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故居位于福建省漳浦縣城西北角,系浦邑蔡氏族人捐資建于2002年底,占地5畝,為宮殿式二進仿古建筑,宏偉壯觀,富麗堂皇。館內(nèi)以豐富的圖片和翔實的史料展示這位閩南清初名相蔡新的生平事跡,布局莊嚴。正堂掛著清乾隆、嘉慶皇帝賜給蔡新的匾額,立有蔡新及夫人何氏的塑像。館內(nèi)展示蔡新的遺著手稿、書法作品等,還有皇上諭文和皇子詠文字跡和同僚劉墉、紀曉嵐的親筆賀詞等珍貴資料,彰顯蔡新這位清初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和著名學者的卓越政績和人格風范。
蔡新故居在福建省漳浦縣大南坂下樓村。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武英殿大學士蔡新建。是由蔡新府第、永清堡和花園組成的建筑群。府第同式三座,每座均以門廳、中堂和后樓組成。其中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后樓原為二層樓閣,現(xiàn)已塌;永清堡為二圈土樓,內(nèi)樓系在邊長41米的樓體四角各突出一角,構(gòu)成平面,并于樓中留出580平方米的大場院。樓二層,向東開門,額匾刻“永清堡”、“乾隆己丑年臘月谷旦建”等字。外圈距內(nèi)樓墻20米,周長330米、高4米,墻內(nèi)向有向內(nèi)坡頂?shù)钠椒恳恢?。此堡于本世紀六十年代被改作縣拘役所,樓中部分被改建,但呂部分保存完好?;▓@今尚存有部分水池、奇石和殘橋。
蔡新(1707-1799)清朝大臣。字次明(又字緝齋),號葛山,福建漳浦下布人。3歲喪父,寡母撫育。他聰明睿智,樵火側(cè)讀,得益于堂叔蔡世遠的關(guān)愛指點,潛心儒學。30歲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刑、工部侍郎。三十二年(1767),擢工部尚書,移禮部。四十五年,以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四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他處事謹嚴,言行必忠于禮法。又善屬古文,深得乾隆信任。他以求仁為宗,以不動心為要,曾輯先儒操心、養(yǎng)心、存心、求放心諸語,成《事心錄》。卒謚文端,著有《緝齋詩文集》。
他忠孝兩全,和睦鄉(xiāng)鄰。他身居相位極品,卻淡泊明志,克已躬行,樂善博施。他生為乾隆所器重,卒為嘉慶所賜謚,勘稱曠世殊榮。他的官德人品,成為漳州百姓婦孺皆碑、后人敬頌的一位非凡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