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怎么栽培
1、栽培時期
每年有3個時期可以栽種,第一時期在2~3月雪化后,黃連新葉未長出前,栽后成活率高,移栽后不久即發(fā)新葉,是比較好的栽連時間。第二個時期是在5~6月,此時新葉已經(jīng)長成,秧苗較大,栽后成活率高,生長亦好。第三個時期在9~10月,栽后不久即進入霜期,扎根未穩(wěn),就遇冬春冰凍,易受冰凍拔苗,成活率低,在低暖無冰凍地區(qū),才在此時栽種。
2、秧苗準備
栽培黃連前應從苗床中拔取粗壯的秧苗,。通常上午扯秧子,下午栽種,最好當天栽完。如未栽完,應攤放在陰濕處,第二天栽前仍須用水浸濕后再栽。拔苗時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苗子的小根莖拔起,抖去泥土,放入左手中,根莖放在拇指一面,秧頭放整齊,須根理順,不可彎曲,然后將100株捆成一把。
拔苗時須根多已受損,失去生機,栽后須重生新根,故栽前在距頭部1厘米處,剪去過長的須根。如果采用“通桿法”移栽,須根應留長一些,約1.2~2厘米。剪須根后,用水把秧苗根上的泥土淘洗干凈。
3、栽種方法
栽種方法有3種,第一種是栽背刀,用具為專用木柄心形小鐵鏟。栽時右手握鏟,并用大、食、中指兼拿秧苗一把,左手從右手中取1株秧苗,用大、食、中指拿住苗子的上部,隨即將鐵鏟垂直插入土中,深4~6厘米,并向胸前平拉2~3厘米,使成一小穴,把秧苗端正地插入穴中,立刻取出小鏟,推土向前掩好穴口,用鏟背壓緊秧苗。第二種是栽殺刀,即用鐵鏟壓住秧苗須根直插入土。這種栽法栽得快,但成活率不及栽背刀高,一般少采用。第三種是栽通桿,栽時一手拿秧苗,另一手食指壓住根莖,插入土中,食指稍加旋轉,抽出手指,隨即推土掩蓋指孔。此法栽苗較快,成活率也高。
4、病蟲防治
黃連主要病害為白粉病,應降低蔭蔽度,增加光照,必要時可用石硫合劑防治。蟲害有蠐螬、螻蛄等,可用毒餌誘殺。早春有麂子、錦雞為害花苔和種子,應圍以籬笆,加強人工捕殺,可減少害蟲。
如何正確保存黃連
中草藥都有保質(zhì)期,在保存得當?shù)臈l件下,干燥的黃連根莖可以存放兩到三年。如果存放時間過長,藥材易吸濕受潮,表面會出現(xiàn)輕微的變質(zhì)現(xiàn)象,藥效會降低,因此一定要及時使用。黃連的保存方法很簡單,黃連成熟后,即可采挖,然后除去根須及泥沙,并將它晾曬干燥,最后將曬干的黃連放置于通風、陰涼、干燥處保存即可。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