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揚大佛是位于阿富汗巴米揚省巴米揚鎮(zhèn)境內、深藏在巴米揚山谷石窟中的兩尊巨大佛像,巴米揚大佛(Buddhas of Bamiyan)是位于阿富汗巴米揚省巴米揚鎮(zhèn)境內的佛像,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揚山谷的巴米揚石窟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巴米揚石窟群中有兩座大佛,一尊鑿于5世紀,高53米,著紅色袈裟,俗稱“西大佛”;一尊鑿于1世紀,高37米,身披藍色袈裟,俗稱“東大佛”。兩尊大佛相距400米,遠遠望去十分地醒目。佛像臉部和雙手均涂有金色。兩佛像的兩側均有暗洞,洞高數十米,可拾級而上,直達佛頂,其上平臺處可站立百余人。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過宏偉莊嚴的巴米揚大佛?!洞筇莆饔蛴洝穼Π⒏缓沟貐^(qū)和巴米揚大佛有過生動描述。
巴米揚大佛歷盡滄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曾經歷3次劫難。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塔利班政權的殘酷轟炸,已面目全非。
巴米揚地處絲綢之路上,是往來歐洲、波斯、中國和印度間的商隊途經之地,當地曾有數所佛教寺院,為一宗教、哲學、藝術中心,自2世紀起,至9世紀伊斯蘭教徒入侵時,為佛教的一個宗教地點。這里包含著大約3000個大小佛窟,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為世界瀕危文化遺產,是阿國內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大佛被毀之前,石洞中終年居住著世界各地前來朝拜的佛教信徒以及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僧侶,最多時可達500人。在公元600年至700年期間,常有得道高僧在石洞中講經,信徒則圍聚在佛像前聆聽。原來大佛的鼻孔是天然揚聲器,講經者的聲音可被放大數倍,清晰地傳到聽眾耳中。
在多年的戰(zhàn)亂中,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到90年代后期已是千瘡百孔,佛像的頭部也不復存在。
1998年,塔利班揚言一旦他們攻入巴米揚,必以火藥將兩座大佛夷平,巴米揚的這座古人類文明的遺跡,才又重新喚醒人類的記憶。1999年4月,他們攻陷了巴米揚。
2001年3月,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更是不顧聯合國和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動用大炮、炸藥以及火箭筒等各種戰(zhàn)爭武器,摧毀了巴米揚包括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在內的所有佛像。塔利班武裝領導人穆拉·奧瑪爾,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和歷史遺跡的重要意義,下達了毀滅阿富汗境內所有佛像的命令。
從1966年開始,來自印度的考古隊與阿富汗達成了修護佛像的合作計劃,由于受限于當地的嚴刻氣候條件,一年僅能工作四個月,直到1973年較小的釋迦牟尼像終于完成修復工程。大佛像的修復工程進展緩慢,到了1979年也因為戰(zhàn)爭的關系不得不終止。
阿富汗前總統(tǒng)卡爾扎伊在前往巴米揚視察時曾表示,大佛被毀是“阿富汗民族的災難”,并發(fā)誓要重建這兩尊大佛。阿富汗政府表示:佛像的重建是阿富汗民族和解的象征。為了避免再遭破壞,當地政府禁止從這里取走泥塊,也嚴禁在這里埋地雷。
幾乎從巴米揚大佛被毀的那一刻,全世界就開始談論有關重修大佛的話題。尤其是日本、泰國這樣信奉佛教的國家,對巴米揚大佛的命運更是牽腸掛肚。泰國前總理他信在會見阿富汗總理卡爾扎伊的時候,甚至請求阿富汗政府將佛像碎片交給泰國,讓大佛在泰國重生。
從2001年至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巴米揚遺跡制定了一項浩大的保護、修繕工程,該組織已經向阿富汗派出五個國際專家工作組。2006年10月所成立的第五期工作組共有30名成員,他們中包括阿富汗政府官員,以及來自日本、意大利、德國、法國的考古學家、地質學家和歷史學家,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步履維艱。
參與佛像保護工作的國家主要有德國、意大利、法國和日本。德國的亞琛大學和慕尼黑理工大學負責提供工程技術支持。僅在一期工程中(2002年至2004年),日本政府就捐贈了近200萬美元。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米揚遺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此后該組織強調,如果要保留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巴米揚遺址內的文物、古跡必須只能是“古物保護、維修”,不能有用新材料建造成的新的東西。也就是說,如果用新的材料去建造一個全新的巴米揚大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會承認其文化遺產的身份。
專家們開始討論用一種叫“原物歸位”(anastylosis)的方式去恢復大佛的面貌。這種方式在修繕古希臘、古羅馬遺跡時曾被廣泛使用。其原理是將文物的碎片拼湊起來,然后再用少許新材料進行補充,最終還原文物的原貌。
德國的考古學家正對幾千個大佛碎片進行沉積特征分析。這種相當于“地質DNA分析”的方式,可以確定每個碎片在佛像上的位置。專家相信,通過這種方式,最終可以將碎片拼湊組合起來。
2005年,一位日裔美國藝術家計劃用激光束打在大佛的遺址上以恢復其本來面目,這位藝術家表示,這項工程將花費1年多時間,耗資達900萬美元。阿富汗政府接納日本藝術家山形博導“重現”巴米揚大佛的提議,計劃以14臺激光系統(tǒng)把大佛的影像投影在大佛所在的山崖上,該計劃預計需要900萬美元,仍有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
2015年,來自中國的張昕宇和梁紅夫婦及其侶行團隊,利用先進的建筑投影技術,成功對53米高的大佛進行了光影還原,并以此方式向中阿兩國友誼致敬。
重現巴米揚大佛后,塔利班給團隊開出了每個腦袋5萬美元的懸賞,一行人只得倉促離開,還去武器市場買了幾顆手榴彈當“光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