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瀑布位于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青石嘴鎮(zhèn)境內(nèi),坐落在崗什卡雪峰主峰下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間。由于崗什卡雪峰山體主要由偏酸性石英角閃巖、片麻巖、斜長角巖、基性火山巖等組成,山間地下水溶解各種礦物后流出地面,礦物在地面經(jīng)沉淀,在源頭形成了獨特的多彩瀑布群。
崗什卡雪山亦名“冷龍嶺主峰”, 海拔5254.5米,雪線高度北坡4200米,南坡4400米。峰頂有百萬年冰川,積雪終年不化,氣候瞬息萬變,才見藍天白云,銀光熠熠,突然就狂飚大作,天昏地喑,偶有雪崩暴發(fā),飛雪漫卷,龍吟虎嘯,令人膽寒心驚。而至夕陽橫抹,山頂瑩瑩白雪,淡紫橙紅、淺黛深藍,便如一條玉龍云中遨游,其瑰麗景象就是被譽為為門源八景之一的“冷龍夕照”。
汽車從寧張公路拐進盤坡山口,十四公里蜿蜒山道,到達崗什卡雪峰腳下。這里已達雪線高度,抽象的海拔高度在這里是一條明晰的界線,上端是宛如外星球的古怪地貌,荒涼的風化山體,猙獰矗立,剝落的碎石形成滑坡式松散斜面。尋不到半點生命跡象,荒寂到讓人膽寒心怯。下端則是綠色如茵的草甸,自雪線而下先是雪水溶化流淌切割出的光禿,漸下漸被草色收攏,連成整片的油綠草場,那種蓬勃不屈的生命之色,是希望,寬博,壯美。
迎面正對的便是令人心馳神往的崗針卡雪峰,今年氣溫較高,遠望所見的銀白雪頂,此時只剩溝槽殘白,那冷屑的錐狀山體依然是遠不可及的冷艷。從雪山方向,一條白色近乎飽和的溪流奔馳而下,牛乳色的水流跳躍在鋪滿青色亂石的河道上,激起雪白的浪花和泡沫??瓷先ブ槐确鬯⒂玫氖宜疂舛嚷缘鸵稽c。
忽然發(fā)現(xiàn)足下濕濡濡的細流劃著彩色的流線趺落到崖下的白水河里,原來我們已經(jīng)走到了七彩瀑布的頂端。說是七彩,還是白色為主,黃色青色為輔。至于細微的色彩區(qū)別,那就無法說清了。
所謂七彩瀑布,便是這些冰磧物,石英巖,火山巖的粉末順流水而下的地面沉積附著,千年萬載日夜不停,形成的這彩色狀如溶洞石灰石般的凝結(jié)塊。因為其位置恰在雪線,在一片色彩貧乏的荒山禿嶺之間,顏色就顯得格外鮮艷起來。
崗什卡傲立天表,顯示出男性般雄渾的身軀,在神奇的自然界和信徒們的心靈中散發(fā)出巨大的磁力。這是一座充滿了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的神山。按照當?shù)夭刈迦说恼f法崗什卡是華熱藏區(qū)十三大神山之祖,又稱為阿尼崗什卡,意為眾雪山中最榮崇的尊者。在昆侖神話傳說中,它是西王母的三處宮邸之一,每年中秋節(jié)西王母都要在這里大宴眾神。前涼張軌時曾立西王母祠于其上,唐穆宗長慶年間與當?shù)赝罗h和的使臣劉元鼎、明洪武年間西平侯沐英等,都曾到此祭過西王母。傳說,崗什卡之頂常有佛光閃現(xiàn)。
也許是嫌它太過于冷若冰霜,也許是嫌它太過于清純,至清則無魚了吧,造物主就把一簾暖流白乳摻入,自此它有了一個世俗的名字白水河。白水河西邊聳立著一扇巨大的桃形陡崖峭坡,破碎風蝕的巖體上,石呈千態(tài),嶂疊百重,難以描述。
這些飽含著鈣質(zhì)的水日積月累一層層沖積,形成了一個十幾米高的寬闊鈣化堆積臺地,水從高臺下落時就成了一掛美麗瀑布。如四川黃龍五花海,這掛由鈣化積淀的巖層,通過化學反映呈現(xiàn)出了黃綠、青、藍、白五樣的色澤,水通過時就自然的變成了五彩的瀑布。在陽光下,它就像寬幅的彩虹中濺著金珠,讓人著迷。
這些白色的河水據(jù)當?shù)厝苏f味似碳酸飲料,入口溫熱,下咽時有一種氣體沖腹的感覺。當?shù)厝顺H碇委熎つw病,風濕病、腸胃病,往往有意想不出的功效。傳說中是西王母為解除當?shù)乩习傩盏募部啵瑢iT配置的藥水泉。但看這水的渾濁樣子,我是不敢嘗試的。
山頂流云飛渡,在雪山,瀑布,白水河床上留下曼妙身影。于是這原本就奇妙的地貌就變得更加奇異。瀑布寬二百余米是荒漠般的不毛之地,冰蝕風化的山體恍如電影里的外星球,高十余米,瀑布的主體不是水而是固化巖石附著體。
與圣潔冷肅的崗什卡雪山相對,心中自然而然的會升起一種莊嚴的尊重和神圣,就連它融化奔流的乳白雪水,也有一種從遠古奔流而來的味道。亙古洪荒與人間繁華穿越千萬年時空,相遇在同一界面里,恍惚間便來到了軟紅十丈之外的另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