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孔子的意義
1、祭祀孔子是高擎中華文化傳承的薪火
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史上,孔子是集大成者,前2500多年靠孔子的記錄和傳承,后2500多年,靠孔子思想的傳播和影響。
2、祭祀孔子是聆聽圣哲先賢訓導的殿堂
在孔廟祭祀的,不僅僅是夫子一人,還有四配、十二哲、七十八位先賢、六十八位先儒,這些圣哲先賢,每個人都是一部精美的教科書,微言大義的四書五經(jīng),既是震耳發(fā)聵、響徹千年的黃鐘大呂,又像長者絮叨而殷切的叮嚀,讓你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少走許多人生的彎路。
3、祭祀孔子是翻閱中華民族形成的史冊
中華民族的融合發(fā)展史,其實是中原族群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互動史,從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宋金遼對峙、元朝以至于清代,都是民族大融合的關鍵時期,每一個少數(shù)民族取得政權,立足未穩(wěn),首要大事是設立孔廟,祭拜孔子,識漢家文字,認中華文化為正宗。在各地的孔廟,我們都能辨認出,金代的廊柱、元朝的碑文、清帝的詩章,是孔子把中華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以至于一些強悍兇頑的少數(shù)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符號,淹沒在歷史的滾滾煙塵中。
4、祭祀孔子是重塑民族精神氣節(jié)的血脈
胡適認為,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統(tǒng)治下的殷商舊邦知識分子唯唯諾諾、茍且偷生的寫照。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不再是懦弱的代名詞,而是積極入世、自強不息的一族。在孔廟從祀的,并不全是儒學之士,李綱、文天祥、陸秀夫、史可法、許謙等各個時代的民族英雄,他們不畏強暴,剛正不阿,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歷代圣哲先賢、仁人志士的精神氣節(jié)名載孔廟,彪炳千秋!在祭孔大典的氤氳煙霧中圣賢云集,栩栩如生,怎不讓人心生崇拜,感慨系之!
5、祭祀孔子是展示中國和平崛起的姿態(tài)
祭孔就是要喚醒我們心底的仁愛之心、敬畏之心和責任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有愛心的企業(yè)、有良知的公民;祭孔就是要高擎孔夫子的大旗,讓孔子再次周游列國,宣傳我們中國人堅守了幾千年的文明、禮儀、仁愛、道德、和諧的傳統(tǒng)美德,樹立“和為貴”、“講信修睦”的大國形象,讓世界放心,為中國爭取有利的發(fā)展環(huán)境。
6、祭祀孔子是尋找兩岸走向統(tǒng)一的智慧
兩岸能否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避免戰(zhàn)爭,是在考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新一代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走親民路線,關注民生,親歷親為,頗有儒家風范。馬英九在擔任臺北市長期間年年主持祭孔大典。國共兩黨和兩岸民間社會都倡行孔子儒家思想,這對促進兩岸關系和諧、融洽極具現(xiàn)實意義,因為以“仁”、“禮”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只講和、統(tǒng),不講爭戰(zhàn),兩岸互統(tǒng)不互戰(zhàn),克己復禮,兩岸歸仁,和統(tǒng)就在其中矣。兩岸共同舉行祭孔大典這個倡行孔子儒家思想的重大信息和信號,對于帶領兩岸走向和諧、融合之路,無疑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7、祭祀孔子是喚醒全球華人心靈的慰籍
孔子思想是2000多年來中國人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學,是中國人有別于其它民族的處事原則和民族性格,也是在海外
的華人華僑懷念故國、安撫心靈、結交親族的“神龕”。海外的許多華人社區(qū)都建有孔子廟、孔子像,在孔子誕辰日舉行祭孔活動,雖然儀式不那么規(guī)范,但他們的內(nèi)心的虔誠卻不容懷疑!孔子誕辰的時候敬上一炷香,教孩子們背上幾句唐詩宋詞,就是他們思念故國的信仰,就是他們莫大的安慰!
8、祭祀孔子是促進東亞融合發(fā)展的語言
每年中國農(nóng)歷二、八月的上丁日,韓國成均館孔廟和全國243所鄉(xiāng)校都舉行釋典大祭,日本的東京湯島、長崎等地的孔廟也都舉行傳統(tǒng)的祭孔活動。東亞各國文化同源,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東亞地區(qū)共同的價值觀,是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最好的語言。借助孔子這一精神領袖的號召力、運用共同祭孔這一傳統(tǒng)文化平臺,來加強東亞各國之間的睦鄰友好,推動東亞的交流與發(fā)展,促進地區(qū)的穩(wěn)定與繁榮,不僅可以找到更多的共同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拜孔子禮儀流程
1、開場禮
學生著統(tǒng)一服裝入場,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在最前面,后面跟著自己班的學生家長。司儀介紹入泮[pan] 儀式的歷史淵源、文化內(nèi)涵。泮,是古代的學校?!叭脬薄ⅰ叭雽W”,意即進入孔學的大門。
2、正衣冠
全體站立,由校長為第一排的同學們整理好衣冠。后面的同學兩人一組互相整理好衣冠。所謂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讓我們憶起先祖那些優(yōu)秀品德的最好載體,也是讓孩子知書明理的第一步驟。
3、老師拜孔子
所有老師宣誓,念宣誓詞,跪拜孔子。
4、朱砂啟智并且拜孔子
老師按順序在學生的額頭正中點上朱砂,稱為“聰明記”,又稱“開天眼”,寓意著孩子們從此眼明心明,喜讀書、讀好書。點完朱砂的學生整齊跪下,像剛才老師那樣跪拜孔子。
5、拜師禮
學生給所有老師行禮,手抱右手,舉到嘴巴和鼻子前面,然后大幅度的垂下,再起身就結束了。同學面對老師行禮后,老師給學生們還禮。
6、拜謝父母
學生們走到自己父母身邊,面向父母,依照禮節(jié),拜謝父母。
7、學生代表發(fā)言
8、老師帶領全體學生誦讀《弟子規(guī)》經(jīng)典段落。
拜孔子手勢
祭拜孔子,我們要行三拜九叩禮,左手抱右手,抬到眉的位置,然后先是一個鞠躬長揖,手下垂,再跪下,再以
拱手的手型,手下去,至地,左手壓在右手上,呈十字形,投放到手和身體中間的地方,磕三下,停留一段時間,然后起來,再重復兩次,三拜九叩禮就結束了。
也有采用四拜禮,這是華夏禮儀中最高的禮節(jié),屬于明代禮制。華夏禮儀中最高禮節(jié)為四拜,是對天地、君父、先師才有的大禮。
拜孔子說什么
似乎沒有特定的要說什么,可以念誦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蛘咂渌恍┖线m的祭文。
拜孔子帶什么供品
現(xiàn)在祭奠的供品,還是以敬仰真誠的目的去拜祭,不必太繁瑣,主要帶一包香和二包冥幣恭恭敬敬地鞠躬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