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夜白圖》描繪了一匹駿馬“照夜白”的形象。為了在白絹上表現(xiàn)這匹白色的寶馬,作者在描繪馬時,通過工筆重彩手法,經(jīng)過巧妙構(gòu)思、對比手法,選取馬鼻被拴的情形,不僅可以表現(xiàn)出“照夜白”的桀驁不馴,在色彩處理上還可以利用馬樁的深色調(diào)襯托出馬的矯健造型,在手法上做減法,達到美妙的畫面平衡。”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騎,圖中“照夜白”系一木樁上,昂首嘶鳴,四蹄騰驤,似欲掙脫韁索。
全畫只在畫面略微偏右的位置描繪了一匹駿馬的形象。這匹駿馬被拴于一根馬樁之上,明顯可以從畫中感受到它不甘于束縛、怒目圓睜、昂首嘶鳴,飄逸的鬃毛、聳起的耳朵和抬起的前蹄,加強了畫面所要透露的緊張感。據(jù)考證,馬的頭、頸、前身為真跡,而后半身為后人補筆,馬尾巴已不存。不同于鬃毛的飄逸,畫中的駿馬并沒有尾巴。有專家認(rèn)為,《照夜白圖》已并非全是韓干的親筆了。畫面從脖頸往左的軀干部分已經(jīng)殘破,現(xiàn)存的只是后人的補筆。
《照夜白圖》左上題“韓干畫照夜白”六字,系南唐后主李煜題字。左邊上方有“彥遠”二字,似為唐代著名美術(shù)史家張彥遠的題名;左下有宋米芾題名,并蓋有“平生真賞”朱文印。南宋賈似道的“秋壑珍玩”、“似道”等印及明項子京等收藏??;卷前有向子湮、吳說題首;卷后有元危素及清沈德潛等11人題跋和乾隆弘歷詩跋。
南唐后主李煜:韓干畫照夜白。
宋代小楷名家吳說:南唐押署所識物多真,吳人吳說。
元代楚惟善的題跋其實就是一片短小精干的史論,由照夜白想到帝王的威儀,表達出對漢文之事的懷念。史載,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車輛狗馬等玩物無一添加,甚至還把馬匹都下方到各地方驛站服役。
元代揭汯:照夜白”作詩一首:“晴云滿身雪作花,四蹄一動疾飛翼。跳梁掣柱不受羈,雄心只欲千里馳?,幊匮缌T幸驪山,霓旌前導(dǎo)鳳輦移。
乾隆題跋:韓干以畫馬擅名千古,其毛骨色相隨意所匠,冥會通神。嘗閱張彥遠《名畫記》,知當(dāng)日供奉明皇朝圖有玉花驄、照夜白,每神往,以不得一見真跡為憾,且未卜淪落何所也。近有以黃公望《富春山居》等圖求售者,黃跡固屬偽作,而得干所畫《照夜白》卷,神采飛騰,宛睹沛艾名種,為干手筆無疑,因命購藏之。既以喜獲償夙愿,而因王得羊,遭逢良復(fù)不偶云。乾隆丙寅仲冬月望前三日御識。
唐代,中原與西域諸國的關(guān)系日益密切。唐玄宗曾將義和公主遠嫁西域大宛的寧遠國王。為此,寧遠國王特別向玄宗回獻了兩匹“汗血寶馬”。愛馬心切的唐玄宗十分喜愛這兩匹駿馬,分別為之取名“玉花驄”和“照夜白”。其中,“照夜白”不僅在唐朝的輝煌時期曾伴隨唐玄宗游山玩水,而且還在“安史之亂”時陪他度過了一生中最為落魄的時期,尤為他所深愛。
韓干入宮時,宮中有一個叫陳閎的畫家擅于畫馬。唐玄宗于是命令韓干照著陳氏的作品依樣摹畫卻遭到韓干拒絕。玄宗覺得很奇怪,韓干說:“我有我自己的老師。陛下現(xiàn)今養(yǎng)在御廄中的那些駿馬,它們都是臣下作畫的老師?!毙诼犃耸煮@奇,專門讓他到御廄中寫生,描繪名馬,這其中便包括“照夜白”。
“照夜白”曾跟隨唐玄宗南征北戰(zhàn),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是皇帝的寵愛之馬。韓干畫這匹馬時,全力表現(xiàn)這匹馬的軒昂氣勢。
韓干的老師曹霸曾得玄宗厚寵,當(dāng)時貴戚權(quán)門爭求筆跡,甚至認(rèn)為沒有他的畫,則屏障無光。但好景不長,開元末年,曹霸失去了將軍的頭銜,失去了皇室貴族的寵遇,這位年過半百的老畫師的生活立即陷入窮愁潦倒的困境,杜甫的《丹青引贈曹霸將軍》中的“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笨芍馨缘那闆r。韓干是在天寶年間被召入宮中為內(nèi)廷供奉,那么曹霸是在韓干入宮以前被貶的。老師的不幸遭遇對韓干一定會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他也曾想自已會不會有一天也落到像老師那樣的遭遇。韓干是皇帝的臣子,就如照夜白是皇帝的坐騎一樣。韓干在此馬身上表現(xiàn)了他的性格和情感,向往自由,但又不能不被作為臣子的責(zé)任所束縛。
韓干,陜西藍田(一說長安)人,生活在唐玄宗時代。詩人王維發(fā)現(xiàn)他的才能,資助他學(xué)畫,“初師曹霸,后自獨擅”,遂成為畫馬名家,玄宗時供奉內(nèi)廷,玄宗曾令他師事陳閎畫馬,他說;“臣自有師,陛下內(nèi)廄之馬,皆臣之師也?!彼僦撂仑n干還做過左武衛(wèi)將軍,屬于皇宮的內(nèi)衛(wèi)武官。韓干所提出的以馬為師的主張實際上就是對景寫生的要求。他強調(diào)繪畫要以客觀對象為依據(jù),不能因循舊跡、陳陳相因,是一種樸素的客觀態(tài)度。
意境深遠
這匹桀驁不馴的烈馬,整個身體散發(fā)出無窮的力量和動感。但同時從另一個側(cè)面看這匹馬又好像奔馳于浩淼的空中,使讀者感到此馬定不是一匹世俗的馬,而是一匹充滿神氣的馬。這幅圖把馬的頭部置于整個畫面的右方,畫面中馬圓而有神的眼睛、嘶鳴長嘯的神態(tài)、高高撅起的屁股、鼻孔的夸張擴展,甚至發(fā)怒時豎立起的鬃毛似乎都在向人們訴說:這匹馬不是一匹平常馬,它是不會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的。它那具有生命活力的棕毛和散亂的馬蹄印,都流露出了馬的精壯。這種種具有動感的元素和馬兒彪悍的形體有機結(jié)合,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使得這匹馬好像掙脫了木栓的羈絆,栩栩如生。然而結(jié)結(jié)實實的繩索和堅固的木栓,讓馬兒馳騁草原、橫行四野的希望化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馬兒被牢牢地拴住,和馬兒力求解除束縛、渴望自由的形態(tài)構(gòu)成了強烈的矛盾沖突,彰顯了馬兒的本性,突出了馬的精神氣質(zhì)。畫面空白的部分則留給觀眾以想象的空間,仿佛駿馬即將掙脫遠去,消失在無盡的遐想之中。盡管整個畫面的氣氛緊張激烈,但觀眾看罷此卷并不會覺得膽戰(zhàn)心驚??此茊伪『喖s的畫面,實則充滿了豐富的情節(jié)和感受。
《易經(jīng)》有云:“乾為馬”,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著君王。韓干的職責(zé)是畫馬,主要目的是讓皇帝高興,具體地說是讓唐玄宗高興。唐玄宗崇尚道教,道教是推崇逍遙的,而皇帝身兼國家興亡的重任,不能棄職去追求個人的自由。這種境況正如畫中的照夜白,被木樁和韁繩栓住,受到束縛和羈絆。唐玄宗看了此畫不能不說沒有共鳴之感,旋即大為贊賞,韓干也盡了自己的職責(zé),成為稱職的臣子。
作品描繪于紙上,構(gòu)圖較為簡單。全畫只在畫面的中部略微偏右的位置描繪了一匹駿馬的形象。這匹駿馬被拴于身后的一根馬樁之上,但它顯然不甘于如此的束縛,正怒目圓睜、昂首嘶鳴地掙扎著。特別是它那飄逸的鬃毛、聳立的雙耳、擴張的鼻孔和正在抬起的前蹄,都加劇了畫面的緊張氣息。畫家以精細的線描勾勒出馬的輪廓,并在其脖頸和四腿的部分以淡墨略施暈染,充分表現(xiàn)出駿馬體形的健碩和肌肉的質(zhì)感。纖巧的筆觸配以充滿動感的造型,使人在細細品味此作之后不覺產(chǎn)生一種駿馬躍然紙上的感受?!墩找拱讏D》可以充分領(lǐng)略到韓干馬的風(fēng)采:圖中之馬昂首奮鬃,仰天長嘯,寬闊的頸項,顯得更加雄強勁健,渾圓如蝶翅的臀部則為微屈的后肢做高舉蹬刨狀,雖然被縛柱上,卻有騰驤千里之勢,觀之令人振奮。
技法上來看,《照夜白圖》是用水墨線描完成的。畫家以墨線勾描物象,不著顏色,唯在馬首、腹腿等部位略施淡墨渲染,這種繪畫方法起源于唐被稱為“白畫”。畫家以精細的線描勾勒出馬的輪廓,并在其脖頸和四腿的部分以淡墨略施暈染,以鏗鏘有力的線條、筆墨表現(xiàn)馬的頭、胸、蹄的健壯感,馬身后部以簡約的弧線概括,方圓相濟,增強了畫面的韻律感。纖巧的筆觸配以充滿動感的造型,使人在細細品味此作之后不覺產(chǎn)生一種駿馬躍然紙上的感受。畫面空白處理恰到好處,則留給觀眾以想象的空間,佛駿馬即將掙脫遠去,消失在無盡的遐想之中,起到以少勝多的效果。盡管畫面整體氣氛緊張激烈,但觀眾看罷此卷并不會覺得膽戰(zhàn)心驚??此茊伪『喖s的畫面,實則充滿巧妙的安排與畫家深厚的表現(xiàn)功力?!墩找拱讏D》的線條都非常簡潔,采用的顏色也很簡單,展現(xiàn)出一種簡潔、精煉的藝術(shù)魅力。在使用色彩方面,韓干選用黑色的木栓,這使得栓馬的木栓更加具有牢固性,還有力地平衡了整個畫面。而照夜白這匹馬的顏色使白色和木栓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觀看者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進而突出了照夜白的雪白、矯健。在馬的身體部位,韓干使用的淺灰色色彩調(diào)和了白色和黑色的沖突,顏色搭配非常和諧。在整體構(gòu)圖方面,畫家構(gòu)思精巧獨特,整幅畫面都是白色,在畫面的中間立了一根黑白棱面相互交錯的木樁,再加上小范圍的渲染駿馬,形成一種黑白縱橫交錯、色彩對比明顯的強烈視覺效果,使整個畫面造型非常具有跳躍的節(jié)奏美。
《照夜白》描繪玄宗喜愛的御馬拴在木樁上的情態(tài)。構(gòu)圖簡單大膽,將馬樁直立在畫面中央,巧妙地使立柱、橫馬相交錯,形成畫面中心而絲毫不覺呆板。柱、馬之間,穩(wěn)定與跳動相對比,細瘦與肥壯相映襯,反映出生命奔放與外來遏制在互相沖突。而馬的切齒長嘶或內(nèi)心吶喊,使矛盾發(fā)展達到頂點,觀者的審美感受也進入最深層次。
相傳,這匹白馬之白,在夜色中都顯得明亮異常,故被稱為“照夜白”。為了在白絹上表現(xiàn)白色的“照夜白”,韓干在畫馬時,巧妙構(gòu)思,采用了工筆重彩法。通過色彩對比,選取馬鼻被拴的情形,不僅表現(xiàn)出“照夜白”的桀驁不馴,還利用馬樁的深色調(diào)襯托出馬的矯健造型,在手法上做減法,達到美妙的畫面平衡。
《照夜白圖》是用筆十分簡練,線條精細有力地勾勒出馬的輪廓,在馬身部分部位用淡墨微加渲染,充分表現(xiàn)出駿馬的體型和流線感。從技法上來看,《照夜白圖》是用水墨線描完成的。
《照夜白圖》以富有彈性的、道勁的線條和略加渲染的繪畫技法,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了駿馬的矯健和奔騰之勢,使之成為中國古代畫馬的精品。
歷代帝王、名士的手跡讓《照夜白圖》跳出單純的繪畫范疇,成為了集繪畫、書法、印刻于一身的國寶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