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據(jù)傳后唐年間有個神童——李文愈坐化于玳瑁山南麓枷吊藤中,鄉(xiāng)人柯長者奇遇感其靈異,將他的真身塑造成佛,祀奉為“祖師公”,并建巖曰 “紫帽巖”。
“紫帽巖”歷經(jīng)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擴建,規(guī)模宏大(六落)。
明末清初,改巖為寺,稱為紫帽寺。清道光末年,因連年旱災,武榮知縣梁韻清到紫帽寺向李公祖師求雨很靈驗,頓時普降甘霖,黎明百姓歡喜若狂,梁知縣也深感祖師公之靈應和厚恩,即呈報皇上,賜名為靈應寺,靈應寺由此更加名揚遐邇。
地理
風景區(qū)內(nèi)有始建于五代后唐的靈應寺,它坐落在泉州市南安洪梅鎮(zhèn)六都的玳瑁山南麓。建筑規(guī)模宏大,景色萬千。新建有觀音廣場、觀音閣以及其他旅游配套設施,是南安市唯一的國家級三A景區(qū)和首個省級森林公園。靈應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史傳佳話:“靈應簽、仙公夢、靈應出茶葉、仙公出米石。
旅游信息
從泉州客運中心站搭乘到洪瀨的車,然后到洪梅路口搭乘洪瀨到山溪的車,在靈應寺下。自駕車可從泉州市區(qū)—— 豐州鎮(zhèn)——洪瀨鎮(zhèn)——洪梅靈應旅游區(qū);也可從南安市區(qū)——康美鎮(zhèn)——洪瀨鎮(zhèn)——洪梅靈應旅游區(qū),車程1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