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名,位于成華區(qū)。
地名由來:“升仙湖”為成都市沙河改造而因地制宜而成的人工湖。“沙河”在元明之前稱“升仙水”,沙河之稱,始于元明,今取名為升仙湖,取之于此。
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曰“城北十里有升仙橋,有送客觀“。成都才子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撫琴而別,初入長安,題(其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此乃駟馬橋的出處)
升仙湖邊有一座升仙橋,橋頭還有一八角亭,司馬相如最初從成都進入長安時,還曾在這個亭上題寫有詞句。而后. 司馬相如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兩千多年來,《鳳求凰》的琴韻始終蕩漾在升仙水上,故升仙水又被譽為“詩意之水”,“幸運之水”,愛情之水。
關(guān)于升仙湖,明·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卷三》是這樣記錄的:“李〈益州記>云:‘升仙水起自昌堰,有兩叉,中流即升仙’”。“ 《成都記》云:城北有升仙山,升仙水出焉。相傳三月三日張伯子道成,得上帝詔,駕赤文于菟于此上升也”。
唐·岑參《升仙橋》曰:“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山歸。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
191路,157路, 177路,地鐵1號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