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輥壓機常見故障分析及處理
1、輥壓機機體震動、噪音大
(1)物料原因
①使用熟料離析現象嚴重,若細顆粒所占比例較多,經擠壓時,容易直接從輥間流過,不易形成料餅,導致物料在穩(wěn)流倉內出現塌方沖料現象,引起輥壓機振動。
②熟料礦物組成中C2S含量較高、易磨性差導致輥壓機振動。
解決措施:
①熟料庫底放料采用多個下料口搭配下料,或對熟料倉入口處落點進行改造,防止熟料發(fā)生離析現象。
②積極做好相關部門協調工作,合理優(yōu)化系統(tǒng)配料,加大生料、熟料率值控制力度,提高熟料C3S含量,改善熟料易磨性。
(2)設備原因
①輥壓機側擋板與輥端面之間的間隙大,造成部分小顆粒物料未經擠壓從縫隙中漏掉,循環(huán)物料細料比例增多,引起輥壓機振動。
②側擋板或堵轉板與輥子接觸,引起金屬之間摩擦,發(fā)出異常噪音。
③若是聯合粉磨系統(tǒng),V型選粉機的導流板或內筒體磨損,造成循環(huán)物料量增多,引起輥壓機振動。
④輥壓機擋鐵調整不正確,特別是新更換的擠壓輥,墊鐵太薄,引起動、定輥相互摩擦。
解決措施:
①及時檢查輥壓機側擋板與輥子端面之間的間隙,通過調整調節(jié)螺桿,使間隙控制在2mm左右,可調式擋板不接觸輥面為原則。
②定期檢查、清理V選粉機的下料口處的雜物,檢查導流板和內筒是否磨損,并及時進行維修、改換。檢查穩(wěn)流倉物料入口處、旋風筒下料口鎖風裝置是否存在漏風現象,并及時處理。
(3)工藝操作原因
①當輥壓機左右輥縫間隙偏差較大時,未及時調整引起輥壓機振動大。
②對于聯合粉磨系統(tǒng),V型選粉機的循環(huán)風機風門開度過小,未能及時將系統(tǒng)細粉及時風選分離,導致V型選粉機的打散、分級功能發(fā)揮不充分,造成回輥壓機的粗粉中細粉量偏多,引起輥壓機振動。
解決措施:
①及時調整輥子的壓力來縮小輥子偏差值。
②適當調節(jié)循環(huán)風機風量,提高V選粉機的打散、分級功效作用。增大V型選粉機的喂料量,從而減小回料量來減少入輥物料的細粉量,提高粉磨效率。
2、輥壓機偏輥
原因:
(1)進入輥壓機的物料有離析現象,造成單邊物料顆粒大,輥壓機上方不能形成穩(wěn)定、密實、飽滿的料柱,料柱對輥子的沖擊力大,輥子的兩側壓力不均衡、不穩(wěn)定,液壓系統(tǒng)來不及糾偏。
(2)下料管的下料偏,物料不能垂直進入兩只輥子中間。
(3)進料口兩邊的側擋板磨損或者間隙大,產生兩邊的邊緣漏料量不一樣。
(4)左右二側蓄能器內的充氣壓力不相等,引起兩邊的工作壓力偏差大,導致輥縫偏差。
(5)左右墊鐵厚度不一致?;蚴且粋鹊妮伱嬗锌佣醇皶r更換調整。
解決措施:
(1)嚴格控制入輥物料粒度,保證入倉后的物料均勻分布,降低倉內的離析作用。
(2)必須保證物料盡量垂直進入兩只輥子中間。
(3)利用兩邊的頂桿對側擋板加以調整,一般側擋板與輥邊的距離越小越好。
(4)蓄能器停機檢查校正壓力并及時補充氣體,保證兩邊壓力基本相等。
(5)及時更換調整左右側墊鐵,保證厚度一致。
(6)輥面有坑洞需及時修補。
特別注意:進輥物料中混有大鐵塊或有其他異物,也會造成輥壓機振動異常并引起輥縫差大跳停,所以要定期檢查除鐵器的工作情況,確保其磁性。
3、輥壓機小倉沖料
原因:
(1)物料通過量變大,小倉料位降低較快,未形成一定的料壓,物料由于帶入大量空氣反沖入輥壓機,引起塌料現象。
(2)由于輥壓機側擋板下端磨損或與輥端面間隙過大,加劇邊緣效應,造成邊料量大。
(3)入磨物料綜合水分過高(工業(yè)石膏、礦渣、粗灰等),小倉周圍結壁嚴重,有效容積減少,實際存料量不足,輥壓機通過量大,喂料不足。
(4)小倉稱重儀反饋信息不準,不能真實反應倉內物料實際重量。
解決措施:
(1)杜絕水分超標的物料進廠,或采取積極措施,擴大堆場容量,晾曬后再使用,要及時清理小倉結壁,確保物料暢通;對于帶V選粉機的輥壓機,綜合物料水分不能高(要求綜合水份低于1.0%),否則,易引起打散板結皮、粘料,系統(tǒng)回粉增多,成品減少,易引發(fā)輥壓機沖料現象。
(2)針對邊料量太大,盡量將斜插板下放,調整后將頂桿兩邊的固定螺絲上緊,防止斜插板晃動而導致輥壓機功率波動大。并檢查側擋板是否頂到位(越靠近輥子側面越好),有效解決邊緣效應。另外,適當的調整分料閥開度或循環(huán)風機風門開度也是降低邊料量的一個重要手段。
(3)檢查兩側墊鐵厚度是否一致,合理調節(jié)動輥墊鐵。
(4)檢查液壓系統(tǒng)是否有滲漏現象(壓力保不住會導致輥縫偏大),確保氮氣壓力與系統(tǒng)工作壓力相符,系統(tǒng)壓力設定要根據系統(tǒng)工作壓力變化而設定相應壓力,大蓄能器充氮壓力高于系統(tǒng)工作油壓的20-30%,對系統(tǒng)起保護作用,中小號蓄能器充氮壓力為系統(tǒng)工作油壓的60-65%,對系統(tǒng)起緩沖作用。
(5)輥壓機兩只荷重傳感器安裝應對角安裝,并且穩(wěn)流倉的落料口與小倉卸料中心點要保持一致。
4、液壓系統(tǒng)故障及處理
(1)泵站壓力打不上來
①增減壓閥閥芯堵塞,密封圈老化、破損,也造成壓力打不上,檢查更換即可。
②檢查油箱內吸油管是否老化破損漏油、接頭是否脫落或松動而形成內漏,若有問題重新安裝吸油管或者更換即可。
(2)壓力能加上,但保不住壓
①檢查油路、油缸等是否有潤滑油泄漏現象。
②增減壓閥閥芯堵塞,密封圈老化、破損,壓力增上后造成泄露,需檢查清洗,并更換損壞的密封圈。
③程序設定的壓力值偏小,溢流閥提前卸壓,需重新校正程序。
(3)系統(tǒng)壓力達不到額定壓力
①檢查油站出油口過濾器是否堵塞,及時清洗。
②檢查加壓后油箱油位是否正常,是否低于吸油口,若油位低及時補油。
③檢查液壓油的油溫是否過高,一般油溫達到50度以上時,泵站給系統(tǒng)加壓就比較困難。檢查輥壓機運行工況,減少液壓泵頻繁啟動,防止油溫過高。
④溢流閥是否有泄露,增減壓閥閥芯是否堵塞,密封圈老化、破損,也造成壓力增不到額定值。
5、干油潤滑系統(tǒng)故障及處理
(1)油泵不出油
①柱塞泵吸油口堵塞,清洗干凈即可。
②油桶中潤滑脂缺少,未及時補充。
③柱塞泵損壞,檢查更換。
(2)油管不出油或者出油量偏少
①分配器本體柱塞孔堵塞,拆開清洗即可。
②分配器的柱塞磨損導致出油量少,檢查發(fā)現柱塞磨損嚴重時更換分配器即可。
特別注意:大油桶應放置到密閉箱內,防止?jié)櫥廴尽?/p>
二、輥壓機日常維護保養(yǎng)方法
1、每月對輥面進行檢查,發(fā)現有剝落應及時補焊。
2、準備5mm、8mm、10mm、12mm、14mm的墊鐵,以使60%和90%生產時能及時調整輥縫。
3、日常注意檢查液壓油的清潔程度,建議運行3個月后進行更換,以延長主油缸的使用壽命。
4、每月檢查緊固縮緊套螺栓的緊固程度,并根據扭矩要求進行緊固。
5、運行一個月后,建議對主機架螺栓、萬向節(jié)螺栓進行緊固檢查,并注意檢查框架螺栓的斷裂情況和兩側立架的焊縫開裂情況。
6、每季度對潤滑泵的輸油量進行計量,一般軸承每小時需油量為25克以上,密封環(huán)處需油量為15克以上。
7、運行后,如果油缸出現漏油情況,建議采用清洗及對角更換使用的方法進行處理。
8、兩輥壓機間可以另外再增加連接鋼平臺,并增設踏步梯至輥壓機機架上。
9、每月檢查蓄能器里的氮氣壓力,其中一個在70bar左右,另一個在120bar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