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袋有什么紋樣
香袋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又稱香囊、香包、香布袋,起初產(chǎn)生的原因是因為其醫(yī)療效用,而在傳播發(fā)展過程中,開始演變成隨身佩戴的禮儀物品,同時又有愛情、祈福的寓意,隨著歷史變遷,香袋的紋樣也越來越多。
常見的香包紋樣有五毒、十二生肖、生命樹等,是“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的民間造物觀念的符號化表達。
制作香袋時,人們借獅虎的威猛來驅(qū)邪;借“魚鉆蓮”“鳳戲牡丹”比喻男歡女愛;借“榴開百子”、“老鼠啃葡萄”寓意多子多福,借喜鵲梅花組合來表達“喜上眉梢”的歡樂祥和?!褒堷P福娃”紋樣,象征生生不息的美好期盼?!盎薄ⅰ鞍咨邆鳌笔呛榕拥膼垡獗磉_。“劉海戲金蟾”象征著財富的增值。“福壽延年”、“八仙過海”、“福祿壽喜”、“麻姑獻壽”是對長者健康的祈祝。貓與蝶組合取“耄耋”的諧音,象征延年益壽,福壽綿長。“福祿壽”香包上繡著蝙蝠、梅花鹿和壽字紋,代表著福祿壽喜綿綿不絕,期盼著長命百歲的美好祝愿。甘肅慶陽男女訂婚時的“掛鎖鎖”,取拴住媳婦的意思?;閼c禮儀中男女胸前佩戴的長命鎖香包,象征著百年好合、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二、古代香布袋紋樣的演變特征
香囊的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佩戴香袋的,不同時期的香袋有不同的紋樣:
1、早期的香袋主要是簡單的幾何圖樣,這一時期的紋樣多以簡單點線結(jié)合的原始社會人面魚紋或獸面魚紋為主,這一時期的中華文明還處于原始時代,其紋樣也大多是以原始宗教紋樣為主。
2、漢代在紋樣形式上,筆觸縹緲,大多關于花鳥的描繪。目前出土最早的漢代信期繡香囊,其圖案為穗狀流云及長尾小鳥組合,東漢彩繡云紋香囊則是在織錦上繡以花朵與變形云紋。
3、唐宋在紋樣上多描繪植物,有文雅清新之意,就唐代香包而言,其花草紋路柔美,姿態(tài)豐盈,形態(tài)多成團狀,構(gòu)圖對稱。
4、明清時期除了承襲之前的樣式,又將市民階層豐富的人物特征描繪得當。
在歷史的發(fā)展中,香囊的紋樣形式從描繪自然界中動植物形態(tài)的價值取向到關注社會生活以及人的復雜描繪,這體現(xiàn)了香包制作技藝的越來越精致,以及蘊含價值取向越來越人文化。外在形式的多重變換,內(nèi)在隱含寓意的發(fā)展,都與不同朝代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因素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