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度策略
利潤較高或快過期的產品,放在貨架1.5米到1.7米的高度之間,這恰好是與顧客的視線相平行的高度,最容易被顧客看到,也就是最容易被銷售出去。如果商品是針對兒童的,那么高度可以放低一些。商品放的太高或太低,顯然會降低被顧客購買的幾率。
2、路線策略
顧客從走入店鋪到最后離開,我們應對他所行走的路線進行思考。哪個產品放在哪個位置,都應該經過很好的考慮和設計。例如,薄利多銷的產品放在入口,新鮮的商品擺在最里面。并且設計的線路越長越好,線路越長顧客在我們的店鋪里停留的時間就會更長,購買商品的數量就有可能增加。
3、右手策略
絕大多數人都習慣用右手,那我們最想推銷的具有較高利潤的商品應當把它放在主購物通道或展柜的右側,以提高銷售量。
4、收銀臺策略
有資料表明,結賬排隊的隊伍中的顧客,購買收銀臺貨架上商品的幾率為25%??申惲械纳唐啡缈谙闾?、電池等。另外在收銀的過程中,可能會找零,幾毛至幾塊,可以詢問顧客是否可以直接抵打火機,口香糖,或者更便宜的一些商品,這樣也能增加一定的銷量。
5、組合銷售策略
去過華潤萬家超市的都知道,這家超市所采取的策略就是組合銷售,很多產品不單賣,都是幾件幾件的一起賣,例如洗發(fā)水3瓶一捆,牙刷5個一束。在比較小的便利店里面,我們也可以采取這樣的策略,這個策略也類似飯店里的套餐策略。
6、支付策略
能支持更多的支付方式,就有可能帶來更多的顧客。除了一般的現金、刷卡消費,在如今,更應該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它們還有可能享受到官方補貼和活動。如果能給開發(fā)票,也會帶來更多的用戶,比如事業(yè)單位或者公司購買東西時,發(fā)票肯定是需要的。如果你不能開發(fā)票,意味著可能失去這筆生意,在這種情況下,價格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