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子一般指芝麻菜的種子,是一味比較常見的中藥,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的江蘇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具有破堅逐邪,瀉肺行水,祛痰平喘之功效。
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種子,多作為中藥材入藥使用。
葶藶子的拼音為[tíng lì zǐ]。
性味:味辛、苦,性寒。
歸經(jīng):入肺、膀胱經(jīng)。
①藥材來源不同
白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而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種子。
②功效作用不同
白芥子主要用于溫肺化痰,利氣,散結(jié)消腫,而葶藶子的作用則主要為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葶藶子有效成分有揮發(fā)油、強心苷和脂肪油等,這些成分能夠直接作用于心臟,適量食用葶藶子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中藥葶藶子還具有出色的抗菌作用,因為它的提取物中含有芐基芥子油,將其煎服或是研末吞服能夠緩解炎癥不適。
葶藶子還具有利尿的作用,適量食用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消除水腫。【 芝麻菜的功效與作用>>】
在正常劑量內(nèi)使用葶藶子,一般不會引起人體明顯不適,但若超劑量使用,引起的副作用還是有很多的。首先,葶藶子中含有強心苷成分,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強心苷中毒,而且葶藶子具有促進小便排出的作用,過量食用則會導致水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造成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此外,過量使用葶藶子還有可能導致過敏反應、黏膜刺激、消化系統(tǒng)不適等副作用。因此Maigoo健康編輯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用量,葶藶子最大用量不得超過10g。

葶藶子圖片
葶藶子多呈扁卵型,單顆很小,長寬不過1mm。中藥葶藶子表面呈黃棕色或紅棕色,略微有光澤感,聞起來沒有臭味,粘性較強。選購葶藶子時,以色澤飽滿、光澤感強、質(zhì)地粘性強者為佳。
需要。
作為一種細小易漂浮的中藥藥材,我們在煎煮葶藶子的時候是需要包煎的,將其用紗布包裹住再煎煮即可。
中藥葶藶子需要用紗布包裹住后再進行煎煮,這樣易于它的藥性析出。如果不會包煎的話,也可以要中藥房幫忙用中藥煎藥機進行煎煮。
①葶藶大棗瀉肺湯
方劑組成:葶藶子、大棗。
方劑用法:先以水3升,煮棗取2升,去棗,納葶藶煮取1升,頓服。
方劑來源:《金匱要略》
葶藶子大棗瀉肺湯功效:溫肺逐飲、化痰止咳。
②大陷胸丸
方劑組成:葶藶子、大黃、杏仁、芒硝、白蜜。
方劑用法:先將葶藶子、大黃搗細末,過篩,再將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于散劑,取如彈丸大一枚,另取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用水煮,趁溫服。
方劑來源:《傷寒論》
大陷胸丸功效:逐水破結(jié),峻藥緩攻。
買購網(wǎng)中藥小編提醒各位注意:中藥的配伍講究對癥用藥,所以在配藥的時候最好找專業(yè)的中醫(yī)進行調(diào)配,不要輕信網(wǎng)上的用藥建議,以免導致健康受損。

MaiGoo藥材小編溫馨提示:中藥葶藶子需要置于干燥容器內(nèi)進行保存,如果是蜜葶藶子或炒葶藶子則需要注意密閉。保存時,注意將其放在陰涼通風干燥處,防潮、防蛀。
芝麻菜播種的最佳時間一般是每年的四月份左右,適合種植萌芽的溫度是十五到二十度左右。
播種前,先將芝麻菜種子和細土拌勻后再進行播種,這樣能夠保證種植撒落均勻。注意播種的行距,播種好之后用薄土掩種,然后澆一遍水即可。
①間苗
芝麻菜出苗(一般在四五天后)后需要進行間苗處理,間苗的時候注意將弱苗、病苗拔出。
②澆水
芝麻菜對水分的要求并不是特別高,田間管理時注意定期澆水、排水即可。
③施肥
為了提高芝麻菜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在種植期間可以適量施入氮肥和復合肥。
葶藶子的采收時間一般在四月底或五月上旬,采收時先用鐮刀齊地將芝麻菜全株割下,就地放成小堆,或扎小把運回曬場上暴曬加工。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即可。
取凈葶藶子,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聲,并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晾涼。
取凈葶藶子,用煉蜜拌炒至蜜汁吸盡,或加煉蜜及水拌勻,炒至不粘手為度。每100kg葶藶子,用蜜15-30kg。
1、每逢節(jié)日活動,就到了網(wǎng)購達人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然而面對五花八門的商品、參差不齊的價格卻不知如何下手?
2、每逢節(jié)日活動,就到了網(wǎng)購達人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然而面對五花八門的商品、參差不齊的價格卻不知如何下手?
車前子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干燥成熟種子,可以入藥作為中藥材使用。中藥車前子功效有清熱...
女貞子,又名冬青子,是一味中藥材,具有明目養(yǎng)發(fā)、養(yǎng)腎益肝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頭暈目眩、腰膝酸...