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污在线观看|亚洲熟女丝袜AV|中国三级在线免费|在线免费牛牛AV|日韩无码青青草原|国产V日产∨综合V精品视频|98超碰资源人人|久久久久久久探花蜜蜜蜜|久久小视频免费在|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网站

奧數(shù)行程問題100道 行程問題經(jīng)典題型 行程應用題100題及答案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文學大雜燴 上傳提供 ★★ 評論 發(fā)布 糾錯/刪除 版權(quán)聲明 0
摘要:行程問題是小學奧數(shù)中的一大基本問題。行程問題有相遇問題、追及問題等近十種,是問題類型較多的題型之一,包含多人行程、二次相遇、多次相遇、火車過橋、流水行船、環(huán)形跑道、鐘面行程、走走停停、接送問題等。本文就為大家整理了奧數(shù)行程問題100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行程問題經(jīng)典題型

1、甲、乙二人練習跑步,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甲跑5秒鐘可追上乙;若甲讓乙先跑2秒鐘,則甲跑4秒鐘就能追上乙。問: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答:分析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10米就是甲、乙二人的路程差,5秒就是追及時間,據(jù)此可求出他們的速度差為10÷5=2(米/秒);若甲讓乙先跑2秒,則甲跑4秒可追上乙,在這個過程中,追及時間為4秒,因此路程差就等于2×4=8(米),也即乙在2秒內(nèi)跑了8米,所以可求出乙的速度,也可求出甲的速度。綜合列式計算如下:

解:乙的速度為:10÷5×4÷2=4(米/秒)

甲的速度為:10÷5 4=6(米/秒)

答:甲的速度為6米/秒,乙的速度為4米/秒。

2、上午8點零8分,小明騎自行車從家里出發(fā),8分鐘后,爸爸騎摩托車去追他,在離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刻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頭去追小明、再追上他的時候,離家恰好是8千米,問這時是幾點幾分?

解答:從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明到第二次追上這一段時間內(nèi),小明走的路程是8-4=4(千米),而爸爸行了4 8=12(千米),因此,摩托車與自行車的速度比是12∶4=3∶1。小明全程騎車行8千米,爸爸來回總共行4 12=16(千米),還因晚出發(fā)而少用8分鐘,從上面算出的速度比得知,小明騎車行8千米,爸爸如同時出發(fā)應該騎24千米。現(xiàn)在少用8分鐘,少騎24-16=8(千米),因此推算出摩托車的速度是每分鐘1千米。爸爸總共騎了16千米,需16分鐘,8 16=24(分鐘),這時是8點32分。

3、某列車通過250米長的隧道用25秒,通過210米長的隧道用23秒,若該列車與另一列長150米。時速為72千米的列車相遇,錯車而過需要幾秒鐘?

解:根據(jù)另一個列車每小時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為:72000÷3600=20(米/秒),

某列車的速度為:(250-210)÷(25-23)=40÷2=20(米/秒)

某列車的車長為:20×25-250=500-250=250(米),

答:兩列車的錯車時間為:(250 150)÷(20 20)=400÷40=10(秒)。

4、甲、乙之間的水路是234千米,一只船從甲港到乙港需9小時,從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時,問船速和水速各為每小時多少千米?

答案:從甲到乙順水速度:234÷9=26(千米/小時)。

從乙到甲逆水速度:234÷13=18(千米/小時)。

船速是:(26 18)÷2=22(千米/小時)。

水速是:(26-18)÷2=4(千米/小時)。

5、甲、乙兩船在靜水中速度分別為每小時24千米和每小時32千米,兩船從某河相距336千米的兩港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幾小時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幾小時后乙船追上甲船?

【解析】

時間=路程和÷速度和

T=336÷(24 32)=6小時

時間=路程差÷速度差

T=336÷(32-24)=42小時

6、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208千米,一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水8小時到達,從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時到達,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析】

流水問題:順水速度=船速 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水流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V順=208÷8=26千米/小時

V逆=208÷13=16千米/小時

V船=(26 16)÷2=21千米/小時

V水=(26-16)÷2=5千米/小時

7、汽車往返于A,B兩地,去時速度為40千米/時,要想來回的平均速度為48千米/時,回來時的速度應為多少?

解答:假設AB兩地之間的距離為480÷2=240(千米),那么總時間=480÷48=10(小時),回來時的速度為240÷(10-240÷4)=60(千米/時)。

8、趙伯伯為鍛煉身體,每天步行3小時,他先走平路,然后上山,最后又沿原路返回.假設趙伯伯在平路上每小時行4千米,上山每小時行3千米,下山每小時行6千米,在每天鍛煉中,他共行走多少米?

解答:設趙伯伯每天上山的路程為12千米,那么下山走的路程也是12千米,上山時間為12÷3=4小時,下山時間為12÷6=2小時,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為:12×2÷(4 2)=4(千米/時),由于趙伯伯在平路上的速度也是4千米/時,所以,在每天鍛煉中,趙伯伯的平均速度為4千米/時,每天鍛煉3小時,共行走了4×3=12(千米)=12000(米)。

9、張工程師每天早上8點準時被司機從家接到廠里。一天,張工程師早上7點就出了門,開始步行去廠里,在路上遇到了接他的汽車,于是,他就上車行完了剩下的路程,到廠時提前20分鐘。這天,張工程師還是早上7點出門,但15分鐘后他發(fā)現(xiàn)有東西沒有帶,于是回家去取,再出門后在路上遇到了接他的汽車,那么這次他比平常要提前_________分鐘。

答案解析:第一次提前20分鐘是因為張工程師自己走了一段路,從而導致汽車不需要走那段路的來回,所以汽車開那段路的來回應該是20分鐘,走一個單程是10分鐘,而汽車每天8點到張工程師家里,所以那天早上汽車是7點50接到工程師的,張工程師走了50分鐘,這段路如果是汽車開需要10分鐘,所以汽車速度和張工程師步行速度比為5:1,第二次,實際上相當于張工程師提前半小時出發(fā),時間按5:1的比例分配,則張工程師走了25分鐘時遇到司機,此時提前(30-25)x2=10(分鐘)。

10、一只船在水流速度是2500米/小時的水中航行,逆水行120千米用24小時。順水行150千米需要多少小時?

解: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120000÷24=5000(米/小時)

此船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是:

5000 2500=7500(米/小時)

此船順水航行的速度是:

7500 2500=10000(米/小時)

順水航行150千米需要的時間是:

150000÷10000=15(小時)

綜合算式:150000÷(120000÷24 2500×2)

=150000÷(5000 5000)

=150000÷10000

=15(小時)

奧數(shù)行程問題

1、一只輪船在208千米長的水路中航行。順水用8小時,逆水用13小時。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及水流的速度。

解:此船順水航行的速度是:

208÷8=26(千米/小時)

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208÷13=16(千米/小時)

由公式船速=(順水速度 逆水速度)÷2,可求出此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

(26 16)÷2=21(千米/小時)

由公式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可求出水流的速度是:

(26-16)÷2=5(千米/小時)

2、一艘輪船從河的上游甲港順流到達下游的丙港,然后調(diào)頭逆流向上到達中游的乙港,共用了12小時。已知這條輪船的順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2倍,水流速度是每小時2千米,從甲港到乙港相距18千米。則甲、丙兩港間的距離為多少千米?

分析題意:

1、根據(jù)公式: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順流速度=2×逆流速度,可知:順流速度=4×水流速度=8千米/時,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4千米/時

2、題目要求距離,并且已經(jīng)通過題目找到等量關系,可以設未知數(shù)列方程解題。

解題過程:

解:設甲、丙兩港間的距離為X千米。

X÷8 (X-18)÷4=12

X=44

答:甲、丙兩港之間的距離為44千米。

3、甲、乙兩人分別沿鐵軌反向而行,此時,一列火車勻速地向甲迎面駛來,列車在甲身旁開過,用了15秒,然后在乙身旁開過,用了17秒,已知兩人的步行速度都是3。6千米/小時,這列火車有多長?

分析題意:該題涉及到火車與兩個人的行程問題,這是一道較復雜型的綜合題。

1、甲與火車是一個相遇問題,兩者行駛路程的和是火車的長。

2、乙與火車是一個追及問題,兩者行駛路程的差是火車的長。

3、因此,根據(jù)甲與火車相遇計算火車的長和乙與火車追及計算火車的長,以及兩種運算結(jié)果火車的長不變,可以用解方程來解決該問題。

解題過程:

解:設這列火車的速度為χ米/秒。兩人的步行速度3.6千米/小時=1米/秒,甲與火車相遇時火車的長為(15X 1×15)米,乙與火車追及火車的長為(17X-1×17)米。

15X 1×15=17X-1×17

X=16

火車長為:17×16-1×17=255(米)

答:故火車的長為255米。

4、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平均每小時行20千米。到乙地后又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往返一次共用7.5小時。求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兩需要多少小時?

【分析】首先我們找出本題等量關系式。20×甲地開往乙地的時間=30×乙地返回甲地的時間。如果設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時用了X小時,則返回時用了(7.5-X)小時,由于往、返的路程是一樣的,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求出X值,就可以計算出甲到乙兩地間的時間。

解:設去時用X小時,則返回時用(7.5-X)小時。

20X=30(7.5-X)

X=4.5

答: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兩需要4.5小時。

5、淘氣、笑笑兩人分別從相距105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5小時相遇。已知淘氣比笑笑每小時多行3千米,那么笑笑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分析】這是一道求速度的問題。甲乙兩人相距105千米,并且同時出發(fā)。根據(jù)題意我們找出本題等量關系式。淘氣行的路程+笑笑行的路程=105千米,我們可以設笑笑每小時行X千米。那么淘氣每小時行(X+3)千米??梢酝ㄟ^這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解:設笑笑每小時行X千米。那么淘氣每小時行(X+3)千米。

5(X+3)+5X=105

X=9

答:笑笑每小時行9千米。

6、某人計劃騎車以每小時12千米的速度由A地到B地,這樣便可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達B地,但他因事將原計劃的時間推遲了20分,便只好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前進,結(jié)果比規(guī)定時間早4分鐘到達B地,求A、B兩地間的距離。

解:方法一:設由A地到B地規(guī)定的時間是x小時,則

12x=15×(X-20/60-4/60)

X=2

12X=12×2=24(千米)

方法二:設由A、B兩地的距離是x千米,則(設路程,列時間等式)

X/12-X/15=20/60 4/60

X=24

答:A、B兩地的距離是24千米。

7、一艘船在兩個碼頭之間航行,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時,順水航行需要2小時,逆水航行需要3小時,求兩碼頭之間的距離。

解:設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X千米/時,則

3×(X-3)=2×(X+3)

解得x=152×(X+3)=2×(15+3)=36(千米)

答:兩碼頭之間的距離是36千米。

8、從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車多用3.6小時,已知步行速度為每小時8千米,公交車的速度為每小時40千米,設甲、乙兩地相距x千米,則列方程為_____。

解:等量關系(更多內(nèi)容關注微信公眾號:初一數(shù)學語文英語)

步行時間-乘公交車的時間=3.6小時

列出方程是:X/8-X/40=3.6

9、某人從家里騎自行車到學校。若每小時行15千米,可比預定時間早到15分鐘;若每小時行9千米,可比預定時間晚到15分鐘;求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解:等量關系

(1)速度15千米行的總路程=速度9千米行的總路程

(2)速度15千米行的時間+15分鐘=速度9千米行的時間-15分鐘

方法一:設預定時間為x小/時,則列出方程是:

15(x-0.25)=9(x+0.25)

方法二:設從家里到學校有x千米,則列出方程是:

X/15 15/60=X/9-15/60

10、小熊騎自行車出去玩,經(jīng)過三段長度分別為1000米,200米,800米的平路,上坡路和下坡路,包包在這三段路上的速度分別為200米/分,50米/分,400米/分,問小熊走完這三段路程需要多少時間?

【分析】簡單分段行程

平路所需時間:1000÷200=5(分鐘)

上坡路所需時間:200÷50=4(分鐘)

下坡路所需時間:800÷400=2(分鐘)

所以總共需要時間為5 4 2=11(分鐘)

行程問題練習題

1、A、B兩地之間是山路,相距60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某人騎電動車從A地到B地,再沿原路返回,去時用了4.5小時,返回時用了3.5小時。已知下坡路每小時行20千米,那么上坡路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解析】

由題意知,去的上坡時間 去的下坡時間=4.5小時

回的上坡時間 回的下坡時間=3.5小時

則:來回的上坡時間 來回的下坡時間=8小時

所以來回的下坡時間=60÷20=3(小時)

則:來回的上坡時間=8-3=5(小時)

故:上坡速度為60÷5=12(千米/時)

2、甲放學回家需走10分鐘,乙放學回家需走14分鐘。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鐘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幾米?

【解析】

甲乙路程比1:7/6=6:7

甲乙時間比10:14=5:7

甲乙速度比6/5:7/7=6:5=72:60

所以乙的路程=60×14=840米

3、在400米環(huán)形跑道上,A、B兩點相距100米(如圖)。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fā),按逆時針方向跑步。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每人每跑100米,都要停10秒鐘。那么,甲追上乙需要的時間是()秒。

【解析】

甲每秒跑5米,則跑100米需要100/5=20秒,連同休息的10秒,共需要30秒

乙每秒跑4米,則跑100米需要100/4=25秒,連同休息的10秒,共需要35秒

35秒時,乙跑100米,甲跑100 5×5=125米

因此,每35秒,追上25米,所以甲追上乙需要35×4=140秒

4、小明早上從家步行去學校,走完一半路程時,爸爸發(fā)現(xiàn)小明的數(shù)學書丟在家里,隨即騎車去給小明送書,追上時,小明還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隨即上了爸爸的車,由爸爸送往學校,這樣小明比獨自步行提早5分鐘到校.小明從家到學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時間?

【解析】

小明走1/2-3/10=2/10的路程,爸爸走了7/10的路程

因此小明的速度:自行車的速度=2/10:7/10=2:7

因此時間比就是7:2

7-2=5份,對應5分鐘

所以小明步行剩下的3/10需要7分鐘

那么小明步行全程需要:7/3/10=70/3分鐘

5、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208千米,一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水8小時到達,從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時到達,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析】

流水問題:順水速度=船速 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水流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V順=208÷8=26千米/小時

V逆=208÷13=16千米/小時

V船=(26 16)÷2=21千米/小時

V水=(26-16)÷2=5千米/小時

6、小剛和小強租一條小船,向上游劃去,不慎把水壺掉進江中,當他們發(fā)現(xiàn)并調(diào)過船頭時,水壺與船已經(jīng)相距2千米,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時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時2千米,那么他們追上水壺需要多少時間?

【解析】

我們來分析一下,全程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水壺掉入水中,第二部分是追水壺

第一部分,水壺的速度=V水,小船的總速度則是=V船 V水

那么水壺和小船的合速度就是V船,所以相距2千米的時間就是:2/4=0.5小時

第二部分,水壺的速度=V水,小船的總速度則是=V船-V水

那么水壺和小船的合速度還是V船,所以小船追上水壺的時間還是:2/4=0.5小時

7、甲、乙兩船在靜水中速度分別為每小時24千米和每小時32千米,兩船從某河相距336千米的兩港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幾小時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幾小時后乙船追上甲船?

【解析】

時間=路程和÷速度和

T=336÷(24 32)=6小時

時間=路程差÷速度差

T=336÷(32-24)=42小時

8、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行駛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時行駛4.5千米,乙行了5小時。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AB距離=(4.5×5)/(5/11)=49.5千米

9、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10、甲乙兩人繞城而行,甲每小時行8千米,乙每小時行6千米?,F(xiàn)在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相背出發(fā),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時回到原出發(fā)點。求乙繞城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時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時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時間=4/(4/7)=7小時

小學奧數(shù)行程題

1、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甲每分鐘行100米,乙每分鐘行120米,2小時后兩人相距150米。A、B兩地的最短距離多少米?最長距離多少米?

解:最短距離是已經(jīng)相遇,最長距離是還未相遇速度和=100 120=220米/分2小時=120分最短距離=220×120-150=26400-150=26250米最長距離=220×120 150=26400 150=26550米

2、甲乙兩地相距18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計劃4小時到達,實際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行5千米,這樣可以比原計劃提前幾小時到達?

解:原來速度=180/4=45千米/小時實際速度=45 5=50千米/小時實際用的時間=180/50=3.6小時提前4-3.6=0.4小時

3、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相遇時,甲、乙兩車所行路程是4:3,相遇后,乙每小時比甲快12千米,甲車仍按原速前進,結(jié)果兩車同時到達目的地,已知乙車一共行了12小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設甲乙的速度分別為4a千米/小時,3a千米/小時那么4a×12×(3/7)/(3a) 4a×12×(4/7)/(4a 12)=124/7 16a/7(4a 12)=116a 48 16a=28a 844a=36a=9

甲的速度=4×9=36千米/小時AB距離=36×12=432千米算術(shù)法:相遇后的時間=12×3/7=36/7小時每小時快12千米,乙多行12×36/7=432/7千米

相遇時甲比乙多行1/7

那么全程=(432/7)/(1/7)=432千米

4、小紅和小強同時從家里出發(fā)相向而行。小紅每分走52米,小強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處相遇。若小紅提前4分出發(fā),且速度不變,小強每分走90米,則兩人仍在A處相遇。小紅和小強兩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因為小紅的速度不變,相遇的地點不變,所以小紅兩次從出發(fā)到相遇行走的時間不變,也就是說,小強第二次走的時間比第一次少4分鐘。(70×4)÷(90-70)=14分鐘 可知小強第二次走了14分鐘,他第一次走了14+4=18分鐘; 兩人家的距離:(52 70)×18=2196(米)

5、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6小時后相遇在C點。如果甲車速度不變,乙車每小時多行5千米,且兩車還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則相遇地點距C點12千米,如果乙車速度不變,甲車每小時多行5千米,且兩車還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則相遇地點距C點16千米。甲車原來每小時向多少千米?

分析與解答:設乙增加速度后,兩車在D處相遇,所用時間為T小時。甲增加速度后,兩車在E處相遇。由于這兩種情況,兩車的速度和相同,所以所用時間也相同。于是,甲、乙不增加速度時,經(jīng)T小時分別到達D、E。DE=12+16=28(千米)。由于甲或乙增加速度每小時5千米,兩車在D或E相遇,所以用每小時5千米的速度,T小時走過28千米,從而T=28÷5=5.6小時,甲用6-5.6=0.4(小時),走過12千米,所以甲原來每小時行12÷0.4=30(千米)。

6、一輛汽車往返于甲乙兩地,去時用了4個小時,回來時速度提高了1/7,問:回來用了多少時間?

分析與解答:在行程問題中,路程一定,時間與速度成反比,也就是說速度越快,時間越短。設汽車去時的速度為v千米/時,全程為s千米,則:去時,有s÷v=s/v=4,則回來時的時間為:即回來時用了3.5小時。

7、A、B兩城相距240千米,一輛汽車計劃用6小時從A城開到B城,汽車行駛了一半路程,因故障在中途停留了30分鐘,如果按原計劃到達B城,汽車在后半段路程時速度應加快多少?

分析:對于求速度的題,首先一定是考慮用相應的路程和時間相除得到。

解答:后半段路程長:240÷2=120(千米),后半段用時為:6÷2-0.5=2.5(小時),后半段行駛速度應為:120÷2.5=48(千米/時),原計劃速度為:240÷6=40(千米/時),汽車在后半段加快了:48-40=8(千米/時)。

答:汽車在后半段路程時速度加快8千米/時。

8、兩碼頭相距231千米,輪船順水行駛這段路程需要11小時,逆水每小時少行10千米,問行駛這段路程逆水比順水需要多用幾小時?

分析:求時間的問題,先找相應的路程和速度。

解答:輪船順水速度為231÷11=21(千米/時),輪船逆水速度為21-10=11(千米/時),

逆水比順水多需要的時間為:21-11=10(小時)

答:行駛這段路程逆水比順水需要多用10小時。

9、汽車以每小時72千米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到達后立即以每小時48千米的速度返回到甲地,求該車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平均速度,首先就要考慮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的方法是否可行。

解答:設從甲地到乙地距離為s千米,則汽車往返用的時間為:s÷48 s÷72=s/48 s/72=5s/144,平均速度為:2s÷5s/144=144/5×2=57.6(千米/時)

10、一輛汽車從甲地出發(fā)到300千米外的乙地去,在一開始的120千米內(nèi)平均速度為每小時40千米,要想使這輛車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為每小時50千米,剩下的路程應以什么速度行駛?

分析:求速度,首先找相應的路程和時間,平均速度說明了總路程和總時間的關系。

解答:剩下的路程為300-120=180(千米),計劃總時間為:300÷50=6(小時),剩下的路程計劃用時為:6-120÷40=3(小時),剩下的路程速度應為:180÷3=60(千米/小時),即剩下的路程應以60千米/時行駛。

聲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nèi)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quán)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

網(wǎng)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MAIGOO榜單研究員”、“MAIGOO文章編輯員”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fā)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quán)>> 網(wǎng)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歸網(wǎ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án)、商標權(quán)、為用戶提供的商業(yè)信息等),非經(jīng)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fā)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最新評論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shù)學必練100題 二年級計算題大全 二年級混合運算100道
二年級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打基礎階段,計算題和應用題的學習都在這一年級開始,而這兩項內(nèi)容都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本文就為大家整理了二年級數(shù)學必練100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00道脫式計算題及答案 脫式計算練習題大全 數(shù)學脫式計算100題
脫式計算即遞等式計算,把計算過程完整寫出來的運算,也就是脫離豎式的計算。需要主要掌握的是記住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在乘除法連繼計算時中,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遇到括號,要首先計算括號內(nèi)部。本文就為大家整理了100道脫式計算題及答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100道 六年級數(shù)學競賽100題及答案
六年級已經(jīng)完成了小學的全部學習,而奧數(shù)的學習則可以讓學生開拓思維,從而更容易接受初中知識,一些小學奧數(shù)題甚至可以難倒許多初中學生甚至家長,本文就為大家?guī)砹肆昙墛W數(shù)思維訓練題100道,你全都會做嗎?
小升初數(shù)學精選100題 小升初??紨?shù)學題目 小升初數(shù)學壓軸題100道
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習都是基礎知識,但對數(shù)學學科而言,小學的基礎學習至關重要,是整個學科的地基,這一時期需要大量的練習加以鞏固,本文就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數(shù)學精選100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shù)學必練100題 四年級應用題大全 四年級簡便計算題100道
四年級是小學學習階段非常重要的時期,這一年級所學的知識是接下來一切內(nèi)容的基礎,從計算題到應用題都開始增加了難度,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打磨階段,本文就為大家?guī)砹怂哪昙墧?shù)學必練100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文章
生活十大分類
行業(yè)品牌展示位
更多榜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