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文廟初建年代不詳,應追溯至北宋寶元年間建州立學時,當時學、廟分立。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毀于兵
火,紹興二年(1132年)重建時,府學合一。紹興十四年(1144年)毀于水,之后屢毀屢修。明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文廟又毀于火,永樂三年(1405年)重建時遷至今址?,F(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光緒五年(1879年)建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文廟遭受極大破壞,西側(cè)的府學部分拆建醫(yī)院,東側(cè)的文廟也被占用。1985年,當?shù)卣_始撥款重修大成殿、戟門及兩廡,并重建欞星門。1991年,文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筑
文廟中軸線上依次為屏墻、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殿前有兩廡,組成封閉式院落。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
廟內(nèi)尚存明嘉靖年間浙江黃巖人符檢摹唐吳道子繪孔子像碑刻,以及清康熙帝御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