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清觀,初名全道庵、又名昆崳山道庭,位于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地處昆崳山脈溪北麓,亭舍幽敞、林泉環(huán)繞,始建于金代貞佑元年(1213年),本為女冠唐四仙姑修道處;金大定七年(1167年),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得道后自終南山云游東下,攜弟子馬鈺、譚處端、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劉處玄七人修行于此處,為中國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道教全真道天下祖庭之一、道教全真道發(fā)祥地、昆崳山道教祖庭之一。
進得山門,拜過護法神王靈官,步入裊裊青煙籠罩下的道觀,便是神清觀正殿。正殿居中的是三清殿,神龕內(nèi)供有道教至高無上的三位尊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東為五祖殿,奉有道教五位仙祖王玄甫、鐘離權(quán)、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西為七真殿,全真七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的法像供奉于此。山門東西兩側(cè)是鐘樓與鼓樓。
大定八年,王重陽師徒講經(jīng)悟道于煙霞洞,并在全道庵聚眾闡幽講玄。泰和六年(1206年)改全道庵為神清觀,貞佑年間又奉旨改觀為宮。元明兩代間先后增修。觀中亭舍幽敞,林泉環(huán)繞,氣象壯觀。在此后的漫長歲月中,神清觀屢次毀建,最近的一次毀壞是在文革期間,建筑均遭破壞。
隨著改革開放后宗教信仰政策的落實,以及全真文化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2006年9月,在香港友人楊世杭先生的相助下,神清觀破土動工,2008年4月26日由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任法融親自為神清觀舉行落成典禮及開光法會。重建后的神清觀雕梁畫棟,氣勢巍峨,繚繞在青山之中延續(xù)著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