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俗稱鯉拐子、毛子等,隸屬于鯉科,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做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亦作為食用魚被養(yǎng)殖。鯉魚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鯉魚平時多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其適應性強,耐寒、耐堿、耐缺氧。在流水或靜水中均能產卵,產卵場所多在水草叢中,卵粘附于水草上發(fā)育。鯉魚是淡水魚類中品種多、分布廣、養(yǎng)殖歷史悠久、產量高者。
鯉魚的品種有很多,野生鯉魚包括元江鯉、華南鯉、黑龍江野鯉、湘江野鯉、黃河鯉等等。人工選育的鯉魚則有興國紅鯉、荷包紅鯉、德國鏡鯉等。還有一些屬于引進品種,比如蘇聯(lián)鱗鯉、散鱗鏡鯉。另外還有一些雜交品種,比如豐鯉、荷元鯉、三雜交鯉和芙蓉鯉等。觀賞鯉魚方面則統(tǒng)稱為錦鯉。
黃河鯉是生長在黃河里面的一種鯉魚,其鱗片金黃閃光,魚鰭呈現(xiàn)鮮紅色,這種野生鯉魚肉質肥厚,內臟較少,但其數量并不太多,是一種名貴的美食。
黃河鯉的體型與草魚長得比較相像,呈現(xiàn)出一種細長條狀。這種魚生長得非常緩慢,其抗病蟲害能力比較差,因此在野生水域里面比較少見。黃河鯉魚與淞江鱸魚、興凱湖魚、松花江鮭魚被共譽為我國四大名魚,所以黃河鯉魚要比其它鯉魚貴重不少。
荷包紅鯉在一些大型水庫里面會偶爾見到。荷包紅鯉全身都是深紅色,其原產地是江西婺源縣,至今將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這種鯉魚出肉率高,外形鮮艷,因此得到較多人的喜愛。不知道的人見到后,一般認為是錦鯉,其實是貨真價實的鯉魚。
荷包紅鯉雜交親和力很強,比較容易與其它鯉魚雜交,具備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等優(yōu)勢。荷包紅鯉與興國紅鯉、玻璃紅鯉并列為“江西三紅”。
華南鯉比較常見,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區(qū)均有分布。華南鯉最初分布于云南元江縣一帶,因其生長速度較快,而且能夠適應各種水域,因此在全國各地都能得到很好地推廣。
現(xiàn)在在很多的湖泊、水庫、江河里面,見到的幾乎都是華南鯉。這種鯉魚含肉量高,適應性強,餌料轉化率高,抗病蟲害能力強,而且又易于捕捉,因此是目前南方城市主要的鯉魚魚種。
黑龍江野鯉是黑龍江地區(qū)特有的一種野生鯉魚,魚的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黑紅色,屬于底層魚類,經常棲息于水的下層。黑龍江野鯉的生命力非常頑強,能夠適應非常惡劣的環(huán)境。
在夏季,黑龍江野鯉往往會游到淺水區(qū)去生活,而到了冬季,則會游到深水區(qū)去越冬,春季就會逆流而上,在一些開闊的深水處產卵。黑龍江野鯉是北方地區(qū)獨有的特色鯉魚品種,在南方地區(qū)偶有發(fā)現(xiàn)。
烏克蘭鱗鯉是一九九八年從俄羅斯引進的一種鯉魚品種,其體形為紡錘形、略長,體色是金黃色中泛著青灰色,雖然個體比較小,但出肉率比較高。
烏克蘭鱗鯉一般棲息于水域的中下層,屬廣溫性魚類,其溫度適應范圍在零到三十六攝氏度,比較適應于我國絕大部分的河流、水庫的水域。因其繁殖能力特別強,因此現(xiàn)在我國大部分水域基本都有其身影。
大頭鯉非常罕見,一般人很少見過。大頭鯉最大的特點:頭像大頭魚,而體型又似鯉魚。大頭鯉與其它鯉魚的棲息水層不同,與其說它是鯉魚,但其生活習慣反而更像鰱鳙。
大頭鯉主要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而其它的鯉魚則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這種鯉魚主要以水中的小魚、小蝦,以及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大頭鯉數量稀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這種鯉魚就是上面提到的德國鏡鯉。德國鏡鯉是從原西德引進的鯉魚品種。德國鏡鯉的外表非常光滑,魚身有厚重的粘夜,乍一看去,好像沒有魚鱗,但如果仔細觀察,其實還是長有鱗片。
德國鏡鯉在北方地區(qū)也叫“三花鯉魚”、“三道鱗”,在抗寒、抗病蟲害方面具有較高的優(yōu)勢,因此德國鏡鯉一般生活在北方地區(qū)的水域,而在南方地區(qū)則比較少見。
荷花鯉原產于廣西,是廣西獨有的鯉魚品種。荷花鯉個體并不大,一般也只有一斤左右。這種鯉魚特別的粉嫩,嘴邊沒有胡須,肉嫩,味道非常鮮美,口感比普通鯉魚好,因此養(yǎng)殖的人比較多。
現(xiàn)在比較流行在荷花魚塘、稻田里面養(yǎng)殖荷花鯉。個體較大的荷花鯉魚每斤可能售價三十到五十元不等,其價格要比普通鯉魚貴很多。
鯉魚是在亞洲原產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在我國除了西部高原地帶,其他各地水域均適宜鯉魚生長。
體呈紡錘形,側扁,腹部圓。頭寬闊。吻鈍??诙宋唬蜀R蹄形。須2對。眼小,位于頭縱軸的上方。下咽齒3行,內側的齒呈臼齒形。鱗大,側線鱗33-39。鰓耙一般為18-22。背鰭3,15-21,第3硬刺堅強,后緣有鋸齒。第3硬刺后緣也有鋸齒。身體背部呈純黑色,側線的下方近金黃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鰭基部微黑,雄魚尾鰭和臀鰭橙紅色。
鯉魚屬于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fā)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恒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并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于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系極大,攝食的季節(jié)性很強。
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處于半休眠停食狀態(tài),體內脂肪一冬天消耗殆盡,春季一到,便急于攝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補充。深秋時節(jié),冬季臨近,為了積累脂肪,也會出現(xiàn)一個“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餌料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釣鯉魚,要以蚯蚓、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為主。
春季過后,隨著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個夏季、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里,鯉魚都以素食為主。此時垂釣,應使用面餌、糟食等。
鯉魚雖屬底棲性魚類,但這并不是說它的活動區(qū)域一成不變。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向、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huán)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qū)域,使它們常常進行較大幅度的位置移動,若在較大水域,這便叫做“洄游”。鯉魚同其他淡水魚相比,有共同習性也有特殊習性。這些習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餌需要、趨氧生存需要決定的。
鯉魚分布廣,養(yǎng)殖方式也較多,有池塘、網箱、流水、圍欄、稻田、山坪塘等養(yǎng)殖形式,下面簡單介紹兩種。
1.池塘選址
養(yǎng)殖鯉魚的池塘要選擇地勢平坦,自然條件好,沒有污染,水源充足的地方,池塘周圍不能有養(yǎng)殖場或者是化工廠,供電方便,交通便利,這樣的地塊適合搭建魚塘。
2.搭建池塘
位置選擇好后用鏟車推出深度為2米至2.5米的大坑,這就是池塘早期的雛形,池塘周圍的堤壩要檢查好,不能有鼠洞或者是側漏,然后用石灰進行池內的消毒,池塘周圍要使用隔離網進行隔離防止鴨鵝等家禽進入池塘,一切準備好后讓入清水,觀察池塘的水位是否出現(xiàn)有下降,如果出現(xiàn)有滲漏等現(xiàn)象要及時的進行修補工作。
3.水質監(jiān)測
池塘內放滿水后要對水質進行檢查如果合適養(yǎng)殖鯉魚然后放心的購買魚苗,不適合養(yǎng)殖要對水質進行改進,水質監(jiān)測完成后在池塘內放入500斤至1000斤的牛糞,幫助池塘內的微生物進行繁殖,這是鯉魚覓食的來源,然后池塘內多種植些水生植物幫助調節(jié)水質,一切準備工作都完成后等待放養(yǎng)育苗。
4.魚苗選購
魚苗可以通過大型的魚苗養(yǎng)殖基地訂購或者是在網上進行訂購,還可以通過水產市場的商販手中進行購買,育苗的大小要相同,不能有明顯的差異,不然對日后的管理和出售都會打來很大的麻煩,魚苗運輸回來后不要立即進行放養(yǎng)通過網箱等方法暫時養(yǎng)殖。
5.暫養(yǎng)工作
池塘養(yǎng)殖時要用少量的魚苗放入網箱的水中進行暫養(yǎng),飼養(yǎng)3天至5天后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在把育苗全部放入池塘中,這種方法雖然麻煩點不過安全系數很高,放養(yǎng)完成后進行簡單的馴化過程。
6.魚苗馴化
魚苗放養(yǎng)5天內不用著急喂食,池塘中的自然飼料就可以保證魚苗的正常生長,第一次喂食要在7天或者是8天,飼料要投放到池塘內的每個角落,喂食3天至5天育苗都適應食料后,逐漸的減少喂食的范圍,最后縮減到固定的范圍內,馴化后的魚苗對后期的管理更加容易。
7.日常管理
鯉魚日常的管理方式很輕松,每天為是2次就可以,如果發(fā)現(xiàn)魚苗有缺氧的情況要立即給池塘內進行補氧,鯉魚春天和秋天食欲不是很穩(wěn)定,夏天吃的飼料多一些,要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調整好食物的用量。
8.冬季管理
北方地區(qū)養(yǎng)殖鯉魚最煩的季節(jié)就是冬天,池塘內結冰后鯉魚會在低糖底部游動的能敵很長身體機能下降的很快,下雪后要用人工清掃出寬度為3米,長度為5米的場地,使用電鋸在冰面上開出2.5米寬,4米長的場地,用水泵不定的抽水換氧,如果不這樣做鯉魚會因為氧氣缺少全部都悶死在池塘中。
1.養(yǎng)殖環(huán)境
用于網箱養(yǎng)殖鯉魚的水域,可選擇、河流、湖泊以及較大水面的池塘等水域,選擇水域應滿足水面寬闊、風浪平穩(wěn)、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且指標要符合《漁業(yè)水質標準》等條件,周圍環(huán)境安靜無噪音,并且具備出行的交通條件。鯉魚的最適生長水溫為25~30℃,放置網箱的區(qū)域水深應達到4m以上,且適宜生長期較長的水域,水域溶氧量要達到5mg/L以上,透明度要>70cm,水流通暢,流速為0.1~0.2m/min,底部平坦。
2.網箱及設備要求
網箱通常采用5m×5m×2.5m大小的帶箱蓋的六面體封閉網箱,網目孔徑參照魚大小設定,網箱材質為聚乙烯材料,在箱蓋一角的兩邊各留長約1m的活口.以便投放魚種和生產期間的檢查等操作。網箱放置多采用浮動式,配置適當的浮力和沉力。用鋼筋焊成的框架,將網箱上端固定在鋼筋框架上,同時使用油桶等作為浮具,在框架上用木板架設簡易工作通道,并用錨具、樁架固定,供人行走、投餌管理。 網箱分布不可過密,且要經常挪動網箱的位置,避免局部過度污染。網箱的布置根據生產規(guī)模的大小而定,可將網箱按箱距2~5m串聯(lián)成行,有多行網箱并列時,行距為5~10m,相鄰2行的網箱應交錯間隔排列。為了便于人工投喂,也可以將2只網箱間隔1~2m組成1對?;蛘?只網箱也按箱距1~2m組成“田”字形,每對(或每組)的間距為5~10m,這樣也可以串聯(lián)成排。如有更多數量的網箱,則排與排的間距應在50~70m。網進行人工投餌需配備投餌船,每個投餌船可管理4~5個網箱。也可使用投餌機投放餌料,投餌機可按程序進行投料,具有定時、定量投放餌料的優(yōu)點,可明顯提高餌料的利用率,減少人工勞力。采用網箱養(yǎng)殖的鯉魚所需飼料組成中應配合顆粒餌料,因此還應根據養(yǎng)殖規(guī)模、餌料的需求量、生產能力等條件,使用相應餌料加工機組與之配套,以滿足飼料的需要。
3.魚種的選擇與放養(yǎng)
放養(yǎng)魚種要選擇體色一致、大小均勻、無潰瘍、無病、無損傷的的健康大規(guī)格魚種,魚種大小規(guī)格為100~150g,放養(yǎng)密度通??刂圃?50~200尾/m2 為宜。魚種的放養(yǎng)通常在每年4月進行,當水溫達到12~15℃時,即可投放魚種。魚種入箱前10日左右,可先將網箱放入水中,網箱在水中會著生少量的藻類,這些藻類可減少魚種入箱過程中的損傷。魚種入箱時,可用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種10~20min,魚種消毒時間的長短,應充分考慮魚種體質狀態(tài)、水溫高低以及藥液濃度等因素,魚種在浸洗消毒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浸洗消毒。
4.飼養(yǎng)管理
網箱養(yǎng)殖鯉魚主要以人工投放餌料為主,魚種入箱后要進行馴養(yǎng),通過敲擊鐵桶、船沿制造聲響的方式訓練魚的搶食習慣。每天馴食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40min左右,馴食一般持續(xù)10天左右。投放顆粒餌料的大小應根據不同規(guī)格的魚種進行選擇,體重50~200g的鯉魚投喂的顆粒餌料直徑為3mm以下,體重200g以上的鯉魚投喂的顆粒餌料直徑為3~5mm。顆粒餌料應為營養(yǎng)物質全面的優(yōu)質全價餌料,投喂餌料應嚴格遵守定時、定質、定量的原則。餌量的具體投放量應參照天氣、水溫以及魚的吃食等情況進行設定,一般情況下,魚的攝食量通常達到八成即可。投餌次數隨著水溫的升高相應的增加,水溫在12℃時每天投喂2次,升到20℃左右時每天投喂增加到4次,當水溫達到25℃ 以上時,日投喂次數增加到5次,后期隨著氣溫降低水溫開始逐漸回落,日投喂次數也要相應減少,控制在每日3~4次為宜。
5.病害的防治
網箱養(yǎng)鯉魚的過程中往往受水質、微生物含量、養(yǎng)殖密度以及氣候狀況等因素影響,導致鯉魚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病害,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科學控制養(yǎng)殖密度,加強對養(yǎng)殖水域的水質、水溫進行監(jiān)測,詳細了解魚的攝食、生長等狀況。在防治寄生蟲時要采用內外用藥的綜合措施,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藥物,向水中投放碘制劑、二氧化氯等刺激性較小的外用消毒藥物,藥物的使用要適當,不要過分使用殺蟲劑以及抗生素等藥物,避免魚肝膽綜合癥的發(fā)生。只有采取內外兼?zhèn)涞念A防措施,才能確保鯉箱養(yǎng)殖質量。
一般二齡性成熟,有些個體一齡亦可成熟。產卵季節(jié)隨地區(qū)而異,3-8月均可產卵(以4-6月為盛產期),為分批產卵型。產卵場多在淺水湖灣或河灣水草叢生地帶,卵粘性很強,產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懷卵量因年齡和個體大小而異,15-80萬粒不等,卵子產出后,在15-20℃水溫下經4-6天即可孵化出苗。
1、親鯉飼養(yǎng)
(1)選擇標準
體型好,活動力強而無傷,體長與體高之比為3:1,具有典型的品種特征。雌魚至少2冬齡,體重1.5kg,雄魚2冬齡1kg以上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鯉魚,其懷卵量和卵的品質均較差,故不宜作親魚。
(2)性別鑒定
①非生殖季節(jié):雌魚體寬,背高,頭小,腹部較大而柔軟,胸腹鰭小而園寬,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輻射折;雄魚體狹長,頭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鰭大而尖長,肛門略向內凹,無平行皺折。
②生殖季節(jié):雌魚腹柔軟呈園囊形,肛門和生殖孔較大,略紅而突出;雄魚腹部較小,鰓蓋、胸、腹鰭具有明顯的副性征"追星",肛門和生殖孔內凹,不紅腫,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3)飼養(yǎng)管理
①飼養(yǎng):親魚培育池塘1-2畝,水深1.2米左右,避風向陽,注排水方便,每畝放150-200kg,人工繁殖時,為防止其自行交配產卵應將雌雄分開。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
②管理:強化親鯉培育,可投喂豆餅、蠶蛹、魚粉等高蛋白飼料。近年來,有些廠家開發(fā)有親魚飼料,該料富含ve及其它維生素,可促進發(fā)育和提高抗應激能力,效果良好。同時,在飼養(yǎng)過程中要注意調節(jié)水質,常加注新鮮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發(fā)育。
2、催產孵化
(1)催產時機
當水溫上升并穩(wěn)定在16℃以上便可催產。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間,寒潮過后,氣溫回升并穩(wěn)定時即可催產。
(2)催產方式
①自然產卵型因其投資與規(guī)模均較小,是一種很普遍的方式。
◆產卵池:面積0.5-1畝,水深1.2米,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用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即可放魚。
◆人工魚巢:用以粘附魚卵。選擇質地柔軟、韌性好、無毒、不易腐爛的材料制作,如松樹枝、棕片、聚乙烯片(編織袋)、楊樹根等,使用前要清洗、扎把、消毒(0.3‰甲醛或孔雀石綠)。稻草因易腐爛不宜作魚巢。
◆孵化池:又可作魚苗培育池,面積宜小(1-2畝),淤泥少、水深1米經消毒的池塘。進出水口均需加密眼網片過濾,防止雜質入池和魚苗逃出。
◆并池產卵:按雌雄之比為1:1-1.5把35-30組成熟度好的親鯉并池,緩緩加入新水。同時在水面上拉細鐵絲1-8根,鐵絲上懸掛人工魚巢(或者用竹子一破為二將其夾在中間放于水面)。通常每組親魚應配備4-6只魚巢。
◆管理:一般在22:00-9:00產卵,延續(xù)2-3天,故應每天下午檢查并清洗魚巢,將粘有卵的魚巢移入孵化池,同時補充新魚巢。若并池后產卵不好,則可降低水位讓陽光照曬,飼料中也可多加些ve,或用微流水刺激。為保證魚苗整齊度,應將同一天的卵一齊入孵,這樣也可防止因魚卵粘結成塊而增加瞎卵數。
②人工催產多見于魚種場。
◆催產劑的注射:每kg雌魚用人工絨毛膜促進性腺激素(hcg)600-1000iu或促黃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30-50微克,或者將其減量混合使用,雄魚劑量減半。一般在晴天下午6時按預定劑量在胸鰭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隨即移入產卵池中,并加注新鮮水半小時,水溫18℃6-15小時后即可發(fā)情產卵(水溫越高,效應時間越短,反之相反)。
◆產卵和受精:催產后的親魚可在池中自行產卵,辦法同自然產卵型。若行人工采卵,可在魚發(fā)情高潮前撈起,用毛巾擦去魚體水分,將卵擠入干瓷盆中,并迅速擠入精液,用羽毛攪拌,讓其充分受精,然后將受精卵均勻涂抹在魚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蛘哂没廴芤好撜澈笮辛魉趸?。水溫16-22℃時3-5天即可出苗。
(3)孵化管理
①自然孵化:每畝池塘放30-50萬粒受精卵,應將同一天的卵一齊放入方可保證魚苗規(guī)格整齊。特別應注意防止水霉病,可用0.3‰甲醛或孔雀石綠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魚巢。
②脫粘孵化:關鍵是調整水流流速,以魚卵不下沉而懸浮于水中為度。同時要防沙窗堵塞。在有魚苗孵出時就略微降低流速,防止水流過急對魚苗的體力消耗。
③注意事項: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殖的關鍵,影響孵化率的原因主要產卵期天氣突變,水質不好,溶氧低,魚卵被霉菌寄生等,應設法防止其危害。
鯉魚的營養(yǎng)價值
鯉魚不同部位的營養(yǎng)價值不同。肉:活血祛瘀;鰾:補血止血;骨:治腳氣;肝油:斂瘡清熱消炎。鯉魚肉味甘美、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D、E和其他多種維生素。
鯉魚的功效
1.鯉魚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且其蛋白質易于機體吸收,可轉化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能起到促進胃腸道消化以及補脾健胃的作用。
2.鯉魚的脂肪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能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
3.鯉魚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可以預防低鉀血癥,增強肌肉的強度,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1.清蒸鯉魚
準備食材如下:鯉魚1條,食鹽1/2茶匙,蔥3根姜,10克料酒,1茶匙蒸,魚豉油2湯匙。
具體做法如下:鯉魚去鱗去除內臟,洗凈后,用刀傾斜45度,在魚身上切幾刀,深大約2厘米,每刀之間間隔5厘米,在魚身生反面撒上鹽和料酒,用手抹開,腌制10分鐘。蔥切段,姜切片,將蔥段鋪在盤子里,放上魚,在魚身的切口內,放上一片姜片,另一半填在魚肚子里,蒸鍋上汽之后將魚放鍋里蒸10-12分鐘,接著準備一點辣椒絲,姜絲,蔥絲放一邊備用!等魚蒸好之后,端出來倒去湯汁,然后淋入蒸魚豉油,再撒上蔥姜辣椒絲,燒點熱油爆香即可!
2.紅燒鯉魚
準備食材如下:鯉魚1條,姜5克,蔥5克,食用油10毫升,八角1個,老抽5克,鹽2克,白砂糖2克。
具體做法如下:鯉魚去鱗,去內臟,取出魚腥線,打斜刀,鍋里倒入食用油,煎至兩面金黃,加姜、蔥、八角、老抽,加水煮沸,放鹽、白砂糖,大火煮沸至收汁,端出即可!
3.糖醋鯉魚
準備食材如下:鯉魚1條,雞蛋1個,面粉2大勺,花生油適量,食鹽1勺,半蒜8瓣,生抽1小勺,米醋2大勺,淀粉1勺,水淀粉半碗,番茄醬2大勺,水1碗。
具體做法如下:鯉魚收拾干凈后抽掉兩面的腥筋,然后用刀傾斜45度角給魚均勻的劃斜開片,加鹽1勺,在魚身上下里外都用手將鹽抹勻,盆里加入面粉2大勺,淀粉1勺,雞蛋1個,清水1碗,調成糊后將魚放入,提著魚尾,將魚通身掛上面糊,拿出后再在魚身上兩面都灑一層干面粉,并抖掉多余的部分,鍋內放入足夠多的油,七成熱的時候,將魚彎成弧形放入,小火炸。炸時可以用兩只鍋鏟按住鯉魚定型,將兩面炸至微黃,魚熟透,即可撈出,撈出的魚稍晾涼一會,或者涼透也行,再回鍋炸第二遍,一直要用小火,防止外皮焦糊,炸至魚通體深黃即可撈入魚盤中,尾巴向上的放,另起一鍋,放少許油,小火,油溫熱時加入蒜碎炒香,千萬別大火那樣蒜碎會糊掉的,當聞到蒜香味時,加入半碗清水,番茄醬2大勺,米醋2大勺,生抽1小勺,煮開,倒入水淀粉小半碗,拌勻后加小半勺鹽,再次煮開即可關火,趁熱將酸甜汁澆在魚上即可上桌!
4.辣燒鯉魚
準備食材如下:鯉魚1條,食鹽1茶匙,蔥姜蒜適量,水淀粉適量,剁椒1勺,胡椒粉1茶匙,植物油1湯匙,水適量。
具體做法如下:鯉魚處理干凈,在身上斜切幾刀,用鹽,胡椒粉腌漬提前腌上,大蒜,生姜切片,大蔥斜刀切段備用,魚入鍋煎至兩面金黃后盛出,鍋中留底油,燒熱后用蔥姜蒜爆香后放入剁椒繼續(xù)炒香,放入煎好的魚,加入醬油,糖,鹽等調料調味,加開水大火催開轉小火,蓋上鍋蓋燒,燒至湯汁收掉一多半,就可以先把魚盛出了,鍋中剩余的湯汁用水淀粉勾個薄芡,澆在盛出的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