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味苦、澀,性寒。歸肝、膽、大腸經(jīng)。主要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秦皮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中藥秦皮別名又叫做岑皮、秦白皮、木尋、木皮、蠟樹皮等。
秦皮主要產(chǎn)自吉林、遼寧、河北等省份,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少量生產(chǎn)。
1、來源不同
秦皮為白蠟樹、尖葉白蠟樹等木犀科植物的干燥枝皮,而秦艽是龍膽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
2、功效不同
秦皮的功效為清熱燥濕,收澀止痢,秦艽的作用則為祛風除濕、利尿去水腫等。【秦艽的功效與作用>>】
秦皮泡水喝功效為抗炎殺菌、收澀、鎮(zhèn)咳,此外,秦皮對腎臟的功效也是不錯的,適量食用秦皮可以起到利尿、排尿酸的作用,能有效緩解水腫不適。 詳細>>
現(xiàn)代醫(yī)學已從秦皮中提取出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等提取物,并將它們研制成秦皮接骨膠囊、秦皮接骨片等藥劑,使秦皮素能更快被人體吸收。秦皮接骨膠囊具有血散瘀,療傷接骨的功效,但它是一味處方藥,因此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使用。
秦皮的毒性很低,正常劑量內(nèi)使用,對人體一般沒有明顯毒副作用,但若超劑量使用,或長期使用秦皮,則容易影響肝臟、腎臟功能的正常,導(dǎo)致尿頻、尿急等不良反應(yīng)。
在臨床上使用秦皮的時候,應(yīng)嚴格掌握適應(yīng)證,脾胃虛寒者忌服秦皮。
使用秦皮的時候,還應(yīng)嚴格掌握劑量(秦皮用量單次最大不得超過12g),且不宜久服。如需長期使用秦皮及其制劑時,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用藥,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秦皮圖片
中藥秦皮多為為半卷筒狀或槽狀的絲片,外表面為灰白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切面呈黃白色。選購時應(yīng)以內(nèi)表面光滑、有光澤,外表面有淺色圓點狀皮孔,氣微,味苦者為佳。
1、秦皮烏梅湯
將秦皮和烏梅放在一起煎水,去掉渣滓,加上少量白糖后即可飲用。秦皮烏梅湯可以起到殺蟲、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葛根秦皮湯
將根根和秦皮洗凈后一同放入鍋中進行煎煮,之后去渣飲用。適量飲用葛根秦皮湯可以起到益氣健脾的作用。
1、秦皮治痛風驗方
方劑組成:木瓜5克;青皮3克;秦皮3克;松節(jié)3克;花茶3克。
方劑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方劑功效:疏筋活絡(luò),調(diào)肝明目。
方劑出處:《傳統(tǒng)藥茶方》
2、秦皮洗眼湯
方劑組成:秦皮1兩;秦艽1兩;甘草半兩;玄參1兩;柴胡(去苗)3分。
方劑用法:上為粗末。每用1兩,以水3盞,煎取1盞半,綿濾去滓,微熱淋洗,冷即再暖用。
方劑功效:清熱解毒,緩解目睛疼痛。
方劑出處:《圣濟總錄》
MaiGoo中藥小編提醒各位注意:中藥的配伍講究對癥用藥,所以在配藥的時候最好找專業(yè)的中醫(yī)進行調(diào)配,不要輕信網(wǎng)上的用藥建議,以免導(dǎo)致健康受損。
中藥秦皮可置于干燥容器內(nèi)進行保存,這樣可以防塵,保存時注意將其放置于通風干燥處,避免其受潮。
秦皮是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下面買購網(wǎng)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下白蠟樹的種植技術(shù)。
白蠟樹喜溫暖、喜光照、耐鹽堿、喜濕潤、喜肥沃,適宜栽種在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中。選好種植地之后,深翻土壤,將土壤中的雜質(zhì)、蟲害、樹根、雜草等清理干凈,將土塊敲細,整平,然后就可以種植了。
白蠟樹一般是在三月底到四月初的這段時間進行播種。播種之前我們需要將白蠟樹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等種子催芽之后,按照行間距十到二十厘米的距離開溝進行條播,將種子均勻的撒在溝中,然后覆土掩種。
種植白蠟樹后,需要根據(jù)白蠟樹的生長情況以及后期的降雨情況,科學地進行澆水。在白蠟樹的生長前期,主施氮磷鉀肥,后期則需要結(jié)合農(nóng)家肥或有機肥一同施入。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須根,篩去藥屑,清水洗凈灰塵,略浸泡,撈出濾干水份,上蓋濕布,潤透取出,切絲,干燥。(摘錄自:《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