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湖概要
赤山湖項目作為豐盛句容開發(fā)項目的核心部分,占地約18平方公里,包括赤山、白水蕩北湖、白水蕩南湖、花蘭墩、赤山湖5個組成部分。項目地理位置極佳,距南京僅30分鐘車程,多條省道和國道在景區(qū)匯集。
項目所在地句容,歷史上一直隸屬南京,一座具有2000年多年歷史的古城。景區(qū)核心區(qū)域赤山湖,歷史上水域面積曾高達200平方公里,煙波浩渺,無邊無際。隨著江寧、句容地區(qū)人口密度越來越高,大量湖面被填埋成農田和魚塘,赤山湖逐漸消失。從2012年開始,為防洪蓄水,保護生態(tài),政府重新挖田造湖,再次修復了赤山湖生態(tài)。句容河作為秦淮河的上游,流域范圍內明清地域地方特色明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旅游觀光價值。目前句容地區(qū)已有茅山、寶華山等著名旅游景區(qū),地方政府正在實施產業(yè)互動,加快休閑農莊、特色農家樂、采摘觀光農業(yè)、農產品加工等休閑農業(yè)的發(fā)展。
生態(tài)環(huán)境
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作為生態(tài)型社會公益性建設項目,旨在恢復秦淮河上游湖泊濕地,進一步完善赤山湖濕地的防洪、凈水、鳥類棲息地等功能,為國內外游客提供濕地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閑場所。
1)中國首個赤山綠水國家濕地公園
赤山湖是在紅土覆蓋的赤山腳下的一汪盈盈綠水,這里有“赤山”——秦淮平原水網區(qū)三四百年前崛起的死火山孤峰一座,這里有“赤山湖”——湖心水質可達二類水標準,湖水清澈見底,湖面倒映了岸邊的綠植后散發(fā)出翠玉般的優(yōu)雅光芒??v觀我國目前已經正式授牌或試點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山與水自然資源各具特色又如此交相輝映的尚屬首例,因此赤山湖堪稱中國首個赤山綠水的國家濕地公園。
2)江南最純凈的天際線
江南地區(qū)歷來繁華富饒、阡陌交通、人口密集,赤山湖區(qū)域卻一改人們對江南的尋常印象,這里少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少有現代工業(yè)化的高壓電塔,有的是錯落有致的村莊、滿眼的油菜花、一水白到天的湖蕩、赤山的輪廓,甚至在天氣晴好時可見20多公里外茅山的剪影。赤山湖有珍貴的天際線資源,這里是江南最純凈的天際線。
3)江蘇自然濕地生物百科濕地公園
江蘇省現有的國家濕地公園中絕大多數規(guī)模為三四百公頃,赤山湖總面積1300公頃,屬江蘇省較大的國家濕地公園,規(guī)劃區(qū)范圍內湖泊、河流、草本沼澤、魚塘、水稻田等多樣的濕地類型孕育了豐富的自然濕地生物。規(guī)劃實施后,自然環(huán)境的進一步好轉,將使赤山湖的生物物種越來越豐富,赤山湖成為南京周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每年過冬鳥類有290多種,同時還是大天鵝過冬中轉站。冬季在赤山湖越冬的大天鵝最高紀錄已經突破59只,常年居住于赤山湖的鳥有7500多只,繼而赤山湖成為江蘇省生物百科濕地公園。
4)秦淮第一湖
赤山湖靜臥金陵之畔,為南京母親河——秦淮河的源頭之一。赤山湖也是目前秦淮河流域句容境內唯一的自然湖泊,稱得上“秦淮第一湖”的美譽。
地理位置
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句容市西南部、長江南岸、秦淮上游,是句容境內難得的水網地帶,也是百里秦淮的重要源頭和水利文化節(jié)點。濕地公園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使赤山湖與南京、常州、無錫、蘇州、上海、杭州等城市連成一體,機場路(243省道)位于濕地公園北側邊界,通湖大道相連,可直達管理服務區(qū)。濕地公園對外交通便捷,區(qū)位優(yōu)越。
赤山湖水質
赤山湖環(huán)湖河道總體水質良好,工業(yè)污染相對較少,水質類型為Ⅱ類,湖泊資源特征赤山湖主要水生物為魚類、水禽、野鴨、白鷺、蘆葦、水草等。
湖名由來
300萬年前第三世紀的中期至后期地殼里噴出一股熾熱的巖漿,造就了江南的一座小山,此山因由丹赤的砂巖形成,故后人稱之為赭山、丹山、絳巖山或赤山。太玄真人內傳曰:“大江之東,金陵地左有小澤?!绷簳r隱者陶弘景云:“小澤即丹湖也。”湖隨山而得名丹湖、赭湖、絳沿湖、現稱之為赤山湖。
區(qū)域范圍
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共分為三大板塊:赤山湖湖區(qū)、花蘭墩、白水蕩。
未來規(guī)劃
白水蕩
白水蕩景區(qū)將以自然林帶、人工濕地、草本淺灘、開敞水面為主的沼澤濕地景觀。赤山通過句容河道與花蘭墩景區(qū)連通。白水蕩區(qū)域屬于林業(yè)部指定的生態(tài)恢復區(qū)。
花蘭墩
花蘭墩景區(qū)由千畝荷塘、史前文化區(qū)、湖熟文化區(qū)、秦淮文化區(qū)、朱家巷、鷗鷺灘、夢幻水鄉(xiāng)、百鳥群島八部分組成。
史前文化區(qū)
史前文化區(qū)通過災難體驗館等設施設備,復原300萬年前火山噴發(fā)赤山湖形成的景觀。
湖熟文化區(qū)
湖熟文化區(qū)利用湖熟文化博物館等項目再現湖熟風土習俗。包括夯土堆、夯土堆上的草棚、水牛、木塔、制造陶器的草屋、土窯、水車、磨坊、老井和轱轆等。
秦淮文化區(qū)
傾力打造有句容地方特色的“秦淮文化”,以明代句容地區(qū)古代民俗文化為主題,通過傳統鄉(xiāng)鎮(zhèn)農居方式和民俗風情的展現,依托“秦淮源”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蘊,獨特的人文景觀,以弘揚通蘇南農耕文化主題,讓游客體驗秦淮文化和互動農耕生活的特色,清新、和諧,回歸自然。
農業(yè)示范區(qū)
農業(yè)示范項目一年四季都有非常好的觀光點,冬季看鳥、春季觀花、夏季戲水、秋季采摘。游客進入景區(qū),都能迅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迅速融入環(huán)境,徹底忘卻城市的喧囂。
夢幻水鄉(xiāng)
以鵝黃、粉色、湖藍等色系為主,針對低齡兒童而設計。進入花蘭墩后,可以直接乘坐游船至該區(qū)域。也可以參觀完休閑農業(yè)區(qū)后乘坐游船至本區(qū)域,游玩結束后乘坐游船至游客中心碼頭。
著名景點
赤山湖綠道
獨具特色的赤山湖綠道色彩豐富,有絳紅色,湖藍色,草綠色,與丹山丹湖相呼應,與紅花綠樹相映襯,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長達1600米的水上自行車道,或藍,微瀾蕩漾,或綠,碧綠映水,騎行在湖面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赤山湖綠道是專為游客提供騎行、毅行等健身活動,兼具景觀、文化、生態(tài)于一體的現代彩色透水混凝土道路,被譽為“江南環(huán)湖第一綠道”。
斷橋夕照
矗立在湖中央、橋前無來路,橋后無歸路的斷橋夕照,斷橋表面婆娑綠蔭,斑駁青苔,橋上經常棲息珍惜鳥類,靜止的橋和相互競逐的鳥兒,動靜結合,相映成趣。一湖碧水,丹湖之美如詩如畫,如蘇軾筆下的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翻開丹湖的書卷,動人的往事太多太多。斷橋邊,一葉烏篷船承載了一段美麗的愛情。
破岡瀆閘
鑿于公元245年(三國時期吳國孫權)破岡瀆是孫權開鑿的第一條人工運河,當時東吳孫權欲將都城從京口(鎮(zhèn)江)遷至建康(南京)需要逆水行駛200里,船舶行至長江西面風高浪急,波濤洶涌,經常發(fā)生翻船事件,對運輸非常不利。孫權在建康建都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加強與東部廣大地區(qū)的政治經濟的聯系,便發(fā)屯兵力三萬鑿句容中道興建破岡瀆,破岡瀆開通后船舶從南京順秦淮河經破岡瀆到丹陽便可避開進口“開門”與江南運河貫通。所以破岡瀆在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較大的水利工程,他對促進六朝經濟的繁榮具有重要意義,破岡瀆不僅在經濟發(fā)展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而且在軍事史上也做出過重大貢獻,公元498年,會稽太守王敬則舉兵叛亂,帶兵從會稽順江南運河一路打到丹陽陵口,準備經過破岡瀆西行襲擊建康。齊明帝蕭鸞派大將左興盛,半路攔截并鑿開境內破岡瀆長崗埭土壩,河水瀉干,使王敬則的陰謀破滅。破岡瀆在南朝蕭梁時期因遇塞被廢,陳朝曾被修復、并使用,隋文帝滅陳后,都城遷移加之京杭大運河開通,漕運路線的更改,破岡瀆的地位才逐漸下降。
鼉龍背則
水則是古代水文設施,水則碑是可在石碑上的水文標尺,稱刻道為“則”,樹置水涯,用以觀察和記錄水位的漲落。赤山湖水則最早出現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公元239年筑赤山塘時,立盤石水則。經水利史專家考證,赤山湖水則是江蘇省最早的古代水文觀測設施。
丹湖花田
丹湖花田面積230畝,混播了假頭花、石堿花、香雪球、虞美人、桔梗、菊科等多年生草花。春夏繁花似錦,爭相綻放;秋季各類菊花嬌艷盛開,美不勝收,數百畝的花田形成了色彩斑斕的風景線。徜徉、駐步、拍照留念,呼吸彌漫在空氣中那花的沁香,享受丹湖花田帶來清新的身心愉悅。
赤杉葦白
草以春抽,木以秋零。臨水而居的蘆葦、水杉不經意地浮現出水面,片片蔥郁的水杉林靜靜地伴著一蓬蓬蘆花,赤山湖畔,蘆葦蕩前,秋天是赤杉葦白最美的季節(jié)!水杉葉片浸染成紅褐色,微風略過湖面,一簇一簇地飄落,鋪滿整個地面,蘆葦們輕搖著雪白的飛絮,迎著騎行者的笑聲,隨風起舞。單車穿梭于此,左手蘆花飛雪,右手層林浸染霜紅。
翠竹林
萬竿修竹,周遭千畝湖光。騎行百米,頭頂綠色蒼穹。這便是翠竹林最美的風景。走進翠竹林,呼吸著帶有竹葉清香的空氣,微風吹拂,傾聽翠竹的“簌簌”低語,“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感受著幽幽竹林的文化熏陶。穿過竹間小徑,大好湖光山色盡收眼簾。享受翠竹林帶給我們的清涼與愜意。竹林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湖光山色亦不隨春老,翠竹林更加欣欣向榮。
四時之景
春天
清風拂過楊柳,柳枝展開腰身,輕觸水面,宛若美麗的姑娘們在水邊玩鬧。你聽,那風拂過水面響起的潺潺水聲,不正是姑娘們在歡笑?偶有白鷺劃過天際,俯身而下,打破水面的寧靜,一轉眼又悠然離去,不見蹤影。春天的赤山湖盡活脫脫是一幅麗人戲水圖。
夏天
萬物生長,枝繁葉茂。水上森林開始活躍起來,陽光透過樹枝的縫隙直射水面,水上是一片綠色,水下也是一片綠色,現實與倒影交相輝映,若不是魚兒在水中游動,真的是難辨虛實。
秋季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是繽紛的世界。你看,這里的樹葉黃了,那邊的楓葉紅了,可是堅強的三葉草依舊保持著她的一身綠裝。一時,天的藍、云的白、日的紅配上這黃葉、紅楓、綠草,哦!原來秋季的赤山湖是一張色彩斑斕的畫卷。
冬天
飽滿的蘆葦穗由秋的淡紫轉變?yōu)槎姆郯?,蘆花盛開,蓬蓬松松白花花的一片。微風乍起,細長的葦桿在風中搖曳,蘆絮則隨風在天空悠悠然地飄飛,在赤山湖畔演繹著令人心醉的“蘆花飛雪”。
赤山湖的四季,正如歐陽修所描繪的,“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贝蠹铱梢詮倪@邊看向赤山,赤山形似官帽,每逢下雪,就可以從這里看到金陵八景之一的“赤山映雪”景觀。赤山湖環(huán)山而臥,山水相依,靜動為宜,呈現了智水擁山的絕美景致。秦淮河水流經這一山一水之處,便孕育出江南史前的湖熟文化,因此赤山湖也被譽為“秦淮第一湖”。
這里的靜,洗卻歲月沉淀,這里的美,是高人隱士眼中的人間凈土。古老的赤山湖正在進行華麗的轉身,美麗的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即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已開放項目
單人自行車、雙人自行車、家庭式自行車、無軌觀光小火車、電動觀光車、農家大灶體驗、露天燒烤。
擬開放項目
仿古游船、濕地捕撈、電動竹筏、花海觀光(牛、馬車、家庭電動車)、碰碰船、腳踏船、景觀果園。
交通路線
杭州市區(qū)→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3小時
從環(huán)城北路→中河高架→長深高速→寧杭高速→郭莊道口→243省道開12分鐘到達。
南京→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57分鐘
內環(huán)東線→機場連接線→卡子門大橋→雙龍街立交→南京支線→長深高速→243省道→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常州→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1小時20分鐘
龍江北路→滬蓉高速→243省道→機場大道→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鎮(zhèn)江→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57分鐘
南徐大道→戴家門路→省道243→機場路→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