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貢川鎮(zhèn)位于永安市北郊,距城18公里。貢川,古名“貢堡”。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 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活動;唐代貢川得到有計劃的開發(fā),宋代達到輝煌時期,陳姓家族享有“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登科”的美譽。福建宋代理學“主心派”的代表人物陳就是貢川人。為此,宋高宗還特賜“大儒里”牌坊一座。明清兩代,貢川進士、舉人、貢生迭出,是名人薈萃,文化燦爛的鐘靈毓秀之地。
環(huán)繞貢川古鎮(zhèn)的有沙溪、胡貢溪兩條河流, 一條自南向北,一條從西到東,兩溪在貢川南門處交匯。在胡貢溪的水尾處建有一座古老的橋梁,她象一道美麗的彩虹,連接貢堡與巫峽頭兩地。雨季時節(jié),胡貢溪水較渾濁,沙溪水較清澈,交會處涇渭分明,因而貢川人將這座橋梁冠名為“會清”.會清橋上還保留有一幅明代進士羅明祖撰寫的嵌字對聯(lián):會極環(huán)瞻星北拱,清波永奠水東流。
會清橋歷史悠久,會清橋屋有11間,56根木柱,南北兩端設(shè)有門樓,中部是升起的橋亭,布局勻稱,規(guī)矩嚴整。門樓為四面坡屋頂,飛檐翹角,正脊上矗立一對“魚吻”。傳說魚會吐水,有防火之功能;橋亭是單檐歇山式屋頂,正脊上也有魚吻,橋亭下為方型藻井,藻井天花板上繪有“雙龍搶珠”彩畫。藻井下方便是神龕,內(nèi)供“真武大帝”。真武又稱“玄武”,是道教的北方神,又是水神,橋亭上祀奉真武是為了鎮(zhèn)守水尾,以期“清波永奠”。
橋屋梁架簡潔,斗拱形式多樣,表現(xiàn)出古代工匠杰出的建筑藝術(shù)和技巧。橋屋采取五架抬梁式,斗拱則有“一斗三升”、“角背拱”、“駝峰拱”、“如意拱”等,它們不但有著實際功能,還有著較強的裝飾作用。橋屋門樓的屋檐之下,我們還可見到泥塑和彩繪。裝飾藝術(shù)的融入,使得會清橋愈發(fā)顯得絢麗多姿,品位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