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廳正中是一座屏風,上方高懸一塊匾額,上書“鈞衡篤祜”四個豐筋多力的金色大字,意為李鴻章官顯福厚。這四個字是李鴻章七十大壽時光緒皇帝御筆所賜,用以褒獎他對大清帝國所做的功績。過廳是來客稍候小歇的過渡廳,用作李鴻章生平的展廳。廳內(nèi)展示著與李鴻章有關的圖片、資料和實物。
中廳又叫福壽堂,堂高9米,是現(xiàn)存江淮地區(qū)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廳堂。每扇格門上都雕有造型精美的圖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鐵釘。大梁兩頭都雕成象頭形狀,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橫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壽圖”。東西兩廂是李氏后人的書房。中廳上方的長幾上,擺有古鐘、花瓶、鏡子,寓意住宅“終生平靜”。中廳的正中,四根木柱正好構成一個開間,木柱的左右各為一個開間,加上東西兩面廂房,形成了明三暗五的格局,頗具江淮地區(qū)富家豪宅的建筑特色。東廂房是書房,房中的博古架為“過橋式”,相映成趣的左右兩部分可以重疊吻合。這一構思,源于古代陰陽互補理論。左邊擺放的楠木書架,正好可以裝下一部《二十四史》。
小姐樓與前院中間有道墻,墻中間的門,便是過去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了。墻門把小姐樓與外界嚴密隔開,男子嚴禁進入二門半步。小姐樓又叫“走馬樓”,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小姐樓后一進的樓上擺放著古老的繡床、雕花的梳妝臺、大理石面的圓凳,床、臺、凳都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紅木家具。屋內(nèi)一個漂亮的粉彩瓷礅,放在紅木梳妝臺前。
小姐樓造型為封閉回廊式木樓。樓下正中的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氣,迎合陰陽調(diào)合之風水學。樓上東首第一間房,是李鴻章幼女菊耦(著名作家張愛玲的祖母)所住,正中則是老夫人所居。老宅有一個后園,始建于故居建成后,是供家眷們休閑娛樂的后花園。
在李鴻章生平展中,大量的珍貴圖片與實物展示了李鴻章風云變幻的一生即“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多層次多角度地揭示了作為軍事家、實業(yè)家以及外交家的李鴻章這樣一位極具爭議性和傳奇性的人物。
李鴻章留下大量匾額、對聯(lián)以及信札等珍貴墨跡。李鴻章的書法作品雄強樸茂,渾厚莊嚴,在清代書法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此次由全國收錄的李鴻章墨寶多為難得的珍品,書法造詣較高,具有極高的美學和史學價值。
“淮系集團與中國近代化”的展覽,是在豐富李鴻章生平展的基礎上開放的,共分五個部分,包括前言、淮系陣容、洋務新政、西學東漸、抵御外侮和結束語。整個展覽向人們昭示了淮系集團對近代軍事、經(jīng)濟、文化以及國防所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家的祖先由江西遷來合肥磨店,并建設祖宅。
清文宗咸豐八年(1858年)8月,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率部攻克廬州,將李鴻章的祖宅“焚毀一空”。
清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開始,李鴻章及其兄弟在合肥廣置房產(chǎn)。深宅大院可以覆蓋淮河路中段的半條街,時稱“李府半條街”。
20世紀50年代,李鴻章家族故居臨街的部分分別被改建成淮河百貨公司和其他商店。后面的房屋先是被皖北人民銀行和安徽省人民銀行使用,后劃歸合肥市工商銀行,被當作了宿舍。
1999年9月,李鴻章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2005年,在故居的東側又增加1300平方米的仿古式二層建筑作為展廳,集中展示淮系集團對中國近代的影響,使故居整個面積達到3000余平方米。
1999年9月27日,李鴻章家族住宅修復工程竣工典禮暨“李鴻章生平展”、“合肥出土文物展精品展”開館儀式隆重舉行。12月4日,原中央軍委主席劉伯承夫人一行5人來到李鴻章故居參觀。
2000年3月,“九九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活動在北京舉行,李鴻章故居復原陳列暨“晚清軍政重臣李鴻章”陳列榮獲提名獎。
2008年1月3日,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畢淑敏蒞臨李鴻章故居參觀。
2009年1月1日,著名外交官吳建民參觀李鴻章故居。4月25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全國文聯(lián)主席孫家正在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等領導的陪同下參觀李鴻章故居。
2010年2月4日,國家旅游局人事司司長陳獻春參觀李鴻章故居。4月3日,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清史研究專家閻崇年參觀李鴻章故居。4月19日,國家旅游局規(guī)劃財務司司長、中國旅游協(xié)會副會長吳文學參觀李鴻章故居。5月3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主席巴特爾參觀李鴻章故居。5月16日下午,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參觀李鴻章故居。5月23日,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陳錦華參觀李鴻章故居。6月20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參觀李鴻章故居。
1985年,李鴻章故居公布為合肥市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4月,淮河路中段舊城改造方案中也曾將李鴻章家族故居列為拆除范圍。圍繞“保”與“拆”,合肥市文物部門和城建部門有不同的聲音,也引發(fā)了當?shù)孛襟w的廣泛關注和報道,文物工作者程如峰老先生為保護李鴻章家族故居奔走呼號。先后給多位領導和駐美大使李道豫(李鴻章三弟李鶴章的四代孫)等寫信要求保護“李鴻章住宅”。
1994年,時任安徽省長傅錫壽的批示保存李鴻章家族故居,結束了持續(xù)一年之久的爭論。
1998年,李鴻章家族故居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李鴻章故居及李鴻章享堂被批準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2013年,李氏家族舊宅(李鴻章故居)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李鴻章故居陳列館推出的《近代洋務自強之路——晚清重臣李鴻章》榮獲三屆“安徽省博物館精品展陳”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