳文化博物館二樓主要設置常規(guī)陳列,常規(guī)陳列以“考古探吳中”與“風雅頌吳中”的專題展覽形式,以“吳地文化一萬年”為主線,對學術意義的“吳文化”及“吳地文化”進行相對全面的解讀,其中,“風雅頌吳中”包括“吳風”“吳雅”“吳頌”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