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污在线观看|亚洲熟女丝袜AV|中国三级在线免费|在线免费牛牛AV|日韩无码青青草原|国产V日产∨综合V精品视频|98超碰资源人人|久久久久久久探花蜜蜜蜜|久久小视频免费在|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网站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歷屆名單 歷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獎者有哪些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名人短訊 上傳提供 2024-01-15 ★★ 評論 發(fā)布 糾錯/刪除 版權聲明 0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中國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獎項是為紀念經濟學家孫冶方同志,以及表彰和獎勵哪些對經濟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繁榮和發(fā)展而設立的。本篇文章,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屆孫冶方經濟學獎獲獎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介紹
  •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為紀念孫冶方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出的重大貢獻而設立的獎項,由經濟學家薛暮橋、于光遠、許滌新等發(fā)起,并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勵基金委員會”。1985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開始設立并評選。該獎項每兩年評選、頒發(fā)一次,是中國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其獲獎成果基本反映了中國經濟科學發(fā)展前沿的最新成果,代表了中國經濟學研究各領域的最高水平。

2023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獎名單
獎項/序號 獲得者 獲獎成果
著作獎
1 樓繼偉 《中國政府間財政關系再思考》
2 劉克祥(主編) 《中國近代經濟史(1937—1949)(上、中、下冊)》
論文獎
1 朱恒鵬 《醫(yī)療體制弊端與藥品定價扭曲》
2 徐忠、賈彥東 《自然利率與中國宏觀政策選擇》
3 易綱 《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
4 Fuhito Kojima、孫寧、俞寧 《約束下的工作匹配》
歷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獲獎名單
年份/序號 作者 作品
1984年
1 羅季榮 《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
2 梁文森、田江海 《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
3 尹世杰(主編)等作者 《社會主義消費經濟學》
4 孫尚清(主編)、張卓元(副主編)、蔡中杰(副主編)、陳吉元(副主編)等作者 《論經濟結構對策》
1986年
1 黃達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
2 周叔蓮(主編)、裴叔平(主編)等作者 《中國工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問題研究》
3 雍文遠(主編)、李鴻江(副主編)、袁恩楨(副主編)等作者 《社會必要產品論—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探索》
4 陳琦偉 《國際競爭論》
5 林子力 《論聯產承包責任制—兼論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yè)發(fā)展道路》
1988年
1 熊映梧(主編)等作者 《生產力經濟學原理》
2 胡汝銀 《競爭與壟斷:社會主義微觀經濟分析》
3 潘振民、羅首切 《社會主義微觀經濟均衡論》
4 中國科學院課題組、北京大學課題組、中共中央黨校課題組等課題組 《中國改革大思路》
1990年
1 嚴中平(主編) 《中國近代經濟史》(上、下)
2 李江帆 《第三產業(yè)經濟學》
3 李揚 《財政補貼經濟分析》
4 劉詩白(主編)等作者 《評當代西方學者對馬克思〈資本論〉的研究》
1992年
1 李拉亞 《通貨膨脹機理與預期》
2 楊堅白等作者 《新中國經濟的變遷與分析》
3 林毅夫 《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yè)發(fā)展》
4 吳敬璉 《通向市場經濟之路》
1994年
1 許滌新(主編)、吳承明(主編)等作者 《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一、二、三卷)》
2 王慧炯(主編)、陳小洪(副主編)等作者 《產業(yè)組織及有效競爭——中國產業(yè)組織的初步研究》
3 王洛林、翁君奕、張小金、李文溥、陳其林、黃建忠、莊宗明、郭俊勝、朱崇實 《外商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評價——理論與方法》
4 馬建堂(主筆)等作者 《結構與行為——中國產業(yè)組織研究》
5 郭克莎 《中國:改革中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動》
6 劉方棫(主編)、楊圣明(主編)、張少龍(副主編)等作者 《90年代中國市場消費戰(zhàn)略》
1996年
1 嚴瑞珍、王沅 《中國貧困山區(qū)發(fā)展的道路》
2 袁志剛 《非瓦爾拉均衡理論及其在中國經濟中的應用》
3 朱玲、蔣中一 《以工代賑與緩解貧困》
4 李文治、江太新 《清代漕運》
5 劉偉(主筆)、蔡志洲、楊去龍 《工業(yè)化進程中的產業(yè)結構研究》
1998年
1 陳錫文 《中國農村改革:回顧與展望》
2 楊承訓 《市場經濟理論典鑒——列寧商品經濟理論系統(tǒng)研究》
3 劉駿民 《從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
2000年
1 汪敬虞(主編) 《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
2002年
1 李維安等 《公司治理》
2 臧旭恒等 《居民資產與消費選擇行為分析》
3 王俊豪 《政府管制經濟學導論——基本理論及其在政府管制實踐中的應用》
2004年
1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 《2003年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報告》
2 倪鵬飛(主編)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3 紀寶成(主編) 《轉型經濟條件下的市場秩序研究》
2006年
1 王元龍 《中國金融安全論》
2 李文治、江太新 《中國地主制經濟論》
3 左大培 《內生穩(wěn)態(tài)增長模型的生產結構》
2008年
1 吳慧(主編) 《中國商業(yè)通史》(共5卷)
2 何煉成 《價值學說史》
2012年
1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課題組(主持人:侯云春、韓俊、蔣省三) 《農民工市民化:制度創(chuàng)新與頂層政策設計》
2 劉世錦等 《陷阱還是高墻:中國經濟面臨的真實挑戰(zhàn)和戰(zhàn)略選擇》
2015年
1 談敏 《回溯歷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前史》
2 朱玲、楊春學、魏眾、羅楚亮、姚宇、金成武、鄧曲恒、王震、何偉 《包容性發(fā)展與社會公平政策的選擇》
3 田國強、陳旭東 《中國改革:歷史、邏輯和未來》
2017年
1 林重庚、邁克爾·斯賓塞等 《中國經濟中長期發(fā)展和轉型:國際視角的思考與建議》
2 李實、佐藤宏、史泰麗等 《中國收入差距變動分析——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V》
3 伍戈、李斌 《貨幣數量、利率調控與政策轉型》
2019年
1 喬洪武等 《西方經濟倫理思想研究》(三卷本)
2021年
1 蔡昉 《中國經濟增長展望: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
2 張宇燕 《經濟發(fā)展與制度選擇:對制度的經濟分析》
3 劉守英 《土地制度與中國發(fā)展》
2023年
1 樓繼偉 《中國政府間財政關系再思考》
2 劉克祥(主編) 《中國近代經濟史(1937—1949)(上、中、下冊)》
歷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論文獎獲獎名單
年份/序號 作者 作品
1984年
1 周叔蓮 《科學、技術、生產力》
2 蘇紹智、馮蘭瑞 《駁姚文元按勞分配產生資產階級的謬論》
3 蔣學模 《再談無產階級絕對貧困化問題》
4 張朝尊、項啟源、黃振奇 《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商品生產》
5 何建章 《我國全民所有制經濟計劃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方向》
6 鄺日安、曉亮 《試論價值規(guī)律同企業(yè)獨立自主權的關系》
7 謝佑權、胡培兆 《從實際出發(fā)正確認識和有計劃地利用價值規(guī)律》
8 曉魯 《“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與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的提法是科學的嗎?》
9 袁文祺、戴倫彰、王林生 《國際分工與我國對外經濟關系》
10 蔣一葦 《企業(yè)本位論》
11 蘇星 《怎樣怎樣使住宅問題解決得快些》
12 楊勛 《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改變農業(yè)落后面貌》
13 王貴宸、魏道南 《聯系產量的生產責任制是一種好辦法》
14 烏家培 《探索社會主義再生產模式的若干問題》
15 陳敏之 《住房還是商品》
16 楊堅白、李學曾 《論我國農輕重關系的歷史經驗》
17 廖季立 《從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談體制改革》
18 吳象 《陽關道與獨木橋—試談包產到戶的由來、利弊、性質和前景》
19 王夢奎 《企業(yè)領導制度中的一個問題—對于一長制的考察》
20 李成瑞 《財政、信貸平衡與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
21 顧宗棖、孫廣林 《試論我國工業(yè)企業(yè)的級差收益及其調節(jié)》
22 萬欣 《應當從分析商品開始研究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23 林文益、賈履讓 《關于供求規(guī)律及其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
24 恭永應 《生產力系統(tǒng)論—關于生產力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的探索》
25 肖灼基 《關于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若干設想》
26 趙人偉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市場機制》
27 董輔礽 《經濟利益、經濟杠桿和經濟組織》
28 滕維藻、鄭偉民 《資本國際化與現代國際壟斷組織》
29 馬家駒 《〈資本論〉的方法和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研究》
30 吳敬璉 《關于我國現階段生產關系基本結構的若干理論問題》
31 方民生 《論勞務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作用》
32 劉景林 《論基礎結構》
33 北京大學經濟系《資本論》教學小組 《勞動價值論是揭露現代資本主義剝削的強大思想武器》
34 張寄濤 《馬克思的剩余勞動理論和社會主義剩余勞動的性質及其再現形式》
35 高峰 《馬克思的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與現實》
36 孫尚清、吳敬璉、張卓元、林青松、冒天啟、霍俊超 《試論孫冶方的社會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系》
37 宋則行 《實現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合理高速經濟結構》
38 中國農村發(fā)展問題研究組 《“重新組合”的歷史性要求及其在聯產承包制中的實現》
39 衛(wèi)興華 《馬克思的生產勞動理論》
40 曾啟賢 《孫冶方經濟理論體系試評—突破理論困境的貢獻和新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41 何煉成 《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特殊含義》
42 余廣華 《國民收入生產結構的若干分析》
43 楊圣明 《消費基金的性質、形成、動態(tài)及其內部的比例關系》
44 王向明 《人口與國民收入的生產和分配》
45 林凌 《關于中心城市改革的幾個問題》
46 張曙光 《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主要途徑問題》
47 黃達 《中國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和通貨物價控制問題》
1988年
1 丁聲俊 《關于我國糧食發(fā)展戰(zhàn)略問題》
2 李成瑞 《關于宏觀經濟管理的若干問題》
3 經君健 《試論地主制經濟與商品經濟的本質聯系》
4 丁鵠 《向慢性通貨膨脹論者進一言》
5 李京文、鄭友敬等 《技術進步與產業(yè)結構問題研究》
6 戴園晨、黎漢明 《工資侵蝕利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潛在危險》
7 季崇威、楊沐 《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執(zhí)行外向發(fā)展戰(zhàn)略》
1990年
1 蔡江南、符鋼戰(zhàn)、沈晗耀、林綏 《企業(yè)勞動力面臨的問題及其出路——對上海企業(yè)的調查研究報告》
2 樊綱 《灰市場理論》
3 吳敬璉 《通貨膨脹的診斷和治理》
4 貝多廣 《論社會資金流動的綜合平衡》
5 陳吉元、鄧英淘、姚鋼、徐笑波 《中國農村經濟發(fā)展與改革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思路》
6 程秀生 《中國傳統(tǒng)的積累模式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特殊性》
7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科片形勢分析小組 《以改革促穩(wěn)定在穩(wěn)定中發(fā)展》
8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八五”計劃基本思路研究組 《“八五”經濟發(fā)展
1994年
1 鄭洪慶 《超越放權 強化產權——對部分國有企業(yè)“虛脫癥”的思考》
2 張問敏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概述》
3 中國城市土地使用與管理課題組 《我國城市的土地使用制度及其改革》
4 劉世錦 《經濟體制組織選擇與國有企業(yè)制度改革》
5 唐宗焜 《國有企業(yè)利潤轉移和企業(yè)再生產能力》
6 江小涓 《中國推行產業(yè)政策中的公共選擇問題》
7 吳曉靈、謝平 《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的中國貨幣政策》
8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設計課題組 《建立一個規(guī)范、有效的財政新體制》
9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設計課題組 《企業(yè)與銀行關系的重建》
10 趙人偉、李實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序言)》
11 陳吉元、胡必亮 《中國的三元經濟結構與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
12 國家計委經研中心基礎產業(yè)資金籌集課題組 《我國基礎工業(yè)和基礎設施的資金籌措》
13 鄭玉歆 《正確認識我國工業(yè)經濟效益的總體趨勢》
14 辜勝阻 《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何處去》
1996年
1 李克強 《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
2 趙曉雷 《對毛澤東工業(yè)化思想的經濟學分析》
3 李光遠 《共同富?!鐣髁x的旗幟——《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學習札記》
4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科片“1991~2010年經濟發(fā)展思路”課題組 《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理論思考與政策選擇》
5 “中國社會保障的體制選擇與經濟分析”課題組 《社會保障:經濟分析與體制建議》
6 吳承明 《經濟學理論與經濟史研究》
7 張春霖 《從融資角度分析國有企業(yè)的治理結構改革》
8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設計”課題組 《繼續(xù)推進流通市場化和市場制度化》
9 李揚 《國際資本流動與我國宏觀經濟穩(wěn)定》
10 黃季焜 《中國糧食供需平衡的分析和對策——也談中國是否會使世界饑餓》
11 許小年 《信息、企業(yè)監(jiān)控和流動性——關于發(fā)展我國證券市場的幾個理論問題》
1998年
1 朱善利 《論經濟總量均衡的條件》
2 趙匯 《怎樣理解馬克思的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
3 楊瑞龍 《國有企業(yè)股份制改造的理論思考》
4 中國社會科學院“嚴重虧損國有企業(yè)研究”課題組 《嚴重虧損國有企業(yè)的虧損原因剖析》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研究”課題組 《關于深化城鎮(zhèn)住房制度改革的總體設想》
6 唐宗焜、韓朝華 《國有企業(yè)產權交易行為分析》
7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中國工業(yè)國際競爭力報告》
8 劉樹成 《論中國的菲利普斯曲線》
9 銀溫泉、臧躍茹 《目前企業(yè)集團發(fā)展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0 張軍擴、呂薇、熊賢良(執(zhí)筆) 《國有經濟的職能錯位與戰(zhàn)略性改組的基本方向》
11 江小涓 《市場化進程中的低效率競爭實踐—以棉紡織行業(yè)為例》
12 葉坦 《“中國經濟學”尋根》
2000年
1 宋曉梧、張小建、陳宇等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與就業(yè)》(本書總論)
2 閻滔 《論從抑制通脹到擴大內需轉型期的宏觀調控政策》
3 胡鞍鋼 《就業(yè)與發(fā)展──中國失業(yè)問題與就業(yè)戰(zhàn)略》(序)
4 韓俊 《農村經濟結構的變更與國民經濟發(fā)展》
5 宋文兵 《中國的資本外逃問題研究》
6 許憲春 《世界銀行關于中國GDP數據的調整及其存在問題》
7 陳清泰等主編 《國企改革攻堅15題》,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8 林毅夫 《價格雙軌制與供給反應:理論與來自中國農業(yè)的經驗證據》
9 謝平 《新世紀中國貨幣政策的挑戰(zhàn) 》
10 楊惠馨 《以汽車制造業(yè)和耐用消費品制造業(yè)為例的結論和政策含義》
2002年
1 陳宗勝等 《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進程》——節(jié)選自《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進程研究》
2 范從來 《通貨緊縮時期貨幣政策研究》
3 王燕等 《中國養(yǎng)老金隱性債務、轉軌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響——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
4 夏斌、廖強 《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5 楊瑞龍(主編) 《國有企業(yè)的“效率悖論”及其深層次的解釋》 ——節(jié)選自《國有企業(yè)治理結構創(chuàng)新的經濟學分析》
6 工業(yè)化與城市化協調發(fā)展研究課題組 《工業(yè)化與城市化關系的經濟學分析》
7 賈康、 白景明 《縣鄉(xiāng)財政解困與財政體制創(chuàng)新》
8 張曉山等 《對中國農民中介組織的理論研究》——節(jié)選自《聯結農戶與市場—中國農民中介組織探究》第一部
2004年
1 黃少安 《關于制度變遷的三個假設及其驗證》
2 張曉樸 《入世后應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政策選擇》(上、下篇)
3 余永定 《通過加總推出的總供給曲線》
4 張新、蔣殿春 《中國經濟的增長——GDP數據的可信度以及增長的微觀基礎》
5 張車偉 《營養(yǎng)、健康與效率-來自中國貧困農村的證據》
6 樊綱、王小魯、張立文、朱恒鵬 《中國各地區(qū)市場化相對進程報告》
7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前沿課題組 《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累積效應與資本形成-當前經濟增長態(tài)勢分析》
8 劉小玄 《國有企業(yè)民營化的均衡模型》
9 謝平、路磊 《中國金融腐敗研究:從定性到定量》
10 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 《加快建設公共服務性政府》
2006年
1 林漢川、夏敏仁、何杰、管鴻禧 《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北京、遼寧、江蘇、浙江、湖北、廣東、云南問卷調查報告》
2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 《選擇偏差、比較優(yōu)勢與教育的異質性回報:基于中國微觀數據的實證研究》
3 胡必亮 《村莊信任與標會》
4 荊林波 《質疑外包服務降低成本及引起失業(yè)的假說——以信息技術外包服務為例》
5 李揚、殷劍鋒 《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高儲蓄、高投資和中國經濟增長》
6 趙志君、金森俊樹 《一個中國私營部門發(fā)展模型》
7 陳佳貴、黃群慧 《工業(yè)發(fā)展、國情變化與經濟現代化戰(zhàn)略—中國成為工業(yè)大國的國情分析,中國社會科學》
8 劉樹成、張曉晶、張平 《實現經濟周期波動在適度高位的平滑化》
9 平新喬、郝朝艷、毛亮、李化松、張璐、胡向婷 《垂直專門化、產業(yè)內貿易與中美貿易關系》
10 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起草組 《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
2010年
1 陳增敬、LARRY EPSTEIN 《連續(xù)時間條件下的模糊性、風險性和資產收益》
2 曾力生 《產量變動和價格變動對經濟系統(tǒng)的影響——利用非負矩陣譜理論的投入產出分析》
3 李子奈 《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的總體回歸模型設定》
4 張曉樸 《外資進入對中國銀行業(yè)的影響:后評價分析和政策建議》
5 潘家華、陳迎 《碳預算方案:一個公平、可持續(xù)的國際氣候制度框架》
6 岳希明、李實、史泰麗 《壟斷行業(yè)高收入問題探討》
7 謝富勝、李安、朱安東 《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和1975—2008年美國經濟的利潤率》
8 蔡昉 《人口轉變、人口紅利與劉易斯轉折點》
2015年
1 劉鶴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
2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前沿課題組 《高投資、宏觀成本與經濟增長的持續(xù)性》
3 魏尚進、張曉波 《競爭性儲蓄動機:中國持續(xù)增長的性別比例與儲蓄率》
4 姚洋、鐘寧樺 《中國企業(yè)中的工會與工人的福利》
2017年
1 Mark R. Rosenzweig,張俊森 《人口控制政策會提升人力資本投資嗎?——雙胞胎、出生體重和中國“一孩”政策》
2 白重恩、張瓊 《中國經濟減速的生產率解釋》
3 菲利普·阿吉翁、蔡婧、馬賽厄斯·德瓦特里龐、杜羅莎、安·哈里森、帕特里克·勒格羅 《產業(yè)政策和競爭》
2019年
1 龍登高、林展、彭波 《典與清代地權交易體系》
2 高培勇 《論國家治理現代化框架下的財政基礎理論建設》
3 陳詩一、陳登科 《中國資源配置效率動態(tài)演化——納入能源要素的新視角》
2021年
1 錢穎一 《政府與法治》
2 謝長泰、Peter J. Klenow 《中國和印度的資源錯配與制造業(yè)全要素生產率》
3 王直、魏尚進、祝坤福 《總貿易核算法:官方貿易統(tǒng)計與全球價值鏈的度量》
4 Patrick Bolton,黃海洲 《國家的資本結構》
2023年
1 朱恒鵬 《醫(yī)療體制弊端與藥品定價扭曲》
2 徐忠、賈彥東 《自然利率與中國宏觀政策選擇》
3 易綱 《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
4 Fuhito Kojima、孫寧、俞寧 《約束下的工作匹配》
推薦閱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MAIGOO榜單研究員”、“MAIGOO文章編輯員”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fā)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業(yè)信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fā)布>> 提交資訊幫助>> 注冊登錄>>
最新評論
相關推薦
財富2023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位投資人名單 2023國內投資界大佬排行榜
財富中文網發(fā)布了2023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位投資人榜單,根據候選人機構類別、管理資金、投資人所投資的企業(yè)數量、規(guī)模、企業(yè)退出回報等綜合評選標準,最終評選出2022年以來,中國VC/PE市場最具影響力的30位投資人。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2023中國最具影響力30位投資人是誰吧!
2023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榜單公布 2023-2024年中國經濟新聞人物名單一覽
2023中國十大經濟新聞人物榜單正式公布,波司登高德康、海信集團賈少謙、全聚德集團周延龍等企業(yè)家被評為十大經濟新聞人物,中國新能源車奮進者獲得中國經濟新聞人物特別獎。據了解,本次評選以“致敬新時代驅動力”為主題,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十大經濟年度人物完整榜單,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十大經濟學家 盤點中國著名經濟學大師 中國經濟學泰斗有哪些
中國經濟學大家有哪些?經濟學對不同國家的發(fā)展理念有著巨大影響,中國有不少著名經濟學教育家,比如被譽為“濟學界的無錫雙子星”的薛暮橋、孫冶方,計劃生育“鼻祖”馬寅初等,他們在自己學術范圍內取得了被世界認可的成就,對于完善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理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MAIGOO名人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經濟學教育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經濟學家 中國 ★★★
10w+ 40
202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名單公布 2023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一覽
2023第五屆中國經濟發(fā)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新質原力·硬核力量”為主題,活動現場公布了202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名單。李書福、張玉璽等多位企業(yè)家被評為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俞錦方也榮獲中國經濟文旅產業(yè)年度人物稱號。本篇文章,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年度經濟人物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2024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公布 2024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一覽
2024年度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公布,來自6個國家的22位杰出科學家和經濟學家入選。據了解,2024年的獲獎者在清潔能源、納米技術、蛋白質三維結構、腐敗對經濟影響、心臟病藥物研發(fā)等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本篇文章,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4引文桂冠獎獲得者名單,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