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jié)市烈士陵園始建于1956年,位于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大新橋街道辦事處大橋社區(qū)鳳凰山麓,陵園內有陳列館、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群。畢節(jié)市烈士陵園每年9月30日開展1次烈士公祭日活動,每年接納社會各界參觀瞻仰2萬人次,較好地發(fā)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畢節(jié)市烈士陵園陳列室于1983年6月始建,1984年6月竣工,1985年9月對外開放,陳列室為拋物頂,凹式二層樓,使用面積65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平方米。陳列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歷史事件及人物簡介,第二部分主要戰(zhàn)斗遺址及事件簡介,2009年9月異地重建,2010年10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共展出各類照片、資料、文物和輔助展品70余件。此外,還陳列著肖克、廖正元、秦天真、彭方復等為革命烈士題詞的手跡。
1958年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高12米,聳立于烈士陵園最高處,雄偉莊嚴,經2009年擴建后,紀念碑廣場1400平方米,可容納參觀人員500余人,每年可接待吊唁人員近10萬人次,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莊嚴肅穆的陵園中,夏曦烈士的墓碑高高聳立。1986年4月,在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委、省革委成立50周年之際,夏曦墓在畢節(jié)烈士陵園落成,肖克老將軍等親臨參加慶祝活動,并親筆題寫“夏曦同志之墓”幾個行草大字;夏曦墓左右兩邊還有謝光中、夏震雷(夏曦之子)、廖正元等同志題寫的碑刻。從烈士陵園門口經中心道至革命烈士紀念碑兩旁,立有鄧止戈、秦天真、徐建生、廖漢生等人題寫的碑刻。
1956年開始修建,2004年建好,安眠著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抗日先遣隊司令員阮俊臣等138位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而在畢節(jié)英勇犧牲的英靈(其中紅軍長征時期13名、抗日戰(zhàn)爭時期5名、解放戰(zhàn)爭時期2名、抗美援朝時期9名、解放初期剿匪及和平時期犧牲65名、其他各個時期的無名戰(zhàn)士44名)。
1987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歷史紀念地。
2001年4月30日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授牌“貴州省國防教育基地”。
2018年畢節(jié)市委市政府授牌“畢節(jié)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9年5月畢節(jié)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牌“畢節(jié)市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