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南濱片區(qū)人文中軸線,博覽中心以“潮都重器”為名。地上5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46.2米,是潮汕歷史文化博覽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11月,汕頭市宣布啟動建設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
2014年3月,正式開工,全面轉入實質性施工建設階段。
2015年02月02日,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工程結構順利封頂。
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以“潮汕”的山海特色、華僑文化的紅頭船、潮汕民居等為構思來源,建筑造型向海一面似延綿的山脊、潮汕民居五行山墻,向山一面似海潮涌動、紅頭船舷。
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的設計中通過抽象且現代、優(yōu)雅而靈動的建筑語言演繹和傳遞對潮汕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并帶來豐富的文化想象空間,形成“風起沙汕、潮送玉舟”,“花開四海、葉落歸根”,“玉堂金殿、南濱新厝”,“鯤鵬展翅、遨游萬里”四組極具潮汕文化內涵的設計意象,為潮人之都增添文化重器。
主體建筑功能分區(qū)包括潮汕文物展示區(qū)、潮汕民俗展示區(qū)、華僑文化展示區(qū)、書畫美術展示區(qū)等四大展示區(qū)域,成為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教育、休閑、文化服務為一體的公共建筑,成為潮汕地區(qū)最重要的展示潮汕歷史、文化的綜合性文化博覽建筑。
大型國畫長卷《潮汕勝景圖》作為鎮(zhèn)館之寶,在潮博中心永久收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