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埃利亞斯(有資料譯為:圣伊萊亞斯或圣伊利亞斯)山脈綿延起伏、層巒疊嶂,山色秀美無比,也正是由于這些挺拔險峻的高峰,擋住了來自太平洋的潮濕氣流,使得該地區(qū)降雪量極高,才形成冰川縱橫、白雪蓋頂?shù)淖匀黄嬗^。
這國的世界自然遺產(chǎn)坐落在遼闊的北極地區(qū),素有“極地奇觀”的美稱。克盧恩國家公園保護區(qū)和塔琴希尼—阿爾塞克國家公園在加拿大境內(nèi),是一處遼闊、生態(tài)環(huán)境未遭到破壞的地域,區(qū)內(nèi)仍保持著其原始風貌,總占地面積97000平方公里;朗格爾—圣埃利亞斯國家公園和冰川灣國家公園都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東南部。(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文字為:克盧恩/朗格爾—圣埃利亞斯國家公園和冰川灣國家公園位于加拿大和美國阿拉斯加交接處)。
克盧思國家公園是自然生態(tài)保護區(qū)和土著歷史文化保護區(qū)。圣埃利亞斯山脈橫跨自然保護區(qū)。整個山脈有極地冰蓋以外的世界較大的冰原和世界上移動較快的冰川。南端冰川劃入冰川灣國家公園。這里有很多高大山峰,包括加拿大境內(nèi)的較高峰——海拔5959米的落根山(另一資料:海拔5951米)。濕潤的太平洋季風帶來大量降水和降雪,形成了廣闊的冰雪地帶和冰川。36條主要河流流經(jīng)此地,改變著這里的地形,沖刷著該地區(qū)的淤泥和石塊。
這里沿海地區(qū)屬于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潮濕,冬季氣候溫和濕潤。內(nèi)陸則屬于高海拔地區(qū),氣候終年嚴寒。延綿的高山、環(huán)抱著避風港的海灘、峽灣、潮汐冰川都是這一地區(qū)的特色景觀。沿海地區(qū)屬于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潮濕,冬季氣候溫和濕潤。內(nèi)陸則是高海拔地區(qū),氣候終年嚴寒。整個地區(qū)年平均降水量約1800毫米,海邊地帶為2870毫米,內(nèi)陸為390毫米。豐富多變的自然環(huán)境也給眾多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場所,區(qū)內(nèi)植被豐富,從巖石嶙峋、白雪皚皚高山地帶到長滿蒼翠繁茂溫帶雨林的沿海地帶逐次變化,植物主要為高山松樹。植被從沿海地帶一直延伸到山谷森林。
1794年,英國航海家溫哥華乘“發(fā)現(xiàn)”號來到艾西海峽時,還沒有冰川灣。他所看到的只是一條巨大的冰川的盡頭——一堵16公里長、一百米高的冰墻。但是85年后美國博物學家繆爾來到此地,他發(fā)現(xiàn)的是個廣闊的海灣。冰川已向陸地縮回了77公里。現(xiàn)在,在冰川灣國家公園里,冰蝕的峽灣沿著兩岸茂密的森林,伸入內(nèi)陸一百公里,盡頭是裸露的巖石,或是從美-加邊境山脈流下的16條冰川中的某一條。高高的山峰遠遠聳立在地平線上,俯瞰這片哺育冰川的冰雪大地,其中較高峰是海拔4670米的費爾韋瑟峰。
1879年,繆爾則將冰川灣描述成“長達48公里的海灣”??姞栐?jīng)攀登過高聳入云的費爾韋瑟峰。他描寫過翼狀的云層環(huán)繞群峰,陽光透過云層邊緣,灑落在峽灣碧水和廣闊的冰原上的景象;還描述這里黎明的景色:“非凡美麗山峰上似有紅色火焰在燃燒”,陶醉其中的繆爾寫道“那五彩斑斕的萬道霞光漸漸消褪了,變成了淡淡的黃色與淺白?!?繆爾描繪的美景至今仍然可以看到。
夏季,融化的雪水在冰川底部咆哮,沖蝕出洞穴和溝渠,最終,不斷融化的冰川薄得無法支撐時,便轟的一聲塌下來。在最近的幾個世紀里,冬季的降雪量不及夏季的冰雪消融量,于是冰川以每年四百米的速度后退??姞柋ㄔ谄吣曛泻笸肆税斯?。落日的余暉更給予冰川灣圣潔之美。
冰川后退使科學家得以研究生物重返的過程。最初,剛剛露出的巖石上只生長著一層藻類植物,接著讓位于苔蘚和地衣,然后那纖細的陰地植物長滿冰川留下的碎石堆,那里還留有冰河時代前森林生長的痕跡。
土壤層逐漸形成,陰地植物根部的固氮細菌使土壤肥沃。一簇簇矮榿木和柳樹出現(xiàn)了,接著出現(xiàn)更高大的黑三角楊,最后讓位給鐵杉林和云杉林,它們現(xiàn)已遍布海岸。出現(xiàn)植被后,吃植物的動物隨之出現(xiàn),繼而出現(xiàn)猛禽和猛獸如狼等。
夏季,從冰川鼻崩下的巨大冰山為海狗提供棲息地。夏季還有十四米長的座頭鯨到來,它們在夏威夷過冬,便來此翻騰嬉戲。
繆爾目睹了無數(shù)冰山的誕生,為之神往的他寫道:“它們幾個世紀來一直在冰川中蠕蠕而行,如今終于得以擺脫,在水中沉浮翻轉,成為藍色水晶島逍遙漂流?!?/p>
1916年,它的長度達到了97公里,而今冰川灣的長度達到了105公里。
區(qū)內(nèi)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有:棕熊、黑熊、山地羊(石山羊)、鯨(包括座頭鯨)、海豹和鷹(雕)等。一些稀有動物如多爾羊、大灰熊等可在這里看見它們的蹤跡。阿拉斯加常被稱作北美大灰熊的最后堡壘,這是因為這里是Ursus arctos horribilis(大灰熊的學名)最后也是較好的生存地。美國本土48州原有數(shù)萬頭大灰熊,現(xiàn)在卻不足千只,阿拉斯加的大灰熊數(shù)量,估計有31000頭。大灰熊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肉食動物,可以獵殺其他大型哺乳動物,使我們敬畏。受它們會做出一切保護自己的行動。這意味著逃離或是攻擊。但事實上,熊攻擊人的事件并不常見。
這里最早出現(xiàn)的居住痕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到了18、19世紀,在阿爾塞克河的邊緣地帶出現(xiàn)了比穩(wěn)定的居民群。有許多證據(jù)顯示這條河在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當?shù)鼐用瘢舶l(fā)現(xiàn)了歐洲人到過這里的痕跡,他們挖礦、做皮毛交易、伐木、捕魚,進行探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