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滿電站死難勞工埋葬地,多為山東、河北被騙勞工,1964年建豐滿勞工紀念館,并建紀念碑一座,該地為重要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遺址。1984年1月24日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豐滿鄉(xiāng)孟家村,為日本為達到長期侵占東北所建
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56周年的紀念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本報記者一行3人來到了位于吉林市豐滿區(qū)孟家村的勞工紀念館,參觀了日寇侵華罪證:豐滿"萬人坑"。"豐滿"原名"風門",因山高風大而得名。豐滿原是荒涼的窮山溝,有著豐富的水資源。
1937年秋,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號稱"亞洲第一大工程"的"松花江水力發(fā)電所"(即豐滿發(fā)電廠)的修建,到1941年建成。在發(fā)電所堰堤的修建中,日本侵略者從我國各地用各種卑劣的手段騙招、綁架了數(shù)以萬計的勞工從事修建豐滿大壩的苦役。日寇操刀,監(jiān)工持棒,勞工們受盡非人折磨,死傷無數(shù)。日寇將大堤正北距江東岸的百米處辟作扔棄和埋葬數(shù)千名死難勞工尸體的地方,于是, 形成了豐滿"萬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